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本真教育的实践者

时间:2022-09-16 10:13:01

追求本真教育的实践者

【名师介绍】

黄振宇,男,1963年6月生,现任江苏省泗洪中学校长、党委书记。系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宿迁市首届语文学科带头人、全国青年语文教师研究中心会员、宿迁市教育学会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淮阴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兼职教师、扬州大学教育硕士生兼职导师。先后在全国核心期刊、国家级刊物20余篇,主持全国规划课题研究2项。先后被评为“宿迁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江苏省师德先进个人”“全国基础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

【题记】 “春蚕化生,蕞而微虫;春蚕何取,一桑始终;春蚕春蚕,万世可风。”黄振宇老师正是像春蚕一样的耕耘者,20多个春秋,他始终追寻着属于教育本真的那一份幸福……

第一次走进泗洪中学大门,心中甚是震撼,很难想象苏北能有这么美丽的校园。穿过训育广场,享受着绿阴掩映中随处可感的文化氛围,我感受到文化校园特有的温馨与和谐;我走进黄振宇老师的办公室,有一种自然的淳朴与祥和,那是源自内心的安谧。

本真课堂:学生的自主空间

【采访背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黄振宇老师积极践行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在黄振宇老师看来,语文教学就应是自然的流淌,就应是美的旅程,就应是跟生活的“零距离”,就应是尊重学生主体,体现学生自主教育的本真回归……

记者:黄老师,您好!您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讲台上,已经耕耘了20多个春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您一直注重践行对教育本真的回归。请您谈谈在教学中您是怎样实现教育本真回归的。

黄老师:我认为,教育本真的回归对语文学科来说,更多的是体现在学生学习自主的回归,就是要尊重教学主体,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真正培养起学习语文的情趣,能够真正注意去观察自己周围的生活,思考生活,认知生活,最终能发现生活中的美,从而热爱生活。

为了实现语文教学本真回归的理念,在教学中我注意把教学和生活相联系,把文本和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在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的同时,又能够带领学生走出来,走向他们身边的生活。在我所教过的每个班里都设置有一个“视野窗”,让学生能通过报刊视窗来了解周围生活的变化;我还注意让学生互换交流自己喜好的文学读物,在阅读交流中去引发学生感悟,去作出自己的认知评价;同时也让学生去观察校园生活,观察街市的变化,并对牵动自己情思的东西去作深层的思考,努力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自主认知和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常注意发现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不断给学生营造自我表现的机会,让他们不断获得自主成功的愉悦。我曾经鼓励班上的文学爱好者积极参与组建泗洪中学第一个校园文学社“寒窗文学社”,创办了《寒窗》社刊,《寒窗》成为展示学校作文教学成果的重要载体。许多同学通过积极参加文学社团活动,在各类省级作文大赛中获奖。在我的心目中,语文教学本真的回归就是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培养学生独立观察与思考的能力,提升学生内在的品性与纯真的情感,让学生能真正热爱生活。我在学生作文集《春晖录》的序言中曾给同学们寄语:“希望同学们都能成为热爱生活,热爱事业,热爱家庭,热爱身边一切美好事物的人;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一名真正幸福而快乐的人!”

记者:黄老师,我在之前采访过您的一个学生,他现在已是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谈起当年的语文学习经历,他深有感触地说:“黄老师的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让我们学生有不断获得成功的动力。今天,我在语文教学中,依旧在践行黄老师的教学思想。”请问,您在课堂上是如何践行语文自主学习理念的呢?

黄老师: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是比较重视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的。培养提高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就是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就是要让学生回归自然常态下的语文学习,就是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语文学科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欣赏和品味,去直接与大师对话,去直接亲近原汁原味的“绿色文本”。语文教师对学生不应该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自觉养成思考习惯,逐步形成学习能力。就语文课堂的教学结构而言,我总是在研究学情的基础上,让学生有目的地预习,在课前去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在课上,围绕教学目标,选取典型文本或段落,去作引领剖析,让学生在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中去发现问题,认识规律,获得语文学习的成功体验,提升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

记者:黄老师,您的同事说,多年后,您的学生回母校,还能忆起您带领大家诵读课外美文的亲切场景……他们说,黄老师的课没有传统课堂教学的“一言堂”“满堂灌”,听黄老师的语文课,就是在听美文欣赏课;他让我们得到的是视野的拓展、能力的提升和思想的洗礼。您能谈谈在拓展文本资源,实践大语文教学观上的一些做法吗?

黄老师:我认为本真课堂应该是“学堂”而不是“教堂”,课堂教学应是教的引领、学的研讨,是教与学的互动,所以我经常与学生一起搜集拓展文本资源,共同参与学生的讨论评析。在倾听中引领,在欣赏中启迪,让学生真正走进语文大世界,并收获自主发展的巨大成功与无尽愉悦。

我常常利用活动课和自习课组织同学们开展美文赏读活动,让同学们推介每周一文,去谈出自己的阅读感悟与评价;还经常选用《读者》《青年文摘》等期刊里的一些典雅、隽永的小品文,引导同学们去感受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悟人类社会的高贵精神,让大家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来提升自己高尚的情趣和高雅的品位,既促进了同学们健全人格的发展,也提升了大家对社会生活的认知水平。

【记者感悟】“教是为了不教。”黄振宇老师一直在努力践行“大语文教学观”。他认为,语言文字是交流表达的重要工具,它主要是用于服务人类生活的。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够实现自我的发展、自我的成长,能够在一定积累的基础上,运用语文知识,服务于他的生活,服务于他未来的成长。他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要“关注生活、服务生活、了解生活、认知生活”。

本真科研:绿色的校本教研

【采访背景】黄振宇老师扎根校本研究,做一名本真的科研者,他先后在《教学与管理》《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中文核心期刊20余篇。2001年10月,他曾被江苏省教育厅选拔参加了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并担任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课题”实验学校副校长;他参与的《高中作文模式套路教学法》的课题研究,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探索了新的途径。目前他正主持一项全国“十一五”规划课题《校本文化发展与校本课程体系建设综合实践研究》,探索校本文化发展的途径、策略和方向,积极构建富有区域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奠定基础。

记者:黄老师,听说您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颇有研究,并总结了文本自学“十部曲”,能否介绍一下?

黄老师:为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在实践中总结了文本自学的“十部曲”:一审课题,二读课文,三识生字,四解新词,五标小节,六理层次,七写段意,八明中心,九编提纲,十品写法。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主要坚持以文本为依托,增大课外阅读量,让学生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去极大地开拓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鉴赏、评论和写作能力,使学生在广博的阅读中学会分析评价与辩证思维,同时也使他们受到真善美的感染和熏陶。在寻求课内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活动最佳结合方式的同时,注意帮助学生克服课外阅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依据学生个性特长和喜好,组建朗读、演讲、写作、编辑等形式多样的学习兴趣小组,在活动开展中去帮助同学们提升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记者:语文外延等于生活。请问您是如何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的?

黄老师:主要是着眼于“大语文”教学理念,立足“生活语文”学习内涵,在课堂之外,我大力倡导组建“文学社”“演讲社”“青春诗社”等校园文化社团,开展大语文学习活动, 引领学生回归生活,各小组每周组织一次交流活动……这些活动丰富了校园生活,更让很多学生写出了生动感人的精彩篇章。近年学校先后有10余位同学在省级以上作文现场决赛中荣获特等奖和一等奖。

结合我主持研究的教育部规划课题《校本文化发展与校本课程体系建设综合实践研究》,我们还把语文自主学习培养与校园文化品位建设相融合,开设了《校园植物文学》《校园诗话》《我身边的儒家文化》等语文校本课程,切实以校本课程为龙头,带动学生参与社团、综合实践等活动,为学生搭建多种自主成长与发展的平台。

记者:黄老师,很多同学都不喜欢作文,甚至惧怕作文,但我听说有很多学生受益于您的作文教学,多年后,对您作文教学的情形还历历在目,请问,您在作文教学中是如何帮助学生克服惧怕心理的呢?

黄老师:首要的当然是要走进学生的认知心理,既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体验的不足,又帮助他们去认识写作的规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在自主观察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认知生活;在教学中,我注意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特别注重范文引路。在我看来,范文有两种,一种是典型的成功作文,一种是典型的问题作文。在范文引路的同时让学生去自评自析,进一步帮助学生提升作文的写作能力,提升对写作规律的认识领悟,再进一步实现写作规律的应用迁移。写完之后还要做一些巩固性的拓展训练,帮助学生实现写后的进一步提升。

其次是积极倡导读写结合。在读写结合上,我是这样认为的:在新课改背景下,构建阅读与写作的桥梁,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并以此促进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不失为创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探索方向。为此,我提出要尊重学生主体,培养自主意识,在阅读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在教学实践中,借助文本引路,总结认知写作规律,在阅读中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而在写作中则帮助学生借助感悟写作,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鉴赏水平。为了搭建阅读与写作的桥梁,我还通过写作训练,促进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结构认知,促进学生对阅读文本的语言赏析,促进学生对阅读文本的思想把握。

【记者感悟】黄振宇老师的这种以研促教、以研促学的方式,真正实现了教育本真的回归: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本真管理:有效的团队引领

【采访背景】身为校长、党委书记的黄振宇老师,多年来一直践行学校精致化管理的举措。他认为,学校的管理就是要回归本真,抓住实际,做到精致。而精致化管理需要找准薄弱点,学校管理的薄弱点有时就是一个“富矿”。找准薄弱点,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往往是实现精明增长的起点。精致化管理需要把握细节,细节管理应体现在过程的每个环节。精致化管理需要着眼高效,有效性是评估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唯一标准,是实现学校精明增长的重要体现,更是精细化管理的终极目标。

记者:在科研路上,您不仅做好个体,还强调团队,您是怎样实现科研团队的共同发展的呢?

黄老师:在打造科研团队方面,我们倡导教师在研究学情的基础上,闯好“五关”,并实施了四大工程。一是“标杆示范”工程。以教研模范教师为榜样,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发挥教研教学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逐步扩展、分层推进其教育教学的理念、方法、知识、技能等,引领其他教师的专业成长,努力打造一支优秀教学科研团队。二是“专家引领”工程。举办学术讲座和学术沙龙,进一步创设科研情境和浓郁的学术氛围,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科研环境,提高教师研究的热情,激发教师的创新欲望 。我们先后邀请10多名著名专家学者来校作专题讲座,激发教师学习研究的内在需求,积极主动地投身教育科研活动。组织学术沙龙,不断为教师提供和专家学者对话交流的机会。近3年来,我们坚持每学期组织一次教师学术沙龙。每次活动,都精心选题,精心策划,参与老师充分准备,邀请教育专家参与对话,进行学术引领。三是“展示激励”工程。在3个名师工作室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中学语文教学研究所 、中学化学教学研究所、中学历史教学研究所,通过基地建设为教师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师陶杯、蓝天杯、五四杯等各级各类论文大赛,促进教师在比中提高科研水平,在赛中实现教学研究。同时建立健全教育科研管理和激励机制,进一步从制度上激发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原来的管理章程进行充实和调整,出台了《泗洪中学教育科研管理条例》,提出科研强师,科研兴校,对学校各个层面都提出了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相关要求,并且加大了对教育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四是“学历提升”工程。近年来,我们先后选派40余名教师到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菲律宾、加拿大等国家进修学习,并鼓励教师报名参加研究生学历考试,以学历的提升来带动科研的提高。激发教师的内在需求,把教育科研作为提升层次、提高素养、发展自我的成长路径。

记者:黄老师,教师专业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民族振兴的需要,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发展的需要,而追求教育本真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终极目标。在和您学校老师的接触中,我发现他们说得最多的是“返璞归真”。那么在实现教育“返璞归真”上,您采取了什么样的方法呢?

黄老师:在实现教育的“返璞归真”上,我一直主张教育工作要与时俱进,不能总是“躺在经验上”,明确了“返璞归真抓常规,实践探索要务实”的教学管理思路。主张教学管理要从最基本的环节做起,努力使每项工作都能做到“精、细、实”;倡导过程管理、自主管理、分层管理和绩效管理,主张把过程的监管和结果的考核结合起来,我认为“教育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面对少数教师思想中存在的认识误区,我鲜明地提出了团队核心价值观,让教师明白:“只有在为团队提供优质服务中,才能最好地体现人生价值;只有去为团队创造最大的价值,才能求得自身最大的发展空间。”我认为,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导演,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自主反思、自主培训、自主提升,这种“自主”的精神不仅是个人发展的源泉,更是个人师德师能提升的动力。为了突出自主,我们不断加强对教师自主发展的思想引领,构建教师思想引领“二三四五工程”,即“两个负责”(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倡导“三个保持”(要保持一份单纯,保持一份纯真,保持一份理想主义色彩);培养“四心”(感恩心、宽容心、敬畏心、谦和心);闯好“五关”(备课关,上课关,测试关,辅导关,反思关)。并提出了教师要有正确的“职业道德观、职业价值观、职业责任感”,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与“人才观”,应懂得学生的优秀不是单靠教师教出来的,更重要的还要引导好学生的自主与自觉,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与尽可能的全面提升;应懂得,真正的人才应有自觉的行动、自主的思想和自我追求与发展的不竭动力,在离开学校和教师后仍能不断实现自我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是可造就为人才的人。

记者:学校教育发展的支撑点在于其教育指导思想、管理水平、教师素质、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办学条件,前四者构成其内部运转机制。而学校内部运转机制能量最大限度的释放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所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追求教育本真回归,提升学校办学品位的关键。那么,您在打造教师队伍上,是怎样做的呢?

黄老师:我们不仅关注教师的思想引领,还十分关注为广大教师搭建自主展示的宽阔舞台。对35岁以下的教师,学校每学期均开展教师基本功大赛;对35岁以上的教师,学校每学期均开展教师创新大赛;同时,还开展解题大赛、备课比赛、论文比赛和课件制作比赛。还不断推出展示课:骨干教师开设“示范课”,获奖教师开设“品牌课”,外出培训归来的教师开设“汇报课”,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学校还注意对名师经验的借鉴引领,邀请校内名师开设了“名师讲坛”活动,成立名师工作站,积极搭建优秀教师展示才华的舞台,并带动、引领更多的教师提升。

记者:黄老师,通过和您的交谈,我感受到您对教育有着自己深刻的见解。您在自己的多篇论文中都提到:教育的内涵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它充满着人性的光辉,顺应着不同个体发展的需要……能不能请您就这一方面再给我们谈一谈呢?

黄老师:我曾先后到英国、新加坡培训学习,这两个国家的教育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用在这两个国家学习的一点感悟作为对你问题的回答。 “如果说每个学生的潜质真的都是一座可以开发的矿藏,那么英国教育正是每一座宝藏的合理开发者。它会顺应开采条件的不同,尽可能去避免资源的浪费,更不会因为滥采乱挖而造成矿难的损失,资源的枯竭。”(《感受英国教育》)“新加坡的教育体制,让每一所学校都形成了这样的办学理念: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并极有天分和潜能;一座最有吸引力的学校,就是要将每一位学生培养成最优秀的个体,它也让每一个进入不同学校的学生都形成这样的认识――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能充满自信而去不断努力,以实现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标。”(《新加坡教育启思》)

【记者感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黄振宇老师杏坛耕耘25年,25载的思索与探寻书写着他的勤勉和执著,25载的奋进与开拓激扬起他的希望和梦想,25载的潜心与追求流淌着他的属于教育本真的那份幸福和快乐。

【采访后记】走在洪中校园里,我发现,学校处处皆文化,立雪桥、栖云廊、弘毅路、生态园,如诗如画,赏心悦目。阅读了黄振宇老师撰写的惜水铭,看了由他亲手设计并阐释其内涵的生态环保图案以及教室门前由各班师生自主设计的班训标识和校园中随处可见的文化铭牌,我深深地感受到这优美的校园不仅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乐园,更是黄振宇老师精心编写的处处闪耀着他教育智慧的对学生成长不可多得的生动教材。

上一篇:深层发掘,深度利用 下一篇:《天上的街市》教学实录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