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助长他人的习惯性依赖 等3则

时间:2022-09-16 08:00:45

别助长他人的习惯性依赖

我一直很乐于助人。可时间一长,同学们似乎觉得我好欺负,什么事都找我帮忙。我又不好意思拒绝,结果有时为了帮别人,自己的事都没时间做而被耽搁。事情为什么会变成这样,难道我错了么?

阿 宝

被人需要的感觉还是挺好的,你“乐”于助人肯定是因为感受到了帮忙的乐趣。你现在觉得不胜其烦,原因在于你失去了分寸感,对于所有请求来者不拒,结果反倒逐渐养成别人对你的一种习惯性依赖。同学们其实并没有欺负你,他们只是习惯了,或者说,他们被你这个有求必应的“老好人”惯坏了。

有一位著名的“老好人”,就是现在新东方教育集团的创始人俞敏洪,他读大学时帮同学打了四年开水,拖了四年地,同学们都觉得他干这些活是理所应当。从一个客观的视角看,他的那些同学很不像话,挺欺负人的,但奇怪的是老俞自己没觉得受欺负,他没有半分委屈。所以说,在帮别人这件事上,主观感受很重要。老俞很乐意,那很好,后来他的几位同学就冲着他当年打开水拖地的那份踏实劲儿、勤奋劲儿毅然回国与他一同打拼。当然,老俞是个做非常之事的非常之人,是个例外,绝大多数人都不见得愿意被同学指使得团团转,却让自己的时间被他人的琐事蚕食,那么,就明明白白地拒绝。最糟心的事儿就是,你一边赔上时间去帮人,一边自己在那儿闹别扭,既丢了时间,又坏了心情,一无所获,双重损失,真是何苦!问题还在于,把事情甩给你的别人未必有闲心来体察你的所谓苦衷,他们也许还觉得你是心甘情愿的,你说你冤不冤?

把你的“不好意思”抛掉吧。别人好意思一再麻烦你,你怎么就不好意思拒绝呢?太多的困境其实都是自己造成的。一个被惯坏的孩子固然讨厌,但责任却在那个惯坏他的人身上。当然喽,你刚开始拒绝时,还停留在依赖惯性中的同学可能会不适应,甚至会出语讥诮,你要有点心理准备。比如,扔过来一句:“哟,还真拿自己当回事儿呀!”或者抛狠话:“不帮就不帮,有什么了不起!”这个时候你也用不着脸红脖子粗,针尖对麦芒,坚持你的态度就可以了:“不好意思,我真的没时间。”只要你拒绝一两次,别人以后在张口请你帮忙前就会掂量掂量了。你得相信,你这样做对他们也有好处:把随意且过度依赖别人的病根去掉。

发掘藏在缺点后面的优势

不知为什么,班里总有一小部分人不认同我,其中还有我曾经最要好的朋友。她们总是找我的茬。现在表面上我和她们还是“好朋友”,但和她们相处时我心里会不舒服。我也一直在想自己究竟哪里做得不对,才导致目前这种状况。我不否认自己的脾气有点糟糕,难道真是因为这个?很想改掉自己的坏脾气,却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希望您给我些建议。

朋友相处之道,无非是求同存异。欣赏彼此认同的地方,也要尊重不一样的方面。但如果“三观”实在差得太远,那就没必要非得往一起凑。朋友之间当然需要宽容,但靠容忍是维系不了朋友关系的,既然不认同,何妨大家客客气气、相安无事?但看得出来,班上貌似有不少人对你有意见,好像有点“四面楚歌”似的,果真如此,那你就需要反省一下自己。幸运的是,你已经这么在做了。

坏脾气是容易得罪人,但它不至于让一个人受到集体性的排斥或反感。很多心直口快、嫉恶如仇的人脾气都好不到哪里去,身边却有一群死忠的朋友。每个人都有缺点,但我总觉得每一样不太招人待见的缺点都应该有它对应的优势。比如,一个人在朋友面前总是咄咄逼人,往往他(她)匹配了较好的判断力、表达力等;喜欢说一些大话,那至少表露他(她)有着超越平庸的自信和良好意愿;太爱表现和抢功,也意味着他(她)会在某些人们纷纷往后躲的场合站出来;哪怕酸溜溜的嫉妒心,也未尝不说明他(她)其实是个对自我有着较高要求的人……一个人有缺点没关系,要紧的是把埋伏在缺点后面的自身优势发掘出来。脾气有点糟糕,能改掉当然好,但要从“金刚怒目”改成“菩萨低眉”,没有经过时间的锤打和世事的磨砺不可能。重要的是让别人觉得即使你脾气不太好,身上还有很多值得肯定的优点,比如,你对于不公正不公平的现象有股子“泼劲”,你在维护自己好朋友的尊严时能够像个“范爷”,你在对他人不耐烦的同时也能够出手相助……而不是相反。

你们都是青春少年,生命之水都还纯净着呢,清澈着呢,哪里有什么糟糕透顶以至于让人无语的缺点啊?脾气不太好改,你不妨从形成一些更多靠后天修养的品质开始吧,如对同学多几分善意的理解,多照顾别人的感受,具体可以从一些细部做起:不抢话,不强辩,不得理不饶人,不是每句话都“我”字打头,诸如此类。避短不如扬长,对你来说,所谓“扬长”就是要把藏在缺点后面的优势挖掘出来,发扬光大,让它们的光辉照彻并驱散缺点的阴影。

喜欢老师不如喜欢那门课

我是一名初三女生,正面临分班考试,考完后很可能会离开现在的班级,心里非常不舍。我尤其不想离开数学老师,因为他是一位很幽默非常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初一时便喜欢上他了,我不知道这种喜欢是不是爱。我总很想接近他,看到他和其他女生在一起会吃醋。他把我们从初一带到现在,可我突然觉得他好陌生。他一直告诉我,不会为我去改变什么。其实这我也知道!我只想更多了解他而已!老师,我该怎么做?

完 颜

看到你这封信,我脑子里竟然浮现出这么一幅画面:一只自以为是狮子的小兔子,昂头挺胸站在大路上,要求对面的一只老虎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解释。这只小兔子很可爱,但也有几分可笑,而且还有危险。

你喜欢这位老师,这没什么,但这份喜欢如果超越了师生关系,那就容易变味,比如出来了酸味和苦味。你与老师的关系是完全不对等的,在这种不对等的关系里绝对不可能发生甜美的“爱”,而只会有酸涩甚至悲催的畸恋。我以前说过,你们只不过往成人世界里探了一下头,就自以为是成人了,其实你们还只是孩子。你就像一只假装狮子直面老虎的兔子,希望靠近一些、再靠近一些,浑然不觉自己全然hold不住局面。几年时间里,老师不断出现在你的课堂,你对他了解得还不够吗?你想更多了解的究竟是什么呢?这种“了解”一旦开个头,那还真有滑向畸恋的可能。你老师当然要约束自己的言行,这是一位老师面对学生必须担负的责任,也是一个成年人对未成年人理应尽到的义务。

把你对某人的喜欢,转化成对某门学科的兴趣——这就是我给你的建议。而确实也有太多同学,因为喜欢某老师而爱上了他任教的那门课。不想让自己喜欢的老师失望,就好好用点功吧,即便他不再教你了,这门课不还在吗?如果在学业上你有什么要向他请教的,相信他会很乐意帮助你。

上一篇:我的“兄弟姐妹” 下一篇:ATM机取钱哪家银行最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