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本三要素”视角的中非农业合作分析

时间:2022-09-16 03:13:36

基于“资本三要素”视角的中非农业合作分析

摘要: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智力资本“资本三要素”投入的视角来看,在中非农业合作中不但要重视物质资本的投入,更要重视人力资本、智力资本的投入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始,中国非常重视同非洲国家的农业合作,在鼓励以企业为主体的多种形式的物质资本投入的同时,还开展了一系列的人力资本、智力资本投入活动,在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农产品加工创新、双边农业科技合作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智力资本的合理配置、科学利用、协调发展来推动非洲农业的进步,是实现中非农业合作可持续发展,达到经济利益“双赢”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非农业合作;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智力资本;合理配置

中图分类号:F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10)09-0046-05

2007年以来,全球粮食危机使非洲国家受到严重冲击。2009年全球粮食虽然大丰收,但高昂的粮价,使许多依赖粮食进口的非洲国家仍不堪重负。非洲大多数国家农业基础较差,农业技术落后,发展农业有必要与外界合作。中国农业在近3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由于中国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科技与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中国一部分农业领域的科技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非常适合非洲的国情和目前的农业开发。非洲国家对加强与中国进行农业合作也有着很强烈的愿望,希望借此提高其粮食生产水平和粮食产量,缓解粮食危机,这为中非农业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因此,中国对非洲农业进行投资,开发非洲农业资源,既支持了非洲的经济建设,又可缓解中国国内市场和资源相对狭小和短缺的矛盾,为农业发展开辟一个新的空间,达到与非洲国家“双赢”的目的。

一、从“资本三要素”视角看中非农业合作的三个历史时期

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智力资本是一个国家(地区)、企业得以成长和发展的三个基本要素,我们将其称为现代经济的“资本三要素”(徐呜,2007)。

物质资本,即通常所说的投入生产流通过程的那些人类劳动的产品,它指土地、机器与建筑物等被称为资本物品的东西,也指用来买卖资本物品或买卖厂商的资金;人力资本是指人本身所具有的创造性、主动性及其知识、技能、经验、健康和其他潜在的精神存量;智力资本是指由人创造的可以转化为利润的科学技术、文化价值、管理制度、知识产权、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信息技术系统、客户网络等。

一个国家(地区)必须从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智力资源人手,使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智力资本这三个基本的“资本要素”合理配置,科学利用,协调发展,才能保证经济的持续稳定地增长。

从约瑟夫・奈“软实力理论”的视角来看,物质资本主要形成一个国家经济的硬实力(Hard Power),人力资本、智力资本则主要形成一个国家经济的软实力(soff Power),而软实力对于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在中非农业合作中,我们不但要重视物质资本的投入,更要重视人力资本、智力资本的投入。从中非农业合作的历史发展来看,也正是经历了由注重物质资本投入,而发展到注重人力资本投入的发展到注重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智力资本三者并重的发展路线。

李嘉莉和杨目(2006)认为:中非农业合作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

第一个时期为无偿援质的中非农业合作,其间以无偿的物质资本援助为主。1959年,中国向几内亚政府无偿提供粮食援助,这是中非农业合作的最早起点。对非洲的农业合作主要集中在开展技术合作、兴办加工项目、建设农业基础设施等方面。至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先后帮助非洲国家实施了近180个农业项目,包括农业技术试验站、农业技术推广站和一些规模较大的农场及农业加工项目等。这个阶段的中非农业合作是以中国向非洲国家提供无偿援助的方式进行的,不带任何附加条件,受援国单方面受益。

第二个时期为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中非农业合作。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这个阶段的中非农业合作,仍是以中国向非洲国家提供无偿援助的方式进行的,但试行了经济援助项目承包责任制,实现责权利的统一,强调了援助项目的管理,注重项目的经济效益,强化了双方受益。同时,注重了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双重投人。中国逐步推行国际经济援助与合作的通行惯例,探索新的合作形式,包括技术合作、管理合作、代管经营、租赁经营、注重人员培训等,发展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新型双向合作关系。

第三个时期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非农业合作开发。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中非农业合作也进入了新的阶段。从1995年起,中国政府进一步明确了互利合作的对非洲国家的援助方针,积极推行政府优惠贴息贷款援助新方式,明确了企业是实施非洲援助项目的主体,鼓励对非洲援助与发展经贸合作相结合。

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中非农业合作的发展,中国不但注重物质资本投入,更加注重人力资本和智力资本的投入,加大了农业技术合作力度,积极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中国一批企业利用援外资金、优惠贷款相继在非洲投资开发了一批新的农业项目,同时还改造振兴了一批老的援助项目,拓展了非洲农产品市场,初步探索了按市场经济规律开展境外投资合作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二、基于“资本三要素”的中非农业合作分析

(一)从物质资本的投入来看,采取多元化的投入方式,发挥中国国营和私营企业的力量,加速非洲农业物质环境的改善,是发展非洲农业的有效途径

落后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生产设施,正在拉大非洲农业与世界农业平均水平的差距。非洲许多地区虽然日照时间长、降水充足,但土质薄、养分低、水利灌溉设施也较差,单位产量很低。非洲大多数农作物生产(剑麻、甘蔗等经济作物除外)以分散的小农经营为主,生产技术很落后。

从生产经营方式看,原始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在非洲许多国家基本没有改变,90%的农业生产仍依靠使用简单的手工工具,农药、化肥、良种未被广泛使用,农业机械化、水利化水平很低。另外,非洲多数地区已开垦利用的耕地零星分散,管理粗放,种撩(荒)随意。非洲土壤灌溉系统远远没有达到持续灌溉、不破坏土壤肥力、防止渗漏等条件要求,田间无路无渠,更无防护林。上述这一切都需要大大增加非洲农业开发的前期物质资本投入。

所以,从物质资本的投入来看,中国政府除继续向一些非洲国家提供一定数量的无偿援助外,发挥中国国营和私营企业的力量,多管齐下地加大对非洲国家农业投入,是提高非洲农业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中国政府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进入非洲投资。以企业为主体,双方企业开展合作,在“平等互利、形式多样、注重实际、共同发展”的原则下,拓宽中非合作的渠道。进入非洲的中国企业除了大中型国营企业外,还有不少民营企业和私人企业。目前中国农业企业在非洲的发展迅速,

已经进入蔬菜种植、经济作物、养殖业领域。

中国企业投资非洲农业是促进非洲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发挥中国农业的技术优势,鼓励具备条件的中国企业通过兴办非洲农场和农业综合开发,建立农产品加工基地和营销网络。海外经济效益好的中资农场(包括私人农场)反映了一个客观事实,合作项目必须适应所在国的市场环境、技术要求、管理要求以及社会历史文化环境,这种适应性对于合作项目长期持续存在是必须的。单一的援助行为效果有限,必须对农民从培训、示范作用、影响、竞争、提高获得物资和服务的便利化等方面多管齐下,转变传统观念,才能确确实实提高非洲农业发展水平。

中国政府应继续引导国内的国有和私营企业,在非洲逐步推广应用农机化技术,以取代落后地区的传统农业生产工具。中非双方应加大对非洲农村基础设施,特别是水利灌溉系统、道路、电力和通信的投资。

要借鉴西方国家综合性农村扶贫,建立包括私营部门投资在内的相关利益方参与的综合规划的思路,有助于中国解决对外农业援助项目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二)从人力资本的投入来看,要综合提高非洲农村人口素质,从传授农业技术知识、提升理念,全方位潜移默化地改变当地的农业传统生产方式,是实现非洲粮食自给的关键

综合提高非洲农民人口素质,是非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非洲农村人力资源是农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农业援助最终的承担者,非洲国家的农民大多数是小农,提高其对援助项目接受的意愿和能力对改进援助效果至关重要。

多数非洲国家农民接受先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能力较差,不仅文化素质低,而且对采用农业科学技术缺乏主观要求,由于其优厚的自然条件(水果较多,充饥便利)和特有的生活方式,农民劳动积极性不高,其生产行为完全处于一种无序状态,生产条件相当落后。

非洲当地农技推广人员缺乏基本的农业技术推广手段,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及宣传培训工作效率极低。目前,专门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是一些来自国外的援助组织和人员,其中水稻技术推广以中国的援助项目和人员为主,国家缺乏有力的扶持措施。

如何帮助非洲国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建立非洲国家农业的自我发展功能,一直是困扰国际社会的难题。非洲大陆阳光充足,土地资源十分丰富,许多非洲国家的水资源也相当充沛,因此非洲具备很好的农业资源。

中国用不足世界7%总耕地面积解决了世界20%人口的吃饭问题,中国的农业生产技术对于非洲有很好的借鉴作用。若加大对非洲国家农业人力资本的投入,非洲农民一旦吸取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技术和经验,再加上兴修水利设施等,非洲完全可以实现粮食自给。

据有关统计显示,赞比亚全国有4000多万公顷可耕地,然而已耕种的土地不足10%,除丰年外,所产粮食基本无法满足全国的年需求量。中赞友谊农场在正常年景,每公顷产粮6吨,赞比亚全国人口有1129万,若以每人每年消耗0.4吨计算,按照中赞农场的产量,只要75.3万公顷的土地就可以解决该国的粮食问题,养活非洲9.2亿人口只要6130万公顷土地,相当于非洲可耕地的1/30(孙屹,2007)。

中国在近年加大了对非洲国家的人力资本投入,通过援建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派遣高级农业专家,向非洲国家传授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非洲国家实现粮食自给的信心。这些新的援助方式体现了“授人与渔”而非“授人与鱼”的援助精神,更适合非洲国家实现长期发展的需要。

(三)从智力资本的投资来看,非洲国家几乎没有分享到令世界其他地区广泛受益的绿色革命的成果,农业科技合作与管理制度建设,必将是今后中非农业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1.农业科技合作必将是今后中非农业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非洲农业科技发展来看,非洲一些国家农业技术的接受、传播和利用能力较低,使非洲农业难以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并几乎没有分享到令世界其他地区广泛受益的绿色革命的成果。以水稻生产为例:在生产用种方面,既无本地优良品种,又缺乏科研手段,除国外援助机构的实验田里使用别国的优良品种之外,非洲国家农民只能大量使用本地低产水稻品种,单产只及优良品种的1/3。另外,非洲一些国家的农产品深加工也十分落后。所以,农业科技合作必将是今后中非农业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行对非洲的智力援助和投资将是中非农业合作的重要一环。

中国教育部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实行对非洲智力援助的新办法,组织我国有实力有影响的一些高等学校派出专家学者在非洲国家进行对口援助工作,一些高等农业院校也参加了这方面的工作,像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浙江农业大学(今浙江大学农学院),等等。它们在近十年的援非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培养了一批非洲农业人才,并创造了不少非洲紧缺而又急需的科研成果(陆庭恩,2003)。

像浙江农业大学承担援助喀麦隆雅温得第一大学建立前所未有的微生物实验室,成功地从当地生产的木薯中提炼酒精酿造啤酒,用当地水果酿造果酒。喀麦隆人爱喝啤酒,但过去饮用的啤酒主要是从欧洲进口的,每年为此花费不少外汇。啤酒试生产成功,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此事轰动了喀麦隆整个国家,振奋了民心。南京农业大学援助肯尼亚埃格顿大学农学院园艺实验室,专门搞无土栽培,种植蘑菇、蔬菜等取得了成功。中国农业大学援助科特迪瓦的亚穆苏克罗农学院,在食品保鲜和贮藏,以及加工等方面也获得成功(陆庭恩,2003)。

这些都是非洲人民日常生活需要的产品,都具备实施产业化的条件,为中国企业的投入创造了机会。中国企业可以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投入生产,走产学研结合开拓市场,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将其产业化和市场化。

2.在重视农业科技合作的同时,非洲也应重视对中国农业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的借鉴。

从非洲农业管理制度建设来看,非洲国家在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在农业发展方面缺乏管理制度的建设,没有相应的政策和制度的支持,只有极少数非洲国家将农业列在其政策和制度的优先位置。

尽管非洲国家已把实现本国粮食自给作为政府的一项发展目标,但一些非洲国家没有农业发展开发整体规划,也没有系统的政策制度的鼓励或限制。一些非洲国家政府没有设立专门的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的机构及专业队伍,也没有专门从事农机管理、推广和服务的组织。农业发展完全是农户的自发行为,不能形成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中非农业合作在重视农业科技合作的同时,更应重视对中国农业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的借鉴。近30年来,中国农业的巨大发展,一方面取决于先进的农业生产经验和农业科技进步,另一方面取决于中国改革开放来所实行的一系列农业发展政策和制度。而后者比前者更加重要,正是这一系列的农业发展政策和制度,调动了中国农民空前高涨的生产热情,推动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非洲国家要结合实际,在农村土地经营、农业

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税收、财政补贴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和制度。要有计划地逐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非洲新型农民,彻底改变非洲传统农业粗放的生产方式。通过这一系列农业发展的政策和制度建设,从而增强非洲国家农业发展的软实力,以形成一个健全的非洲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实现非洲的粮食自给。

三、从“资本三要素”看中非农业合作的发展趋势与举措

自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创立以来,中非合作关系进入了稳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隆重召开,会上主席代表中国政府宣布了中国援助非洲的八项举措,把中非合作推向新的高峰。

2006年宣布的《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中阐明,中国将继续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中非农业合作与交流。重点加强在土地开发、农业种植、养殖技术、粮食安全、农用机械、农副产品加工等领域的合作;加大农业技术合作力度,积极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在非洲建立农业技术试验示范项目。

2009年既是2006“北京峰会”各项成果的收获之年,又逢“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埃及召开,堪称中非关系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总理(2009)代表中国政府在埃及会议上提出了旨在全面推进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五点建议和八项措施。

新的八项措施,对非洲国家的物质资本的援助规模继续扩大。在减免债务、优惠贷款和市场准入等方面继续向非洲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保持并强化对非援助的长效性和稳定性。例如,中非发展基金的二期资本增至30亿美元,中国向非洲提供的优惠贷款额度已经大幅升至100亿美元,达2006年“北京峰会”承诺的三倍之多。在免债方面,中国将免除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截至2009年底对华到期未还的政府无息贷款。

新的八项措施注重了对非洲国家的人力资本和智力资本的投入,这是中非合作的新特点。其中,科技领域和农业领域的人力资本和智力资本的投入成为亮点。在科技领域,中方倡议启动“中非科技伙伴计划”,并提议适时举办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的“科技论坛”。同时,中方将开展100个中非联合研究示范项目,接受100名非洲博士后来华研究,并资助其回国服务。这些措施旨在为非洲培养自己的科技人才,提升非洲国家的经济软实力。

在农业领域,中方为非洲国家援建的农业示范中心将增至20个;今后3年,中国将向非洲派遣50个农业技术组,传授和推广农业技术,帮助非洲国家逐步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扩大对非洲农业人力资源支持,3年内平均每年派遣250名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到非洲工作,并为非洲培训2000名农业技术人员。

总之,中国政府是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智力资本这“资本三要素”的合理配置,科学利用,协调发展来全面实施中非农业合作与交流的。

另外,从对非洲农业的援助合作看,中方还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国内方面的工作。

1.在物质资本投入方面,资金上要放宽对非洲农业开发项目的优惠贷款条件,并参照国际惯例,适当安排一定数额的技术援助赠款,以解决项目前期准备费用。应设立功能相似的“中非农业合作专项基金”,政府注入相当的资金。

资金用于建立中非农业合作的管理系统、发挥政府和行业协会的指导与服务功能、开展在非洲农业投资与合作的政治风险担保等。另外,中国企业在非洲农业投资的银行贷款,由于农业项目的特点,资金归还期限适当予以延长,这样做使它们免去后顾之忧,安心开展业务

2,在人力资本投入方面,根据农业科研和开发的需要培养非洲当地人才,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中国农业科技人员参加援非农业工作。国家应对经选派参加援非农业重大建设项目的农业科技人员,在职务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资调整等方面,与原单位同类人员享有同等待遇,并优先解决其夫妻两地分居等生活困难,有条件的单位应为其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3.在智力资本(政策制度)投入方面,对于前往非洲有实力有信誉的中方企业提供政策方面的支持,例如尽量简化企业出国的审批手续。为鼓励企业投资非洲、开展贸易,应该考虑给已取得外贸权的农业开发企业一定的粮食、茶叶、化肥、农药等生产、生活资料进出口配额。

上一篇: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隐性债务问题研究 下一篇:华为公司国际化战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