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稻武运粳27号超高产栽培示范总结

时间:2022-09-16 10:54:53

超级稻武运粳27号超高产栽培示范总结

摘要 在大丰市进行超级稻武运粳27号超高产栽培技术示范,介绍栽培方案设计、示范成果,总结超高产栽培技术等,以为切实发挥武运粳27号的超高产潜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 超级稻;武运粳27号;方案设计;示范成果;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2-0069-02

武运粳27号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加45(浙江)/9520//武运粳21号,于2007年育成,属中熟中粳水稻品种。适期统一育秧、合理培育适龄壮秧群体、科学的肥水运筹方法以及病虫草害的统防统治等配套措施是超高产水稻品种武运粳27号超高产栽培技术的关键。2013年、2014年大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引种小区区试产量分别为11 706、12 114 kg/hm2。2015年在江苏省现代农业稻麦科技综合示范推广协作组的专家指导下,分别在盐城市大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建立2.77 hm2(土壤理化指标:有机质12.7 g/kg、全氮0.091%、有效磷15.8 mg/kg、pH值8.40、水溶性盐含量0.583 mg/kg、速效钾132 mg/kg)、盐城市大丰区华丰农场种业研究院建立6.67 hm2(土壤理化指标:有机质27.4 g/kg、全氮0.136%、有效磷112.3 mg/kg、pH值8.11、水溶性盐含量0.659 mg/kg、速效钾103 mg/kg);盐城市大丰区小海丰满谷物种植家庭农场建立6.67 hm2(土壤理化指标:有机质32.9 g/kg、全氮0.142%、有效磷59.4 mg/kg、pH值8.07、水溶性盐含量0.750 mg/kg、速效钾87 mg/kg)超高产示范方,研究攻关超级稻武运粳27号超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为沿海大面积推广精确定量超高产栽培提供依据,取得全面丰产丰收。现结合农科所示范经过,将超级稻武运粳27号超高产栽培配套技术总结如下。

1 栽培方案设计

1.1 品种选择

武运粳27号优点突出,属大穗型品种,有较高产量潜力,小区高产栽培条件下有11 250 kg/hm2以上产量水平。有较强的广适性,株高适中,抗倒性强,分蘖性偏强,易种易管,抗沿海初夏低温冷害,而且耐高温,避免造成高温杀雄,扬花灌浆速度快,结实率高。熟期适中,生育期151 d左右,适宜在沿海地区作迟播种植。

1.2 目标产量及构成

稻谷产量11 250 kg/hm2,有效穗330万~360万穗/hm2,每穗总粒数为130~140粒,结实率为90%~95%,千粒重为25 g。

1.3 基本苗设计

X=Y/[1+(N-n-SN-bn-a)c×r]

式中,X表示合理基本苗,Y表示适宜穗数,N表示主茎总叶数,n表示主茎伸长节间数,SN表示移栽秧龄,a表示调节值,c表示调节系数,r表示分蘖发生率,bn表示移栽至始蘖间隔的叶龄数。机插稻(伸长节间≥5个)够苗期一般发生在N-n前一个叶龄,a值一般取1。机插稻由于育秧密度过大,第1、2、3个叶位的分蘖芽发育受抑制,在四叶期移栽时,从移栽到始蘖要间隔2个叶龄(bn=2),在秧龄15~20的情况下,分蘖发生率可达70%以上,r=0.7,c为调节系数与括号内求出的数值对应,括号内数值为3、4、5、6、7、8时,对应的c值为1.00、1.25、1.60、2.00、2.60、3.50。

每穴苗数=基本苗/每666.67 m2合理栽插穴数

1.4 施肥方案

1.4.1 施氮量设计。盐城市大丰区每生产100 kg粳稻稻谷需N量为2.1 kg,土壤肥力中等田块,每季土壤的供N量以90 kg/hm2计,N肥的当季利用率可按40%计。计算公式具体如下:

施N量=(目标产量稻谷需N量-土壤当季供N量)/N肥的当季利用率

目标产量稻谷需N量(kg/666.67 m2)=目标产量×100 kg籽粒吸N量/100

土壤当季供N量(kg/666.67 m2)=基础地力产量×无N空白区100 kg籽粒吸N量/100

1.4.2 肥料运筹方法。在施N量相同的前提下,机插稻基蘖肥与穗肥(氮肥)比例为6∶4时产量显著增加,生产实践也证明基蘖肥60%、穗肥40%是机插稻高产优质的氮肥运筹模式。同时,施用原则是有机肥、无机肥相结合,平衡精确施用。因示范区施用菜籽饼,菜籽饼含氮4.98%、磷2.06%、钾1.90%,故适量少施化肥,同时小麦秸秆全量还田,也可有效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和肥力。

1.5 水稻群体动态设计

移栽后20 d,群体茎蘖达到360万个/hm2,移栽后30 d,群体茎蘖达到高峰值450万个/hm2左右,成穗率80%以上,总生物产量22.5 t/hm2,经济系数0.5。

2 示范成果

2.1 项目专家组测产结果

有效穗数352.5万穗/hm2,每穗实粒数130.7粒,每穗总粒数139.9粒,结实率93.4%,千粒重25.0 g,理论产量为11 518.5 kg/hm2。

2.2 田间实际收割亩产量(0.28 hm2):

根据科学的栽培方案,超高产粳稻品种武运粳27号在盐城市大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示范方实收单产11 280.6 kg/hm2、在盐城市大丰区华丰农场种子研究院、盐城市大丰区小海丰满谷物种植农场各6.67 hm2的示范方实收单产分别为10 797.0、11 501.7 kg/hm2。

3 超高产栽培技术总结

3.1 育秧方式

采取有孔薄膜营养土湿润育秧,选择灌排、运秧、管理等农事活动均方便的田块作苗床,按照1∶90的比例配置苗床与大田秧苗。秧板宽1.3 m,沟宽0.25 m,沟深0.15 m。四周开好围沟,沟宽0.3 m,沟深0.2 m。秧板粗平后,上水验平,铲高补低,填缝拍实,达到“平、实、光、直”[1]。

3.2 精心播种

前茬宁麦13号收割期在6月15日左右,机插秧的秧龄在18~20 d,确定始播期为5月28日,秧床落芽谷量为1.4 kg/m。播种后盖好无纺布。上平沟水,日进夜排。

3.3 管理秧苗

播后10 d左右,苗高2 cm左右,揭去无纺布,一叶一心期苗床施尿素75 kg/hm2作断奶肥,移栽前3~4 d,施尿素75 kg/hm2作送嫁肥。断奶肥和送嫁肥都应在早晚施,施后用清水淋头,防止灼苗,移栽前3 d排水炼苗,移栽前1~2 d喷药防治水稻早期病虫害。

3.4 精准移栽

大田精耕细整后,上水验平,全田落差不超过3 cm,清理前茬杂物和浮渣,沉实1 d后栽秧苗,秧龄20 d,秧龄3.4叶左右,苗高17.1 cm,行距30 cm,实际株距10.4 cm,栽植31.5万穴/hm2,每穴实际基本苗3.1株,平均基本苗97.65万株/hm2,6月17日3 hm2示范区1 d内栽插完备。

3.5 精确施肥

示范区实际施化肥量为纯N 336 kg/hm2、P2O5 160.5 kg/hm2、K2O 133.5 kg/hm2;锌肥、饼肥、普钙作基肥。具体施肥量和日期如下:施45%复合肥247.5 kg/hm2、尿素82.5 kg/hm2、菜籽饼450 kg/hm2、普钙(有效磷16%)450 kg/hm2、氯化钾75 kg/hm2、硫酸锌22.5 kg/hm2作基肥;栽后8 d和17 d分别追施尿素各150 kg/hm2作分蘖肥;7月31日施尿素82.5 kg/hm2、45%三元复合肥187.5 kg/hm2作促花肥;8月15日施保花肥45%复合肥150 kg/hm2、尿素75 kg/hm2[2]。

3.6 水浆管理

移栽时水层0.5~1.0 cm,秧苗不漂、不倒、不空插,栽插1周内日进夜排,白天水层1~2 cm,防高温伤苗和秸秆还田的硫化物、氮氧化物对秧苗根系的伤害。扎根活棵后浅水勤灌次次清,浅露结合增温排毒长新根促分蘖,7月10日群体总茎蘖309万个/hm2,排水搁田,轻搁频搁;7月17日群体总茎蘖438万个/hm2,8月4日进入拔节孕穗期,建立浅水层,确保颖花正常发育;开花期为9月5日,灌浆结实期采取间歇灌溉,干湿交替,养根保叶,活熟到老。

3.7 病虫草害防治

全面实行统防统治病虫草害5次。栽后结合第1次分蘖肥,用46%苄嘧・苯噻酰可湿性粉剂900 g/hm2化除。7月28日用3%阿维・氟铃脲(天攻)1 500 mL/hm2防治大螟、卷叶螟,50%吡哑酮225 g/hm2防治飞虱、叶蝉,27%噻呋・戊唑醇300 mL/hm2防治纹枯病,75%三环唑(丰登)450 g/hm2防治叶瘟病。8月8日用60%甲维・杀虫单1 500 g/hm2+24%噻呋酰胺450 mL/hm2防治4、5代纵卷叶螟,加喷植物生长调节剂天然28高芸苔180 mL/hm2。8月25日用25%甲维茚虫威150 g/hm2防治卷叶螟、二化螟、大螟,75%三环唑600 g/hm2防治稻瘟病,30%苯甲丙唑450 g/hm2、加28高芸苔素180 mL/hm2。9月1日用75%三环唑600 g/hm2、50%氟环唑180 g/hm2、1.14%锐威特900 mL/hm2、72%丙溴磷750 mL/hm2加5%氟铃脲600 mL/hm2。9月8日用30%三环已唑醇1 500 mL/hm2、70%噻嗪烯啶虫胺450 g/hm2、25%吡蚜酮375 mL/hm2主治稻飞虱、水稻稻颈瘟、纹枯病、稻曲病[3-4]。

3.8 气候对超级稻武运粳27号超高产示范栽培的影响

5月下旬旬平均气温(20.4 ℃)比常年偏高0.8 ℃,加之盖无纺布、灌平沟水等措施,水稻出苗快、苗壮、苗齐。苗期气温较常年正常偏高,分蘖充足。8月上旬水稻拔节后气温低,生长慢,8月10日第13号台风“苏迪罗”造成大丰市短时强降雨,各高产示范区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水位,减轻灾害影响。8月中下旬气温回升,水稻穗分化正常,9月5日进入开花期,9月上中旬气温分别低于常年0.7、1.0 ℃,灌浆慢,9月下旬旬平均气温22 ℃,高于常年1.7 ℃,10月上中旬气温正常偏高,光合作用强,灌浆足,籽粒饱满,品质好,产量高。

4 示范总结

超高产粳稻品种武运粳27号在沿海地区超高产栽培具有广适性,盐城市大丰区华丰农场种子研究院、盐城市大丰区小海丰满谷物种植农场各6.67 hm2的丰产方单产较高。不仅表现出耐盐碱、苗期抗低温、花期抗高温、产量高且稳增产潜力大、品质优等特点,而且超高产配套栽培技术难度小,便于推广应用。只要做好适期统一育秧、培育合理适龄壮秧群体、科学的肥水运筹方法以及病虫草害的统防统治等配套措施,在气温正常、无自然灾害条件下,超高产水稻品种武运粳27号11 250 kg/hm2产量超高产栽培可实现。

5 参考文献

[1] 王开斌,汪先霞,詹杨.豫南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0(12):18-19.

[2] 付景,杨建昌.超级稻高产栽培生理研究进展[J].中国水稻科学,2011(4):343-348.

[3] 邹应斌,敖和军,王淑红,等.超级稻“三定”栽培法研究I概念与理论依据[J].中国农学通报,2006(5):158-162.

[4] 龚金龙,张洪程,李杰,等.超级稻生态育种及超高产栽培特征与途径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1(1):25-33.

上一篇:小麦“精种粗管”栽培技术 下一篇:不同采收期及干燥处理老翘中化学成分含量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