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克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16 01:20:26

【摘要】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气雾剂(普米克)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我院自2007年5月~2010年8月收治的13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布地奈德气雾剂辅助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65例,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 (1)观察组痊愈43例,显效19例,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痊愈28例,显效22例,总有效率为76.9%。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 布地奈德气雾剂 普米克 疗效

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236-02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发生因素较多,多因小儿体质薄弱、外界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该病尤其以6个月~3岁以内多见,发病后小儿以小呼吸道阻塞、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合并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因此临床治疗需及时有效[1]。但临床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后症状缓解缓慢,往往需要激素辅助治疗。我院自近年来采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普米克)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07年5月~2010年8月收治的13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布地奈德气雾剂辅助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65例,所有患儿均符合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诊断标准[2],且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结核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等患儿。观察组65例患儿中男25例,女40例;年龄6个月~2.8岁,平均1.3岁;病程1~8d,平均2.4d;临床表现咳嗽伴阵发性喘憋者61例,呼吸困难38例,有鼻翼煽动、口周发绀和吸气三凹征者31例。对照组65例患儿中男29例,女36例;年龄5个月~3岁,平均1.4岁;病程1~7d,平均2.6d;临床表现咳嗽伴阵发性喘憋者64例,呼吸困难35例,有鼻翼煽动、口周发绀和吸气三凹征者32例。两组患儿从年龄、性别、病程及临床表现等各方面比较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绝对卧床休息,喘憋较重者,协助患儿抬高头部和胸部,以减轻呼吸困难。给予抗感染、吸氧、平喘等治疗,烦躁明显者给予异丙嗪(每次1mg/kg)肌注或者用水合氯醛灌肠,以增加镇静作用。给予及时补液、纠正脱水,一般先予口服液,不足时静脉补给5%~10%葡萄糖液,加入少量生理盐水及大量维生素C。并发心力衰竭患儿,及时给予洋地黄治疗。观察组患儿加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普米克、普米克令舒、英福美)开始剂量100~200ug/次,每日2次,待患儿呼吸困难、喘憋症状缓解后改用维持量50ug/次,每日1次。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2周,观察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呼吸困难、咳嗽、喘憋、听诊罗音消失等的时间,在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儿进行胸部X线检查,对异常表现作好记录。

1.4 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治疗2周后患儿咳嗽、喘憋、呼吸困难、发热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肺部听诊及X线检查均恢复正常;显效:治疗2周后患儿咳嗽、喘憋、呼吸困难、发热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肺部听诊可发现少许湿罗音,X线检查基本正常;有效:治疗2周后患儿咳嗽、喘憋、呼吸困难、发热等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肺部听诊及X线检查有所好转;无效:以上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检查基本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显效。

1.5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均以P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7d后临床效果比较(n)

由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痊愈43例,显效19例,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痊愈28例,显效22例,总有效率为76.9%。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

2.2 临床表现缓解时间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临床表现缓解时间比较(x±s,d)

由表2可以看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从喘憋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罗音消失时间方面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儿出现声音嘶哑2例,经每次用药后充分漱口后消失;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由病毒所引起的婴幼儿发生的特殊类型的肺炎。病原体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最为常见,其次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也可诱发该病,且该病具有一定的流行趋势[3]。由于婴幼儿呼吸道解剖生理特点及体内免疫功能低下或不全,机体抵抗力较差,容易诱发各种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生毛细支气管上皮肿胀、坏死,加之呼吸道黏膜分泌物及脱落细胞发生阻塞,在发病期间很容易出现小气道阻塞的临床表现,如呼吸困难、喘憋、三凹征等。由于外界病毒对小儿呼吸道产生致敏作用,导致患儿呼吸道黏膜产生炎性反应,暴露黏膜下的胆碱能受体,使小儿更容易被外界致敏物质感染产生各种神经功能紊乱症状,从而发生如呼吸肌痉挛、平滑肌收缩、呼吸道黏膜腺体分泌异常、气道高反应性等异常表现。因此,我们在进行抗感染治疗和对症治疗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小儿呼吸道高反应性和呼吸肌痉挛表现,这样才可以有效的迅速解除各种呼吸困难及咳嗽症状。

布地奈德气雾剂(普米克)为一种不含卤素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其具有良好的抗炎、抗过敏、抗炎性渗出等作用。气雾剂将可通过微粒吸入的方式进入肺部病灶组织,直接与肺部局部病灶相接触而发挥巨大的抗炎等作用[4]。布地奈德可抑制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呼吸道出现的高反应性症状,降低呼吸道黏膜腺体的分泌,通过舒张支气管和肺部组织达到修复炎性改变的作用,故用于呼吸喘憋的患儿具有良好的缓解呼吸困难的效果。布地奈德气雾剂(普米克)虽然具有良好的抗炎、抗过敏等糖皮质激素类作用,但机体依赖性较小,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反应也较轻微,适合小儿应用。本研究观察组患儿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普米克较对照组治疗效果理想,而各种临床表现较对照组缓解时间短,虽然治疗过程中出现2例声音嘶哑症状,但经适当处理后均消失,未影响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晓梅,毛细支气管炎与哮喘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1,17(5):738―741.

[2]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们卫生出版社,2002:1199―1200.

[3] 吕霞,常慧琼,氨溴特罗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1,18(1):642―645.

[4] 刘文翰,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儿童哮喘53例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3(9):141―142.

上一篇:现代护士职业压力与健康维护 下一篇:聚焦解决模式在突发性外伤截肢病人心理护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