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央苏区的新闻报刊

时间:2022-09-16 01:00:04

论中央苏区的新闻报刊

中央苏区的主要新闻报刊

中央苏区各级党政军领导机关和群众团体先后创办出版的报纸杂志,据不完全统计各有130余种。其中发行量和影响力较大的有:

《红色中华》。《红色中华》是苏维埃中央政府的机关报,是党和苏维埃政府的主要舆论宣传工具,是苏维埃中国具有权威性的重要喉舌。

该报在自己的办报实践中,出色地完成了党和苏维埃政府赋予的光荣任务。它主要刊登党和苏维埃政府的各种重要文告、决议、法令、宣言等,传达党的方针政策,动员群众参加革命战争,建立红色政权。该报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生动,除发表社论、新闻、专电、时评外,还辟有各种专栏,如《苏维埃建设》、《党的生活》、《战士通讯》、《工农通讯》、《中央苏区消息》、《工农民主法庭》、《红色小辞典》、《铁锤》、《警钟》、《红匾》、《红色小品》、《赤焰副刊》等,深受苏区广大军民喜爱,发行量达四五万份,超过了当时国统区销行全国的《大公报》。

《青年实话》。《青年实话》是一份青年报纸,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苏区中央局的机关报。

该报是一份深受苏区军民尤其是苏区青年喜爱的刊物,它最突出的是经常向根据地军民宣传马列主义常识,运用马列主义观点解释苏区革命斗争实际中的诸多问题。它内容丰富多彩,版面活泼。设有《大事评述》、《团的建设》、《前红后方》、《苏维埃教育》、《读者意见》、《问题解答》、《故事讲座》、《悬赏征答》、《每期一歌》、《识字游戏》、《轻骑队》、《红色儿童》、《红军家属访问》、《军事知识》、《农业知识》、《破除迷信》、《赤色体育》等栏目。

《红星》报。《红星》报是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的机关报,是我国第一张无产阶级的军报。

《红星》报内容丰富多彩,版面生动活泼,主要刊登中央军委、红军总部关于苏区军事斗争、红军建设的战略决策和指导文章,辟有社论、专论、要闻、消息、专电、捷报、前线通讯等20多个栏目,文章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深受广大红军指战员的喜爱。

《斗争》等其他报刊。《斗争》为党刊,是中共苏区中央局的机关报。铅印16开本,不定期,每期16面,多达32面,一般每月出3期。它是1933年1月博古、等到达瑞金后,将原苏区中央局机关刊物《实话》与苏区中央局组织部办的《党的建设》合并而改名的,受任书记的中央党报委员会领导。1933年2月创刊,到1934年9月终刊,共出73期,发表党的文献和重要文章300余篇。

中央苏区的新闻报刊除《红色中华》、《青年实话》、《红星》、《斗争》外,还有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执行局的《苏区工人》,中共苏区中央局的《战斗》,中共苏区中央苏区中央局组织部的《党的建设》,中共中央理论刊物《布尔什维克》,《红色中华》新闻台主编的《无线电日讯》,中央教育部的《教育通讯》,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的《苏维埃文化》,红三军团政治部的《挺进》,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的《红色战场》,中共江西省委的《省委通讯》,红军总政治部的《苏维埃政权》,江西省苏维埃政府的《红的江西》,红军政治部的《时事简报》,苏区反帝拥苏总同盟的《反帝拥苏》,苏区少先队中央总部的《少年先锋》,苏区中央儿童局的《时刻准备着》等34种,在当时频繁激烈的革命战争和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中央苏区出版的报刊种类如此之多,发行面如此之广是非常成功和罕见的。

中央苏区新闻报刊的历史作用

中央苏区出版发行的新闻报刊,在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在全体新闻报刊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充分发挥了红色报刊的巨大作用。

中央苏区新闻报刊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引领人们革命的思想理论。中央苏区新闻报刊的新闻工作者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全局的视野和战略的眼光,对红色革命作出了准确的判断,对革命的光明前途与革命环境恶劣的现状作出了恰当的认识,从而把握好了宣传策略和节奏。

中央苏区新闻报刊是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重要喉舌。苏区报刊是在党和苏维埃政府的直接关怀和领导下创办和发展起来的。当时各报刊的重要社论,大都由苏区中央局、中央军委和苏维埃中央政府的领导人及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亲自撰写。《红色中华》创刊初期的七八篇社论如《地方苏维埃的建设问题》等,都出自项英之手。也亲自为《红星》报写过数篇社论。、博古、、任弼时、陈潭秋、李富春、杨尚昆等也为《红色中华》写过社论。这不仅体现了党和苏维埃政府对报刊宣传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而且使党和苏维埃政府的声音和各项方针政策能够更准确、更及时地传达到群众中去,更有号召力,更有权威性。

中央苏区报刊是鼓舞党和人民英勇斗争的光辉记录。从中央苏区的报刊档案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当年苏区军民在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的严酷环境里,是怎样战斗、怎样生存的;反映与宣传党和人民英勇斗争的每一篇社论、文章、报道中,都是那样火辣辣的,那样充满战斗气息,那些来自战斗前线的优秀报道,如刘志坚的《战场上的片断》、罗瑞卿的《大雄关的战斗》等,都真实、生动地记叙和描绘了红军指战员在前线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富有强烈的感染力,给中央苏区军民以很大的鼓舞和教育。

1934年7月21日,《红色中华》发表了临时中央政府国民经济部部长吴亮平《急速开展群众的熬盐运动,回答敌人的经济封锁》的署名文章,苏区广大军民起而响应,很快掀起了一个群众性的熬盐运动。《红色中华》又及时地报道了各地进展情况,尤其是介绍和推广了于都县的先进经验,并发出号召:“我们要把岭背熬盐经验开展到全苏区去,保障红军给养,改善工农群众生活,来彻底打败敌人的经济封锁。”《红色中华》的宣传鼓动,使中央苏区群众性熬盐运动在很短时间内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中央苏区报刊是支持革命战争和红色政权的坚强卫士。组织革命战争,巩固红色政权,是苏区党的中心任务。苏区报刊紧密围绕这一中心任务,在不同时期发挥了出色的宣传鼓动作用,比如在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中,苏区中央局发出了扩大红军的号召,《红星》报连发4篇社论进行鼓动,首篇社论《扩大红军》就是撰写的。在红色报刊的鼓动下,中央苏区掀起了“扩红”高潮,很快完成了“扩红”任务,到处呈现父送子、妻送郎参军参战的动人场面。

1934年6、7月间,由于王明“左”倾军事路线的错误影响,中央苏区形势吃紧,区域日益缩小,中共中央、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连续两次发出征谷24万担和借谷60万担的紧急动员令,《红色中华》等苏区报刊又积极投入宣传、鼓动的热潮,苏区人民又一次作出巨大贡献,从而确保了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的粮食供应。

为了保证红色政权的巩固,苏区报刊还开辟了《铁锤》、《轻骑队》、《突击队》等各种专栏,大力倡廉反腐,揭露与批评党和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中的不正之风,发表了许多尖锐的批评文章,对“于都事件”等大案进行了无情的揭露,甚至点名批评了中央政府总务厅长赵宝成等人的浪费、贪污罪行,在中央苏区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苏区人民的称赞与好评。

中央苏区新闻报刊的历史经验

经验之一: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正确导向――这“三个坚持”也成了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历来的根本原则和优良传统。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一定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努力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报道中,以正面宣传为主,团结、稳定、鼓劲,唱响时代主旋律。

经验之二: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王观澜在主编《红色中华》期间,经常深入实际,到中央政府所在地瑞金云集区农村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他曾兼任瑞金县云集区的区委委员,云集区九个乡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新闻报道的基础,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是新闻机构的基本建设。

经验之三:钻研业务,提高素质。1934年8月1日,邓小平以“红星编委”的名义,在该报第56期第8版刊登的一封致红星通讯员的信中,指出了通讯工作中存在许多“严重的错误和弱点”,并要求全体通讯员更加积极进取。通过这封信,可以想见中央苏区新闻工作者钻研业务非常刻苦,对自身的素质要求严格。同样,今天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全面扎实的理论功底,勤奋进取的实践精神,精湛娴熟的采编技巧,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用以分析纷繁复杂的事物。

总之,党在开创中央苏区初期,在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中央苏区的红军和人民因陋就简,创办和发行了数十种新闻报刊;中央苏区的红色报刊,在自己的战斗历程中,发挥了巨大的宣传、组织和鼓动作用,为苏区广大军民提供了十分重要和宝贵的精神食粮,同时也显示了苏区报刊的重要特色――鲜明的党性、强烈的战斗性和广泛的群众性,从而开创了党领导的报刊工作的优良革命传统。中央苏区新闻报刊的优良传统,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对我们今天仍有指导作用,我们要把它发扬光大,促进当下新闻事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93。

2.凌步机:《中央苏区党的建设》,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3.余伯流、凌步机:《中央苏区史》,江西人民出版社。

4.袁征:《中央苏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江西高样出版社,1999。

5.《赣南人民革命史》,中共赣州地委党史办公室: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

6.、肖华等:《回忆中央苏区》,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

7.柏柳:《苏区英风录――老一辈革命家在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编校:张红玲

上一篇:法律监督与新闻监督 下一篇:中国近现代报刊与现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