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钡比浊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硫酸含量的方法改进

时间:2022-09-16 05:50:35

氯化钡比浊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硫酸含量的方法改进

[摘要]目的:对工作场所空气中硫酸氯化钡比浊法的测定方法进行改进。方法:通过优化混合试剂中乙醇溶液和氯化钡溶液的浓度进行测定。结果:改进后,硫酸含量在每5ml 0.0~125.0μg范围内,其标准系列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8,方法检出限为0.7 μg/ml,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2.0%~99.0%,相对标准偏差

[关键词] 硫酸;氯化钡;比浊法;工作场所空气

目前工作场所空气中硫酸测定有离子色谱法、氯化钡比浊法二种国标方法[1]。氯化钡比浊法利用乙醇、氯化钡和甘油作为稳定剂,有着成本低,操作简单,方法易学易懂,无须大型仪器支持的优点,但也存在着标准曲线在高浓度段灵敏度低,线性差的缺点[2]。为此本文对国标氯化钡比浊法作了一些摸索,通过改变乙醇浓度和氯化钡浓度,取得了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与试剂

1.1.1仪器 721分光光度计;2 cm比色皿;10 ml具塞比色管。

1.1.2试剂

(1) 盐酸ρ20=1.18 g/ml。

(2) 氯化钡溶液(100 g/L):称取11.73g氯化钡晶体(BaCl2.2H2O)溶于纯水中,加0.4 ml盐酸,用水稀释至100 ml。

(3) 混合试剂:乙醇(50% v/v):氯化钡溶液:丙三醇=1:2:1,现用现配。

(4) 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1776 g硫酸钾(105℃干燥2 h),加入少量水溶解后,移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刻度,此溶液为1.0 mg/ml标准储备液。临用前用水稀释至50.0 μg/ml硫酸标准溶液。

1.2 分析步骤

1.2.1 标准系列测定:取7支10 ml具塞比色管,分别加入0、0.10、0.60、1.00、1.40、2.00、2.50 ml硫酸标准溶液,各加水至5 ml,配成0.0、5.0、30.0、50.0、70.0、100.0、125.0 μg硫酸标准系列。向各标准管中加入2 ml混合试剂,轻轻摇匀后,放置10 min。于420nm波长,用2cm比色皿,以纯水为参比溶液,测定吸光度,并以吸光度值对相应的硫酸含量绘制标准曲线。

1.2.2 样品处理:向装有采过样的滤膜的具塞比色管中加入10.0ml水,振摇后放置5min,摇匀。吸取5.0ml样品溶液置于另一具塞比色管中,供测定。

2结果与讨论:

2.1 最大吸收峰:按照试验方法对硫酸含量100 μg的标准显色溶液分别在360—440nm波长下测定 。测得显色溶液在400nm-420 nm波长处吸光度值最大,本文选用420 nm波长为测量波长。

2.2显色时间选择:按照试验方法,分别放置5 min、10 min、15 min、30 min、1 h后测定吸光度,结果表明显色溶液在5min-30 min内吸光度值无变化,本文选用10 min为显色反应时间。

2.3标准曲线及线性范围:在试验条件下,准确吸取硫酸标准系列溶液按试验方法测定吸光度。结果硫酸浓度在0.0~125.0 μg /5 mL范围内与对应的吸光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y=0.0030x+0.0137,相关系数为0.9998,见图1。

2.4 方法检测限:对标准空白管进行多次测量(n≥20次),计算出标准偏差S=0.0035,根据检出限L=3s/b,计算出本方法检出限为0.7 μg/ml。

2.5 回收率试验和精密度试验:用本法对不同样品进行加标回收,重复测定6次,结果见表1。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2.0%~99.0%,相对标准偏差为2.47%~4.85%。

3小结:

本文通过优化混合试剂中乙醇溶液和氯化钡溶液的浓度,把乙醇浓度由原来国标法中的95%降低至50%,氯化钡浓度由原来国标法中的5%提高至10%,不仅有效地扩大了氯化钡比浊法的检测范围,且经过试验,改进后的方法重现性好,回收率和精密度都令人满意,适合实验室简单准确地开展作业场所空气中硫酸含量的检测。

[参考文献]

[1] GBZ-T160.3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S].

[2] 冷琳,李明.作业场所空气中硫酸雾测定的两种方法比较[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7,33(6):367-369.

上一篇:畅物饮颗粒的通便及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研究 下一篇:降钙素原、CD64、CRP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