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战略

时间:2022-09-16 07:18:24

探析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战略

摘要:施工企业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最大的优势求生存和发展。如何在市场经济中能具有长久的市场魅力,成为所有企业所关注的重点。本文拟从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战略视角进行探析,以提供相应的理论借鉴与指导应用。

关键词:成本控制;因素分析;要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5-000-02

目前,施工企业要适应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新形势新环境,以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大潮中寻求自身最大的优势求生存、求发展。现在多数施工企业抓住这一发展机遇,进一步扩大规模,经济积累成倍增加,然而有的施工企业却陷入营业额上升但利润率不断下降的困境,有的甚至出现巨额亏损,究其原因审时度势地分析,发现这主要是由于部分施工企业管理粗放,没有正确处理好经营规模与资源配置,企业管理与经济效益关系造成的,忽视了市场竞争贯穿始终是成本控制战略。如何在市场经济中占领一席之地,“做大、做强、做精”企业,企业的一切活动应围绕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因此,控析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战略对企业的发展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一、施工成本控制战略的内外因素影响分析

在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战略分析中,需要对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认进行分析,透析这些内外因素对企业成本控制战略的形成究竟有何影响?分析并认清其优劣势,为施工成本控制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性框架。

外在因素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一般包含政治与法律、经济、社会与自然、技术等宏观环境,以及投资者、供应商、消费者、竞争对手与公众等微观环境,但与企业最相关的是投入竞争的市场环境。近年来,我国建筑的市场环境经历着深刻变化,市场需求呈多元化和差异化的特征。企业要想实现长期生存和发展,必将建立与其所处环境相联系,研究其面临的外部环境,预测这些因素的发展趋势,以及可能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力。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对经济前景和未来财富增长信心正处于恢复之中,所以应积极关注市场动态,传递市场压力,专注客户需求,预控经营风险。

内在因素分析:在国家政策的调整下,企业要寻找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机会,以便利用机会和自身优势,规避面临的威胁,做出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长期发展谋划,并从战略的高度重视成本控制管理和提高企业的绩效。首先,施工企业应转变成本控制理念,从战略的高度进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管理,以获取持久竞争的优势,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其次,改进企业成本管理结构,在组织架构上,实行集团公司、分公司、项目部三级管理责任体制,明确了各级管理层的职责分工,落实成本控制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使成本控制各管理层有权也有责,所设岗位职责明确,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形成“所有成本有人管,人人头上有指标”的局面,避免了授权责任不清。

二、施工成本控制战略的构成要素分析

探讨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战略的构成要素,对于其执行成本控制战略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一)控制依据:以合同文件和成本计划作为成本控制战略目标

施工成本控制要以工程承包合同为基本依据和出发点,根据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核定的工程数量和相关资源市场价格信息等因素,围绕降低工程成本这个责任目标,编制科学合理、准确具体化、可行性、相关性、可计量、分解彻底的施工成本计划,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重大的引导作用。它不仅明确了企业的努力方向,还表明了企业行动的纲领,是企业战略实施的指导原则,是施工成本预控的重要手段,能够使企业的各项资源和能力集中起来,减少企业内部冲突和消耗,帮助企业赢得最大的利润,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控制主体:以项目部为中心的层次管理结构

根据施工行业运行规律,成本管理责任体系包括:组织管理层和项目部。组织管理层是企业全面成本管理的重要层级,体现效益中心的管理职能。应从项目投标阶段直至竣工验收,从时间角度实施全过程的控制;从空间角度实现全方位和全员的成本目标管理。项目部是项目成本管理的责任主体,在项目成本指标落实、过程控制、成本核算与分析、成本报告等方面,执行扮演着组织企业和作业队连接中枢的角色,发挥现场生产成本控制中心的管理职能。项目部对上是执行层,企业编制和下达的责任成本指标是项目部的目标成本;对下是指挥层,项目部按班组建立作业层责任中心。因此,成本控制战略中,必须由组织管理层来主导,形成企业、项目部、作业三层次的管理结构,打造“组织化的成本控制”。

(三)控制内容:基于“量价分离”的直接成本控制

为探索规范成本控制管理,节约成本,施工成本控制的开展重点应集中在人、材、机比较重大的直接成本上,按量价两条线进行控制,数量逐级核定,价格逐级控制。

1.人工费控制:实行“量价分离”的方法,将作业用工及零星用工按定额工日的一定比例综合确定用工数量与单价。所有招收的工人都要经过统一考核、三级教育后方能持证上岗,通过劳动合同控制;对于技术复杂、难度大、精度高的工序,将工程的某些部分可分包给经验丰富的劳务分包队,以发挥其专业技术力量和灵活性,来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加强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追溯性。

2.材料费控制:材料的价值约占工程项目造价的60%-70%以上,其重要程度是不言而喻的。按照“量价分离”原则,控制材料用量和材料价格。材料量控制:制定材料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建立材料管理风险防范预警模型体系。在保证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合理使用材料,通过定额管理、计量管理、指标控制、包干控制等手段有效控制材料物资的消耗;将材料按品种和占用资金进行ABC材料分类。(2)材料价格控制:应用招标和询价等方式,建立材料的单价信息平台掌握市场信息,传递市场压力,提高材料价格控制的连续性。对采购量大的材料,应采用邀请集中招标的方式实施统一采购,有利于发挥规模优势取得优惠的价格,进而降低了采购成本。

上一篇:公司法律风险管理及防范体系建设研究 下一篇:网络谣言法律规制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