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哀我母,欣欣我母

时间:2022-09-16 12:21:22

在距江西省吉安县永丰县城70公里的沙溪泷冈,西阳宫孤独地站立在磨盘山的山坡上,至今已近千年。西阳宫右侧是泷冈书院,左侧是欧阳文忠公祠,公祠旁有被历代文史学家称誉为与唐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清袁枚的《祭妹文》同被称为“千古至文”的《泷冈阡表》碑亭。有一个没有名字的郑姓妇女安葬在此,她的面容早已在历史的河流中模糊。

这个没有名字的郑姓女人,是欧阳修的母亲。《泷冈阡表》是欧阳修在安葬好母亲后开始写作的,后来他遭贬山东青州,又在那里进行了精心修改,前后相距20年。写好后,欧阳修找了一块青州墨绿色大碑石,请工匠在正面刻上他亲自手书的《泷冈阡表》:“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这份让欧阳修花了20年写成的表文,倾注了他对母亲所有的感情。他用文字来表达母亲对他一生的影响。

在《宋史・欧阳修传》里,提到欧阳修之母的只有一句:“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芦苇)画地学书。”然而这短短的一句,却蕴含了一个母亲的一生。因为这个年轻守寡、安贫乐道的母亲,中国文化史中多了一个成语:画荻教子。西阳宫里也曾有过“荻楼”,可惜年久失修,早已坍塌。我们也许无法想象,当年这位母亲是怀着怎样辛酸而坚毅的心情,半蹲半跪地把着自己儿子的手,在沙地上用尖细的荻草写出一个又一个字来。

郑氏出身江南名族,正因如此,才会有独自教育小儿的胆识和能力。欧阳修在《泷冈阡表》中这样回忆母亲:“太夫人恭俭仁爱而有礼,初封福昌县太君,进封乐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自其家少微时,治其家以俭约,其后常不使过之,曰:‘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曰:‘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

好一句“汝能安之,吾亦安矣”,在这言笑后面,是一个看透世事、在意的只是儿子是不是能“自安”的母亲。郑氏是如何“自力于衣食”,一母一子贫穷到何种地步,都已经无法知晓。在这种艰难的时候,母亲的理解和支持显得多么珍贵。欧阳修仕途坎坷,她正是因为太了解这个率真正直的儿子,才不关心他的仕途、不关心他的权势与财富,而以这样的形式告诉他:儿子,你需要在意的只是自己,你有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有没有成为自己希望成为的人。我想她早已知道答案。“蚌病成珠”,郑母最终培育出的,是一颗以文章名冠天下的明珠――欧阳修。

陶侃是东晋时的名将,官至大司马,在平定王敦、苏峻的两次叛乱中都战功赫赫。这样一员武将,还是陶渊明的曾祖父。《晋书・陶侃传》里这样记载陶侃:“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有奉馈者,皆问其所由。若力作所致,虽微必喜,慰赐参倍;若非理得之,则切厉诃辱,还其所馈。”

《晋书・列女传・陶侃母湛氏》:“侃少为寻阳县吏,尝监鱼梁,以一坩遗母。湛氏封及书,责侃曰:‘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陶侃奉还别人的无理馈赠时,想必和他母亲当年退还那一坩时,有着一样的坚定神情。从小的贫贱生活也使陶侃希望免于安逸,而选择过一种简朴节俭的生活,连木屑和竹根都不舍得丢弃,“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余雪犹湿,于是以屑布地。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

一个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晋书》里记载:“鄱阳孝廉范逵寓宿于侃,时大雪,湛氏乃彻所卧薪荐,自锉给其马,又密截发卖与邻人,供肴馔。”那真是一个让人向往的雪夜。贫寒的母亲为了让儿子结交君子良友,将床上取暖的稻草斩碎喂友人的马,又偷偷地剪下自己的头发去换来酒菜。我们不知道陶侃送走友人后突然看见变成短发的母亲,触摸到明显薄了下去的木床,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尔后,鄱阳孝廉范逵有一句叹息:“非此母不生此子!”但是可以预见,这种心情影响了他的一生。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目送》龙应台

在古代中国“父母在,不远游,孝子不登高,不临深”的道德束缚下,很多年轻人舍弃了远行的机会,很难明白既因离开父母而辛酸苦楚,又对脚下的路充满期待的复杂心情。这种道德伦理延续至今,一个想走,一个要留,构成了子女和父母的矛盾。

钱谦益的《徐霞客传》里,徐霞客也是这样一个想要自由的年轻人:“霞客生里社,奇情郁然,玄对山水,力耕奉母。践更繇役,蹙蹙如笼鸟之触隅,每思去。”但是接下来的一句实在让人心惊:“年三十,母遣之出游。”在古代中国,竟有这样一位鼓励儿子远行的母亲,这是需要坚定的内心和多么宽广的胸襟。她岂能不知,儿子一走,自己已老,儿媳早逝,小儿尚幼,所有的艰辛都得她一个人担起来。

这位母亲,只淡淡地说了一句:“身为男子,志在四方,羁留家园,一如篱内小鸡,车辕小马。”她还在收拾行装之余给儿子专门缝制了一顶“远行冠”,颤抖着手的老母亲在烛光下一针一线地缝着,却“不恐迟迟归”,虽然心底满是担心和思念,但她选择放手,让他走。于是,徐霞客的生命便飞舞起来。1624年,徐母已经80高龄,为了减轻儿子出游时对她的挂念,还特地陪同儿子一道游览了荆溪和勾曲,而且总是走在儿子前面,用行动表明她还康健、无需牵挂。

追逐梦想从古至今一直是一种“能力”和“机会”,有些人不会有这样旺盛的生命能量,有些人则被束缚捆绑。徐霞客的母亲知道儿子有这种能力,也给了他这个机会。她知道她的儿子不仅仅是属于她的,还属于这片大地,属于千万座山川,属于深深浅浅的江河。正是这份放手,成就了《徐霞客游记》。

上一篇:全民“林来疯”等 下一篇:视.听 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