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劫”反思

时间:2022-09-16 03:11:21

中小企业生生死死,在江浙一带本属寻常,但去年以来一颗颗陨落的明星具有颇多相似之处:大量投资地产,涉足巨额民间高利贷,债务链条复杂,短贷长投,盲目多元化扩张、偏废主营业务。世界还没有真正进入中国制造时代,中国制造的突破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自去年以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经济带等民营经济活跃的地区先后出现了大批中小企业的倒闭潮。

今年3月中旬,26家银行和金融机构相继追债,浙江南望集团脆弱资金链终至彻底崩断――账面净资产不过5.4亿元,债务总额却高达14亿,将200多个债主卷入其中,至少有10家与其有互保关系的浙江知名企业损失惨重,震波在杭州商圈内外迅速扩散。据有关媒体报道,几乎与南望同一时间麻烦缠身的,还有浙江台州大名鼎鼎的飞跃集团。南望事件爆发4个月后,浙江义乌的金乌集团董事长张政建随着资金链断裂一度不知所终,留下了达14亿之巨的高利贷欠款和3亿银行欠款。

企业倒闭、老板失踪的事件何以频频发生?中小企业生生死死,在江浙一带本属寻常,但去年以来一颗颗陨落的明星具有颇多相似之处:大量投资地产,涉足巨额民间高利贷,债务链条复杂,短贷长投,盲目多元化扩张、偏废主营业务。南望集团董事长张健接受媒体调查采访时反思道:现在我反省最多的是现金流管理,和卖包子的学习,卖包子就需要现金流。宁可规模做的小一点,也要有现金流,大而不强不行,靠贷款不行,拿别人的钱玩也不行,以后就是卖包子,我也不借钱了。

江浙等经济活跃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如此,其它地区的企业可想而知。然而,笔者所关心的并非仅仅是频繁上演的中小企业生死劫现象,而是在这些个案背后的普适教训,或者大规模死亡背后的真相。难道真如业内人士所分析的是银行、资金把中小企业逼向了死胡同?其实不然。

寒冬来临找棉袄

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8月初披露的信息显示,2008年上半年全国6.7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其中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倒闭超过1万家,有2/3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多重因素交叉作用下,已经严重影响企业生存状态。“全球范围内经济、企业最艰难的日子已经到来了,我们不能被冻死”,包括华为、联想、阿里巴巴、万科等很多领先大公司也开始做过冬的各项准备。

谁逼死了中国中小企业?要回答这个问题显然没有“百度知道”那么简单。

美国万通投资控股集团执行董事、金融学博士张世贤认为,那些一夜之间倒下的企业有些不是仅仅因为资金问题,而是原本就没有建立起有效、多元的市场化融资通道,最后在通往银行贷款的这条路上把自己逼向了绝境。他对那些原本产品不错、企业发展前景不错的企业轰然倒下感到惋惜和遗憾。

笔者在与青岛英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初殿松就此问题交流时,初殿松毫不讳言:不仅仅是中小企业感受到这种彻骨的寒流,连国有大企业这些客户也是倍感艰难,以前每年大学生毕业很多大企业动辄成百上千地招聘,但今年不仅企业内部在规模性裁员重新定岗,更不用说招聘多少新员工了。初殿松说,现在企业中高级人才的招聘和猎头也到了锱铢必较的地步,从人员流动来看,他的客户中,中小企业降低员工薪资待遇甚至开始大规模裁员,以降低经营成本。不少企业老总直言“现在先保命比什么都重要”。

制造业凸显危机

经过30年的发展,包括民营、私营企业等在内的中小企业已经撑起了中国经济的多半边天。

然而,市场和商业总是按照其内在的规律运行,我们有时并不能完全主宰,即便是民营企业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做出了巨大的社会贡献。30年来,中国经济虽然获得了跳跃式的高速持续增长,但在全球性原材料持续上涨、人民币汇率升值、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出口退税下降、产业结构老化面临升级转型以及国家宏观调控银根紧缩等重压下,中国企业发展已走到了攸关生死期,低附加值的中国制造危机早在几年前已凸显并开始由沿海到内地、由传统行业向高新企业纵深蔓延。在危机到来时,不少企业并没有充分的准备。

产品附加值低,质量与品质下降,研发技术投入缺乏,终端渠道控制力弱,劳动力价格低廉,环境资源消耗大,国际标准缺失,利润越来越稀薄,企业濒临绝境,转型缓慢⋯⋯现在,这些都一一成为困扰中国制造的“生死魔咒”。

多重夹击致困局

从世界环境分析,受美国次级债影响,全球市场增速放缓,市场疲软,低成本中国制造优势正在丧失,这必然使得世界制造业基地开始向第三世界国家或地区转移。

贸易壁垒与冲突加剧,进一步催化了制造业微利时代的到来。加上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资金困局高调叫嚣,融资成本和门槛逐渐抬高。PE或IPO前景不明,PE值降低融资预期⋯⋯

另外,受环保资源原因的影响,劳动密集型产业老化面临升级转型是必然。“三高一低”(高污染、高耗能、高投入,低附加值)环保代价增大,加上全球能源、资源紧张以及国家政策限制,给中小企业发展戴上了“紧箍咒”。土地、劳动力、原材料等成本不断攀升,而企业管理成本消减无力,企业生态链中的上挤下压现象最终导致企业成本失控。

而从商业规则角度分析,产业链上游控制力在加强,利润层层盘剥导致制造企业利润率急剧下降,形成的三角债关系也给中小企业蒙上了一层冰霜。

拯救仍需靠自己

6月以来,国家高层频繁分赴广东、上海、山东、江苏、浙江、河北等地调研当前经济形势和企业现状。正如主席所特别强调的,“要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加强企业管理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而国家开始对民间金融担保、社区银行等从严管制的松绑和支持无疑发出了明显的政策信号,甚至有外电评论称,今秋10月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将出台重大决策或政策来推动中国经济中国企业的健康发展。

8月初开始,一系列拯救中小企业的举措开始出台,先是成立国家中小企业银行以解决融资难问题,接着国家税务总局把中小企业起征规模标准从年纳税额30万元提高到约50万元,另外建立部级再担保机构、加大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投入力度等措施也纷纷提上日程。对中小企业来说,这些措施无疑是重大利好。然而在利好面前,市场转化、企业转型需要过程,立即显现出显著效果恐怕还需要时间,而且受后奥运经济时代市场疲软的预期影响也不能忽视,更为重要的是仅仅依靠政府、银行等政策或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拯救中小企业当前生存的危局,那么何种措施和创新才能带领企业走出困局,获得新生?

笔者认为,除了宏观方面诸多因素以外,企业家思维创新不够,产品市场化但管理思维计划化,来自企业经营管理等自身的原因不容忽视。

不少企业家由于缺乏对宏观经济的把握和敏感,缺乏系统全面学习与破局精神,缠绕在企业局部问题而不能自拔。应该认识到,资金是现象,市场才是本质,企业家自身对公司资本证券化、市场化、国际化更缺乏积极应对的准备和实践;而且投机取巧意识的大量存在,也使得企业家决策盲目化,进入规模制胜、短贷长投的误区。

更多企业家缺乏对产品、服务、技术、市场及营销等综合创新,转型缓慢导致被淘汰。更有甚者失去了创业激情,自以为是,经营管理不善,盲目多元化,品牌急功近利,非理性营销,这些都加速把企业推向生死边缘。

此外,不少中小企业由于缺乏长期的创新机制和核心竞争力打造,技术、品牌、文化、人才无明显优势。缺乏国际化人才,缺乏高效团队也成为众多中小企业的致命点。由于人才培养成本高,职业规划缺失,导致没有形成促进企业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作为困局与危机中的中小企业理应放足长远目光,及早建立适应国际化的人才机制,这才是生存发展壮大持续增长的坚实利器。

中国制造并非没有机会,反思中国制造,很多人在提中国创造,包括笔者在内也在“中国创造”上呐喊,但是我们错了。这场危机来得正是时候,本身并没有错,相反越是危机越早暴露我们越应看到其背后的机会。要破解中小企业当前危局,世界还没有真正进入中国制造时代,中国制造的突破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一方面从制造到研发,从制造到品牌,另一方面从一般的制造到卓越的制造。

上一篇:多哈回合的“流产”僵局 下一篇:《反垄断法》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