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职护理教育中人才培养的探索

时间:2022-09-16 03:43:49

对于高职护理教育中人才培养的探索

摘 要: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在培养过程中采取的构造样式和运作方式。它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本文从高职护理教育的现状出发,深入分析了高职护理教育人才培养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培养的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随着医学面临的从单位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医护的角色也由“诊断-治疗”型转变为“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型,传统的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这就对高职护理人才培养的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1.护理人才培养的层次低于世界普遍水平目前,全国有百所院校开展了专科以上的护理教育,有近70所院校开办了本科层次的护理教育。但是,我国的护理人才培养层次和水平仍然偏低,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2.课程设置和结构方面。从教育部提供的全国医药院校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教学计划资料显示,在课程设置和专业能力训练方面,多数学校还未完全脱离旧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不同程度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的现象。①课程设置:侧重于医学知识教育;人文学科课程,如人际交流、公共关系学、护士礼仪、护士美育等课程不足总课时的1/10,与美国护士课程有1/3为人文学科课程相比较有较大差距。②课程结构:高职护理多数教材仍未摆脱以疾病为中心的旧格局,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忽略了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导致各课程间、前期与后期课程间有过多的重复。课时看上去很多,实际上有些可能重复,比如护理学导论、护理礼仪、护理人际沟通、护理心理学等学科重复严重。③教学内容:强调医疗诊断多重视护理诊断少;强调疾病护理多,重视整体护理少。

3.实践环节。过去的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虽然较为重视实践环节,但总的来说存在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①学生实践的准备不足:护理人才培养更多的注重病例和医学方面的教学,理论性较强,所以刚刚走上实习岗位的学生很难较快较好的适应实习环境。②实践的形式单一:护理实践主要以学生医院实习为主,而且形式单一,与现代社会对护理的多方面需求不匹配。③护理礼仪、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训相对缺乏。

二、高职护理人才培养的改革策略

(一)确立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

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应包括核心能力、护理专业能力、扩展能力三部分。核心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必不可少的职业基本能力.主要指继续学习能力、应用基本技术能力、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能力等,如计算机、英语应用能力等。培养核心能力的课程主要包括工具课和方法论课程。护理专业能力是指完成护理工作的专业能力。主要指护理知识应用能力、护理技术操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如进行整体护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社区护理的能力等。培养护理专业能力的课程包括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学术讲座等。扩展能力包括职业道德、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表达交流能力、合作管理能力、协调共事能力等。扩展能力课程包括人文课程、体育类课程、校园文化及社会实践类课程。

(二)开展多元文化护理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世界人口流动频繁,跨国界的科学文化交流越来越广泛。这些现象意味着跨国的文化必然是多元文化,跨国的护理人才必然掌握多元文化护理,即面向社会、面向世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病人的需要,按照不同特点提供高水平、全方位护理。中国护理教育已纳入现代护理模式的内容,由于护理模式的转化.对护理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当前根据国情在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思想指导下,使高职护理教育最终与医学教育同步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护理队伍整体学历偏低,素质偏低、护理质量难以提高的问题。

(三)实践环节的强化

学习知识是为了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校老师必须创造各种条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多的得到实践锻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完善各专业导论课,使学生早期接触专业。改革理论课“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学习模式,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实验课教学中注重实验内容的更新,本着三基三严的原则,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强化实验技能训练和科学思维方法、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在专业教学和实习中,重点抓好专业基本能力的训练,加强课间实习和临床实习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规范毕业实习出科考试方式,继续完善毕业生毕业能力考试方法,以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四)改革教学制度

学年制是历史形成的当今高等教育的主要教学制度。不可否认学年制在一定历史时期有其存在的价值,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推进,各类高校的招生规模已呈现大幅度的增长,学生在基础、兴趣、能力等方面显示出越来越大的差异。教育发展个性化使学分制更显优势,传统的整齐划一培养模式既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也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学分制的实行,不仅在科、系、校内,甚至可逐步冲破院校界限,相互承认学分。使学生能自由地选择课程,拓宽知识面,以利个性发展和各种能力的发挥及培养。故双学位制、一专一本等综合教育制度已大力推广,这无疑大大拓宽了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

总之,中国高职护理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要顺应世界护理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同时还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护理教育事业,只有把护理教育改革的发展建立在护理教育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护理教育,为满足社会的需要培养更多的护理人才,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护理人才严重缺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单岩,拓展工学结合内涵构建高职护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国护理管理,2008,8(11)

[2]孟颖,浅谈高职护理教育中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职业时空,2009,5(5)

[3]沈传华,护理人才需求分析及高职护理教育改革探讨,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15)

作者简介:刘 静(1985-),女,贵州凯里人,助教,研究方向:高职教育(护理类)。

上一篇:中国东部沿海的女神崇拜现象 下一篇: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