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三晋系陶器文字

时间:2022-09-16 03:32:58

燕国\三晋系陶器文字

一、燕国陶器文字

高明编著的《古陶文汇编》,该书共收录燕陶文150余则,大多出于燕下都易县。《燕下都》(上下两册,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报告收有陶文917则,数倍于《汇编》,若再加上河北容城、北京、辽宁等地的新发现,目前燕陶文的总数已接近千则,还是相当丰富的。

燕国陶器文字一般是用长条或方形玺印钤成,因此与燕玺的形制与印文字颇为相似。燕陶根据其形制也可以分为三类:

(一)“三级监造”类。河北易县、北京燕下都遗址等地所出的燕国纪年陶印迹,系用燕国特有的长条形玺印印成,内容是纪年以及职官、工匠人名。即(尹)|()攻(陶工)。左、右,是中央制陶官署;“左尹(或右尹)”是制陶业之长官,而“陶|”,可能是陶师(据李零说),“”可能是“陶|”的副手;陶工(工师)是主造者。一般用几钮长条形印面的阳文印联钤,有的还钤记纪年“某年某月”。如“廿一年八月,右陶(尹)、|疾,囗,右陶攻(工)汤”,由三枚玺印压抑而成(4.2,图1)。有的陶文或有简省。从有器形可查的这类陶文看,一般都是陶罐和陶尊上的印记,结合上述这类陶罐口沿内侧有加竖泥条的现象看,这类陶器的主要用途应是量器。

(二)“陶工某”类,印面呈长条形。“攻(工)”下均为工匠名或工师名,如攻牛(攻字反文,0524,图2)。燕国陶文中的陶工官署往往分左、右,如“右攻丑”(0517,图3)。有时也省称“工某”,或“工”(《季木》0550)等等。燕陶借“攻”为“工”,借“缶”为“”。“”,《说文》:“《史篇》读与缶同。”

(三)常见印迹为“左宫某”、“攻(工)某”,多为阴文正方形,是燕国另一类型的官营制陶业用印。尺寸大小相同,铭文基本格式是左宫或右宫+人名。这类陶文凡是有器形可查的,基本上都是筒瓦、板瓦和瓦当上的印记,说明左宫、右宫是制作建筑材料瓦的机构,也是瓦的使用单位。这类陶文中的人名是负责制作建造王宫用瓦的宫司工的工官或工师。此类印迹,印面呈正方形,“左”字上大下小颇为稚拙,“宫”字两口呈倒三角形,三字布白如侧倒之品字形,章法浑穆、线条舒展,为古玺中代表之作。如“左宫畋”(4.52,图4)、“右宫”(阵,4.35,图5)等等。

燕国陶器刻画文字及圆形印迹罕见。书法风格似受三晋及齐国的影响,圆转浑遒者多见,间或有粗犷或方折劲挺风格者。

二、三晋系陶器文字

三晋陶器印迹除韩国稍多外,赵、魏两国较少见。晋陶文比较零散,多为玺印压抑成的地名或陶工名。三晋陶印迹精丽秀美者多用铜玺压抑,线条齐整,字口清晰,或粗边细文,或边文等粗,多与三晋公私玺印的形制与风格相同。

(一)韩国陶器文字

在河南郑州郑韩故城、洛阳古城、登封阳城、温县、荣阳故城等地出土了不少韩国陶器印迹。韩陶用“器”,如“朱(厨)器”(6.19,图6);齐陶用“豆”、“区”、“釜”,各有特色。

官营制陶业分为两式:

地名加器用名,表明使用者,即器主名。如“阳城仓器”(5.42.1,图7)、“阳城冢(R)”、“荥阳(廪)”(6.107)、“荥阳(廪)”陶(6.108,图8)、“亲市廪陶”(郑州出土)等陶器印迹。或简省地名,仅具使用单位名。“(廪)”(6.154)、“仓”(6.198,图9)、“右裕ǔ)”(6.80)等等。

地名加职官名,表明地方监造者。如“格氏左司工”(6.45,图10)、“格氏右司工”(6.46,图11),司工用合文。还有荥阳张楼故城出土的“格氏”(6.42~6.44,图12)、“昃亭”等等。或简作地名,表示产地。如“容城”(6.83)、“(制)”(6.147,图13)、“(郐)”(6.120)等等。

公字前加地名,表示封邑。如“(邢)公”(6.35,图14)。邢,即邢丘,今河南温县附近,为邢公封邑。“(舟) 公”(6.30,图15),河南新郑附近为舟公之封邑。“公”单字印迹,两印联钤,“叠压”(6.163,图16),则是官府用器。

“桑ㄜ)市”(6.57)虽在韩地出土,但已是秦印迹。

(二)赵国陶器文字

赵国陶文比较罕见。河北武安午汲古城曾发现若干陶印迹。例如:“不孙”(4.161)、“郭疾已”(两印联钤,疾已合文,4.163,图17)、“史”(4.153)、“史O”等,多是工匠之姓名。另有邢台陶印迹,也颇为重要,《陶汇》4.170~4.176著录。例如:“史奴”(4.175,图18)、“史盱”(4.176)等。

“降亭”(7.1)侯马、“代市”(7.8)、“易亭”(4.168)、邯亭两印联钤(6.401.1,图19),虽在赵地出土,但多是秦统一六国后所作。

(三)魏国陶器文字

“丌(其)陶”(6.216,图20),何琳仪先生释,布白特异,作扁方式构图,两字一大一小,丌字下留有大块空白,以宽边调整,以取轻重之平衡。

“昆(阳)市”玺印(0332,图21)与陶印迹(9.4,图22)[注],前者作一二式右侧品字布白,与三晋官玺相比的确硕大而浑劲,有陶印的韵致;后者作三字横排式,“昆”、“[”两字略上,阜旁(左耳)与“市”字略下,错落有致,留白对角呼应,自然而别致。两者而且字形也有微别,印迹并非玺印所抑。昆阳在今河南叶县。首字旧释“汝”,恐误。

上世纪90年代,安阳博物馆焦智勤寄赠他在河南邺城魏国遗址搜集的8方玺印朱迹及12方陶器印迹。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邺城属于魏国,是魏国在河内地区的重要城邑。“I(、邺)”单字印迹(图23),压印在半瓦当的素面上。长方形带边框,边长2.3×1.4cm。是邺城官署制造建筑材料用印的痕迹(详见拙编《中国书法全集・先秦玺印》1742~1750号)。

河南辉县固围村出土一件陶罐,铭文“陶日”二字(《图录》5.69.5,图24,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第57页释为“陶白”,恐误)。陕县出土的“陕市”(6.54,图25)、“陕亭(6.55,图26)陶印迹,前者方劲无边框,后者用圆笔有边框,风格迥异。

“安亭”(7.4),夏县出土,据形制可判为秦统一后制印。

(四)东周陶器文字

上世纪50年代洛阳古城进行过大规模的考古调查与发掘, 出土陶文数量不多,战国“休”单字印迹(5.61.2,图27)最为重要。

“河市”(6.407.2,图28)、“河亭”(6.422.3)洛阳出土,据文字及形制判断,应为秦印迹。

(五)中山国陶器文字

中山国文字多圆润秀丽,与三晋文字风格接近。陶文印迹故附于三晋之后。

河北灵寿(中山国都城)曾发现8件陶量,其中有“敬事”、“中”等(《文物》1987.4),是罕见的中山国陶文,陶印迹与赵国陶印迹风格近似。压抑浮浅,字迹多不清楚。平山三汲乡出土十几种陶文,如“”、“右得”、“宋朝”、“会臣”、“阳义”等(《文物春秋》1989.1~2.56~59),多为人名。

[注] 详见方勇《释玺印及陶文中的昆阳市》,《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3期。

上一篇:一意横撑独标气骨 下一篇:《缑光姬墓志铭》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