电鳐的“发电机”

时间:2022-09-16 03:53:24

电鳐的“发电机”

人类到了近代才学会发电,而海洋中的电鳐却在几百万年前就会发电了。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医生们常常将病人放到电鳐身上或者让病人去触碰水池中的电鳐,利用电鳐的放电来治疗风湿、癫狂等疾病。即使到了今天,在一些国家,仍可看到一些患有风湿病的老年人在退潮后的海滩上寻找电鳐,捉来为自己治病。

电鳐属鳐鱼类板鳃亚纲,与鲨鱼是近亲,因能产生电流放电而闻名。电鳐有很多种类,不同种类的放电能力差别较大,放电能力弱的电压只有8伏,强的可达220伏。放电通常用来击昏猎物或用于自卫。电鳐身体扁平,头和胸部连在一起,光滑无鳞,身后拖着一根棒状尾巴,眼睛长在背部前端,嘴巴长在腹部前端,长约1.6米,宽约1米,看上去有些怪模怪样。电鳐栖息于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等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它们行动迟缓,游速慢,不善于追击猎物,因此常常将自己埋在海底沙砾中,待猎物靠近后猛然跃出,直扑猎物。

电鳐是电敏性最强的动物之一。电鳐的眼睛位于头部顶端,致使其视力受限,因此必须通过其他感官来弥补这一缺陷,它们主要依赖的就是它们的电感应能力。电鳐的许多近亲,如鳐鱼和舡鱼,其尾巴处也生有电器管,但电鳐拥有两个电器管,位于头部两侧,电流由身体低处流向高处。电器管由来自电叶或脑叶(颜色与脑部其余部分不同)的四束中枢神经控制。电器管由许多蜂窝状细胞组成,排列成六角柱体,被叫做“电板柱”。一条电鳐拥有2000多个电板柱,共200多万块电板。电板之间充满了胶质物质,能起到良好的绝缘作用。电板柱的作用就像并连在一起的电池,由于内电阻较低,一条大型成年电鳐能产生45伏电压,输出功率为1000瓦。

每个电板的表面分布着神经末梢,一面为负极,一面为正极,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在神经脉冲的作用下,放电器能把神经能变为电能,从而放电。虽然单个电板产生的电压很弱,但众多电板集合在一起,威力就很大了。

电鳐的电板由肌肉变化而来,电器管则是由腮肌演变而来的。电鳐放电的强度和时间可以根据猎物的大小和强壮程度来灵活调整。电器管释放的是脉冲直流电,每次能持续4~5分钟。在攻击猎物时,电鳐在头几秒发出的脉冲频率为每秒150~200次,每次放电电压为80伏。随着时间的延长,脉冲频率逐渐降低。根据征服猎物所费时间,总共可能需要1000多次脉冲放电。脉冲频率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增加。人如果不慎触碰到电鳐,就有可能被其放出的电流击倒。 (选自《大自然探索》2011年第6期)

赏析:本文较为具体地介绍了电鳐放电的原理和放电过程。文章开头介绍早期人类利用电鳐的放电来治疗疾病的事实,新颖而有趣。然后结合对电鳐生理特性的介绍来说明其放电的原理和过程,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使电鳐放电的深奥原理变得生动有趣。

上一篇:品尝岁月的酸涩 下一篇:从北极村流出的一泓清泉

文档上传者
热门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