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的设计与施工

时间:2022-09-16 08:35:20

市政道路的设计与施工

摘要:为了适应城市的发展步伐,市政道路的设计与施工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长此以往,市政道路的设计与施工将会与城市紧密结合在一起。但实际的市政道路修建中,还有一些弊端。只有解决这些弊端市政道路的修建才会更加完善。本文主要探讨对市政道路设计与施工中部分问题的意见。

关键词:市政道路;设计;施工;问题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一、市政道路设计的问题分析

1.道路网结构。目前,许多市政道路网的设计都存在不足之处,给交通运输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大部分城市的交通运输道路之间没有“过渡性”的衔接设计,这就造成市政道路的交通完全汇集在几条主要的交通运输渠道。这样的发展现状使得市政道路交通“分支”的形成处于停滞状态;另外,也阻碍了不同市政道路运输应有作用的发挥。市政道路这样的发展现状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发展。这就需要市政道路设计者在设计道路网时要考虑更多的问题。

2.道路交叉口堵塞。大部分城市的市政道路设计都没有强硬的交通知识做基础,所以,设计出来的道路往往在交叉口容易出现堵塞的情况,影响整个城市的交通能力。另外,交叉口的路面设计跟市政道路的路面设计相同,这就使得道路跟交叉口之间的“衔接”受阻,市政道路的通行也受阻;加之,城市里人口、车辆众多,在交叉口更容易形成堵塞。这就要求设计者在对道路交叉口的设计中,要探索出提升交通能力的设计方式,减少不合理设计的资源损失与浪费。

3.道路的整体格局。很多市政道路的整体设计格局都缺乏实用性,对道路的实际交通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就我国的市政道路发展情况而言,基本上都是运用道路工程设计的思想为基础,实际上没有交通运输理论知识的运用。这就导致设计出来的市政道路格局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如:设计者在设计市政道路的格局时,没有对所处路段的实际交通情况进行考察和分析,忽略了道路交叉口的交通状况。导致设计出的道路格局显得布置凌乱,阻碍了市政道路的交通运输作用的发挥。

二、市政道路的施工问题分析

1.雨水井跟路面的衔接出现问题。为了使整个施工过程高效,市政道路的施工中增有许多的“辅”设备,占地面积较宽。所以,对雨水井的施工只能在机动车道上“安置”。一般而言,雨水井的施工都是在市政道路竣工以后开展的,这个时候道路基本已经成型。再加上,雨水井的面积小,压实过程很容易出现问题,检查工作也不容易开展。再建设雨水井,很容易出现与道路之间的衔接问题,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衔接处出现塌落的现象,很容易对人们的安全构成威胁。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严格做好回填质量的工作,必要的时候要选择特殊的回填方式;监督人员也要进行严格监督,保证雨水井的整个建设过程的质量。通常而言,50毫米以上宽的雨水井用灰泥回填,且每层的厚度在100毫米以内。50毫米以内宽的雨水井用砂浆回填,每层的填充厚度也在100毫米之内。但不管是用什么进行填充,在每一层的填充都要保证捣实,以防出现塌落现象。

2.沟槽和路基填充土陷落现象。市政道路的路基是否具有稳定性和坚硬性,是决定市政道理建设质量的重要基础。在实际的市政道路建设工程中,许多不同的管线平铺在不同的地段,在对其沟槽进行填充时,就会因为管线而影响填充的密实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或是外部因素的影响,沟槽就容易出现陷落的情况。在市政道路的路基回填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常见的就是质量问题,如回填过厚、捣实过程中出现倾斜、回填方式不合理等,都会导致路基的回填效果低于规定的要求。这样也容易因为各种原因而导致路基跟路面之间出现陷落的情况。这些陷落的情况都容易影响日常的交通,因此,在施工的过程就必须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施工。

3.路面的管沟处出现问题。竣工后的市政道路很多渠道都要能够通车,如排雨的渠道、通讯电缆渠道等,这就要求要严格做好路面的压实工作。但实际上,部分的道路都是在路床施工之后才开始实施的,这样就容易出现压实度不够的情况。如一些管线因为功能的需求,被放置在靠近路面的地方,这就需要路床竣工后或是路底竣工后才能进行施工,容易出现压实度不统一的现象。因此,监督人员必须要严格监督施工过程,避免出现压实度不够,导致路面出现裂缝的问题;同时,施工人员在进行回填的时候,也要严格压实。用灰泥回填管道底部一些狭小的地方,回填厚度在200毫米以内,并进行捣实五次以上。管道上面的部分最好人工填充、捣实两次,然后用机械进一步捣实。在管道的两边放坡,以防出现直通缝。这也是市政道路施工的重要程序,监督人员也要严格把守。

4.施工中混泥土产生“冻胀”。混泥土的冻胀一般是表皮和基底冻胀两种情况。通常情况下,当施工的环境温度低于5℃时,又没有保温的状况下,就会出现混泥土的表皮冻胀。而混泥土的基底冻胀,一般是因为含水率较高,加之冬天气温的骤降,混泥土的基层冻胀移位后产生的。因此,这就需要市政道路施工部门在施工过程中做好防温和防水的工作;监督部门要严格做好监督工作;检修部门也要定期做好检修工作等,减少或是避免出现混凝土的冻胀现象。

5.路面上的井盖与路面高低问题。一般而言,在道路的施工中,一些雨水井的井盖或是下水道的井盖等都是高于路面的。这样的施工设计很容易出现行人被绊倒的情况。造成井盖高于路面的原因是,施工人员在安装井盖的过程中认为难度很大,能够安装上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对于井盖高出路面的部分基本都会忽略。针对这样的情况,就要求监管部门督促施工单位要严格将井盖的高度安装到标准要求。安装完成后还要检验是否合格,合格后才能宣布竣工。

三、总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目前市政道路的设计与施工方面都还存在各种的问题,这些存在的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市政道路的整体质量。除了以上笔者分析的问题之外,还有其他一些问题,如设计年限的问题;施工管理的问题;施工质量监督的问题等。可见,市政道路从设计到前期准备,到施工,到后期验收,到完全竣工,每一个环节都是十分重要且复杂的。因此,所有参与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的部门和人员,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做好每一过程的工作。保障整个建设过程的顺利、高效进行,能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以及日常的交通运输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剑峰.市政道路设计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2011(30)

[2]万磊.市政道路施工的若干问题探讨[J].民营科技,2011(08)

上一篇: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相应措施 下一篇: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