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域保护与利用初探

时间:2022-09-16 12:59:03

水域保护与利用初探

摘要:通过分析江门市水域保护利用现状情况,以江门市主城区水域保护与利用规划方案为实例,把水域保护与利用放在城市发展和整体功能布局中进行考虑,研究如何对现有的、规划的水域空间进行保护及开发利用,增强水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性,并对水域提出保护指引及控制措施,使水域资源发挥出有效的经济及环境价值,体现城市的健康及活力。

关键词:主城区;水域;保护与利用;江门市

中图分类号:U69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水域是指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水塘、滩涂及其管理范围,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主要应用的水资源。科学合理的水系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资源保护、河道资源开发以及可持续利用、改善和提高河道防洪除涝、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水域保护是保护水域的现状和规划功能,水域利用是在现状功能和规划功能的基础上,开发水域的其他功能。规划对江门市主城区的水域资源进行总体的评估,从面临的现状情况出发,在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对水资源提出控制措施及指引,指导水域的有效保护及利用,有利于保护水域的多种功能,调整水域布局及结构,改善和提高水域的各种功能创造良好条件。

1江门市主城区水域现状调查

1.1主城区水域现状概况

江门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岸,水系资源十分丰富,按水域形态特征,可分为江、河流、湖泊、水库、生态基塘五类。经统计,主城区现状水域面积约10949.47公顷,其中江、河面积约3883.24公顷,湖泊面积约64.34公顷,水库面积约277.13公顷,生态基塘面积约6724.76公顷。

主城区现状水域统计一览表

1.2主城区水域保护利用情况

(1)水域保护效果良好

主城区内水域众多,但填塘、占用或破坏水域的现象比较少,水域总体保护效果比较良好。

(2)水域利用类型多样

现状水域利用类型主要包括航运、河道排涝、水库蓄水、农业灌溉、鱼塘养殖、景观、娱乐用途等。航运主要西江、蓬江河起到的航运作用。河道排涝主要体现在蓬江河和睦州水道作为泄洪的中坚力量,部分新建的人工河也为新建地块的排洪起到主要的作用。大西坑、凤飞云、石涧等山体水库作为江门市主城区的后备水源起到调蓄雨水作用。农业灌溉和鱼塘养殖的水域主要位于江海区、潮连、荷塘等区域内,区域的鱼塘水体可用于农田作物的灌溉,塘鱼、对虾的养殖等农业生产活动。作为景观娱乐用途的水体主要位于主城区的建成区内,包括公园内的水体,如东湖公园、圭峰山体育公园、玉湖、白水带风景旅游区、天沙河景观带等,此类水体主要作为公园景观、游览、水上娱乐活动等用途。

1.3主城区水域保护利用存在问题

(1)水域人工化过多

随着建成区的不断扩大、改造,为更好的对地块进行划分,对现状水体,特别是对主要起到防洪排涝的自然水系进行了裁弯取值、对宽窄不一的河道统一宽道甚至进行整条河道的改道拉直,拉直的人工渠一方面对自然水体景观型态造成一定的破坏,另一方面也有碍水系的滞洪防洪效果。

(2)水域周边控制力度薄弱

现有的关于主城区水体保护的相关规划中,除东湖、大西坑等公园依托公园的范围而相对水体有一定的缓冲区外,其余的水体基本只确定水体的实际范围,尚没有对水体的周边缓冲区、控制地带等范围的确定,不利于对水体进行全方位的保护。

(3)水景观利用程度较低

现状水体的功能多样,但每个水体的功能复合程度低,如一般水库只作为调蓄水体作用,或只作为景观作用,参考国内外对大型水体的使用情况,以调蓄为主要作用的水体,具备景观、娱乐等作用,利用类型复合程度高,有利于提高水体的利用率。

(4)亲水空间不足

大量的水体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景观作用,亲水空间不足,一般市民未能充分体会到水体带来的生活质量的提高。

2江门市主城区水域保护与利用规划

2.1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江门市主城区,包括蓬江区(含下辖荷塘、棠下、杜阮三镇)、江海区、新会区会城街道办事处的行政区划范围,面积为566平方公里。

2.2保护等级

主城区水系类型众多,规划结合水系类型、功能要求及对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影响,将主城区水域分为严格保护水域、可利用水域两个等级。

(1)严格保护水域划定依据

现有的江、河等大型水域,如西江、江门河、天沙河等;

现有的水库,如风飞云水库、兰石水库等;

现有的湖泊,如东湖、玉湖等;

已批或已确定的规划水域,如南新区的南湖、滨江新区启动区的观澜河、观澜湖等;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农保区范围内起灌溉、蓄水等功能的水域。

(2)可利用水域划定依据

规划主要将主城区内除上述严格保护水域外的鱼塘、灌溉水渠等纳入到可利用水域范围。

2.3水域保护规模

(1)水域保护总体规模

在保留现有水域的情况下,规划结合相关规划,进一步完善了水域保护范围,主城区规划保护水域总规模约11510.39公顷,其中,严格保护水域面积约4851.66公顷,可利用水域面积约6658.73公顷。

主城区规划保护水域一览表

3主城区水域保护指引

3.1按水域形态分类指引

(1)江河保护利用指引

江河保护过程中要严格保护水面面积,明确水域保护线,在水域保护线范围内不得随意建设、侵占水体,涉及到水源保护、航运等要求时,须符合相关部门的管理要求。在水域保护线外根据用地功能、城市建设要求需要确定滨水控制带,在滨水控制带内只许建设道路、公共空间、环卫等必要的公共、市政配套设施。重要景观地段,可适当建设与规划功能相关的配套设施,但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及已批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要求,并按程序报批。

(2)湖泊保护利用指引

湖泊水域保护范围内不得随意建设、侵占水体,结合公园建设时,可按规划要求建设水上游览设施等。湖泊周边滨水控制范围根据《城市水系规划规范》要求划定。滨水控制范围内的建设活动应符合相关规划的要求。

(3)水库保护利用指引

水域保护范围内不得随意建设、侵占水体,涉及水源地的,要按水源保护相关规定执行。本次规划参考《江苏省水库管理条例》,提出了各类水库管理范围划定要求。

(4)生态基塘保护利用指引

规划建议可结合基塘布局建设生态农业基地、农业观光旅游、都市农业示范园、湿地公园等,体现珠江三角洲独具地方特色的基塘文化。

3.2按水域沿线功能分类指引

水域沿线功能对滨水带控制有着重要影响,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地段,滨水带建设以社区公园为主,营造社区公共活动空间;以历史街区为主的地段,滨水带建设要凸显历史文化主题,形成完整的历史风貌街区;以公共设施功能为主的地段,滨水带建设要结合公共建筑营造标志性公共空间;以作业区为主的地段,滨水带主要起着防洪的作用。

4主城区水域利用控制措施

4.1可利用水域控制指引

可利用水域多为鱼塘,原则上在未开发建设时以保留现状为主。随着城市发展、城市建设要求,可利用水域需利用、填埋时,必须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尽可能利用现有水域资源,利用低洼鱼塘,在各社区形成小型人工湖面,纳入到社区公园进行统一管理,一方面改善了城市景观品质,一方面也可以起到蓄水、排洪的功能。

4.2严格保护水域控制指引

(1)堤岸控制指引

根据滨水堤岸的施工方法、材料、抗冲刷强度、堤岸表达形式等不同情况,城市堤岸主要有生态型堤岸、护岸型堤岸和复合型堤岸。

(2)滨水带宽度控制指引

本次规划建议一般滨水地带按H≤1.5D进行控制,重要景观地带、公共开敞空间等区域按H≤0.5W进行控制 。

(3)总体建筑密度控制指引

在控制单栋建筑面宽、建筑间距的同时,对某一段滨水区域也应做出总体视线通廊控制,本次规划提出了“通透率”的概念,采用控制系数(K值)来进行确定,K值的确定公式如下:

K=∑同一界面建筑间距宽度/∑同一界面水域长度

K值介于0-1之间,当K值接近0时,水景观全部被建筑隔离,水景观利用率比较低,建筑的通透性也变得较差。本次规划为确保水景观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渗透至各个社区,建议水域保护利用过程中,沿重要河道、以居住、公共设施功能为主的界面K值不低于0.6,沿次要水系、以工业、仓储等功能为主的界面K值不低于0.4。

(4)绿化景观控制指引

在沿水绿化方面,保留和优先考虑种植本地的植物,并注重其搭配。

在临水步行空间的绿化设计中,在考虑种植遮荫树木的同时,还需要考虑这些树木的树冠不能阻碍人们欣赏水体的视线,注意乔木分枝点的高度。

需要在沿水不同的人流活动区域,分开考虑针对树木形态来选择种植,例如在人流相对集中的居住小区,适宜种植一些树冠较大的树木,以增加绿化覆盖率,吸引人流前来交流活动。

鼓励在滨水区沿岸植树。注意采用开花树木及利用不同植物的特性以增加季相的变化。沿路旁提供园景建筑,广植树木,藉以绿化环境,改善街道环境质素。在合适情况下,以栽种树木和灌木树圃等美化措施,为路旁添上绿意。

充分利用滨水地带,结合周边用地功能,营造不同主题的亲水空间,提升城市景观环境。

5结语

江门市的城市格局是“山水城市”,山体和水域是城市自然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建设“城中有山,山中有城”,山、水、城、人相依共融,富有历史文化特色,良好生态环境的现代化山水生态城市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的保护江门市“山水城市”格局,创建环境优秀的宜居城市,须对市区水域保护利用方面的相关工作作进一步深入研究。如何通过一系列措施对水域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进行控制和指引,大力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是我们在规划中要努力探索的。

参考文献:

[1] 江门市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 《江门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2011.

[2] 江门市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江门市主城区水域保护与利用规划(2012-2020)》. 2012.

上一篇:浅谈会计档案的现状和对措 下一篇:论英语教育中的文化教育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