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课文“精”在哪儿

时间:2022-09-16 05:29:22

摘 要:精读课文是语文教材的主体,也是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主要手段。精读课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以读为主的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精读课文精在预习,精在挖掘,精在体悟,精在拓展,紧抓这些环节,以读促悟,以读促写,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精读课文;预习;挖掘;体悟;拓展;多彩

精x课文包含字、词、句、段、篇等语文基本功训练项目,范围广,知识含量高,是语文教材的主体,也是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主要手段。精读课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以读为主的听说读写综合训练,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感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精读课文的确得“精”,到底该精在哪儿呢?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一、精在预习

预习是学生在教师讲读课文之前的预先学习,是提高语文学习的一种途径,尤其是精读课文,更需要提前预习。细心的老师会发现,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前预习”这个环节虽然每个人都在做,但得到的效果却不尽人意。我是这样引导学生预习的:

读:我先让学生通读全文,至少读两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精读课文的教学中,学生只有通过反复认真的诵读课文,才能扫清生字障碍,较好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思:“学起于思”,学生不但要会“疑”,更要会“思”。我引导学生根据课后提示进行思考,对文章的主题、句子的理解有个整体的把握,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让学生思考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最大限度发挥孩子自己的力量。

画:熟读课文,把好词好句用不同的线段画出来,在读懂的地方写下自己的体会,在不懂的地方打上记号,课堂上会更加重视,学习效率会更高。

查: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用这些资料来充实我们的课堂,扫清理解上的障碍。这是学生理解课文、增加知识储备、形成知识链的基础。记得我在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我布置学生课前查阅资料,让学生了解鲁迅弃医从文、用笔做枪的历史背景,逐步体会先生关爱百姓、同情疾苦的优秀品质。孩子们有的上图书馆,有的上网,有的向家长求教,利用不同途径,自己动手,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精在挖掘

在精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精挖文本,抓住重点语句深入理解,体会作者真实的情感。

在《捐赠天堂》一课的精读训练中,我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找出表现中心的句子“我只知道,一颗童心给另一颗童心,捐赠了一个真正的天堂。”继而围绕这句话进行精细的挖掘,让学生从文中找一找,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一颗童心给予了另一颗童心快乐和幸福,用横线画出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悟,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这样通过重点句子精挖文本,让学生逐步体会捐赠者那颗善良美好的童心以及被捐赠者接到礼物时的快乐与幸福,感受到童心的可贵,感悟美好的人间真情。

三、精在体悟

特级教师林润生说过:“精读课文的教学,应该让学生拥有完整的阅读过程,经历多种形式朗读、感悟与交流,思考与想象。”杨再隋教授对读中感悟也做过精辟的阐述:“课文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是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出来的。自悟,即自己用心领悟。悟的过程就是通过阅读和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因此,我们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读读书,让学生通过眼前所读到的文字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而老师则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

如《灯祭》一课,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抓住描写人物言行、外貌等重点语句进行研读。抓住父亲做灯的过程及“我提着灯东家串西家”,深深体会父亲对我们无言的爱;抓住“因为有了年,就觉得日子是有盼头的;而因为有了父亲,年也就显得有声有色;而如果又有了父亲送给我的灯,年则妖娆迷人了。”一组排比句从意思上逐层递进,突出表现了“灯”对“我”过年的重要性,融入了对父亲浓浓的思念。

通过对重点段落的精读,达到对课文的深层意蕴的体验和领悟,使学生在思想上、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增强语言感悟能力。

四、精在拓展

一节高质量、有内涵的语文课,必然要求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有所拓展、有所延伸。拓展延伸应该围绕课文的主题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拓展的内容要符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

我在讲《松坊溪的冬天》一课,在研读第三自然段时,排比句式的连续比喻,让学生展开想象,还有哪些形态的溪石,仿着文中的句式说一说。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有的说“像仙鹤展翅”,有的说“像孔雀开屏”,还有的说“像猴子摘桃子”。这样的拓展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孩子们的想象,孩子们用鲜活的语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松坊溪溪石的奇异姿态,深入理解了文本的内容。

再如《灯祭》一课,为了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由文本联系自身,珍惜我们所拥有的美好亲情,拓展延伸时我要求学生课下阅读《白雪的墓园》《不灭的家族》《遥渡相思》《重温草莓》等课文,让父爱浸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适当的拓展延伸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中心,认真设计好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会让语文教学达到一种美妙的境界。

因此看来,精读课文的确是教学的主体,精在预习,精在挖掘,精读体悟,精在拓展,紧抓这些环节,以读促悟,以读促写,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让语文课堂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韩晓梅.浅谈小学阅读教学模式与方法[J].读与写:教育学刊,2010(5).

[2]李超林.小学阅读教学有效性浅探[J].素质教育论坛,2010(12).

作者简介:

曹明英(1967―),女,河南省兰考县人,中小学高级教师,兰考县基础教育教研室语文教研员,从事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

本文系2015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冀教版)六年级精读课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及对策研究》(课题编号:JCJYC150228011)研究成果

上一篇:浅谈如何教好初中美术 下一篇:新课改下小学低年级语文有效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