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开放过的那些最美花儿

时间:2022-09-16 05:29:05

曾经开放过的那些最美花儿

【模拟新题】

请以“记忆如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3)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书写工整,不少于700字。

【思路导航】

记忆如花,这其实是一个几乎没有限制的话题。之所以选择这么一个写作内容十分广泛的话题,其目的在于引导大家去回首生命历程中那些美好的故事,去感悟那些美得让人心颤的美好情怀。“记忆”一词告诉我们,凡是你经历的故事,凡是你曾经接触过的人物,都可成为写作对象;“如花”一词则告诉我们,那些故事或人物,并非一般意义的人与事,必须是你百里挑一的好材料,必须是你感人肺腑的好材料。在材料的选取上下足了功夫,文章自然也就有了取胜的资本。在此基础上,大家还得做好构思及情节的雕琢。当你选择好这些故事之后,你得考虑如何让曾经的往事或记忆里的人物,展示时代的光彩。如果叙事,不妨在情节上做些文章,最好能够让文章在波澜迭起的故事中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如果写人,则要学会在细节上做文章,或写人物肖像,或写人物动作,可用景物衬托,要调动各种手法,将记忆里的画面展示得美如画卷。可以说,你用心写好了这个话题,应对“往事”“风景”“震撼”“前行”之类的命题,也便不再是难事了。这也是命作此题的重要理由。

【佳作一】

还是那棵枇杷树

湖南省益阳市第一中学 刘一鸣

最后一次回老家,是在深秋。后山的橘树已挂满酸涩的果实,金黄的稻谷在秋风中此起彼伏,形成一股股带着稻香的浪。每每想起,记忆里的花香总是扑面而来。

我的老家离城市很远。虽说偏僻,但却山清水秀。父母曾不止一次地要奶奶搬到城里的家来住,却被奶奶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了。她说自己与城市有些不入格,不如一个人在乡下舒坦。附近的乡亲们都说奶奶是有福不会享的傻子,奶奶总是一笑而过。我知道,她是舍不得那栋和她年龄一样大的木屋,舍不得那片树林,舍不得那山清水秀的环境。

当我们的车开到家门口,停在枇杷树下时,隔着车窗,看见头发已花白的老人坐在斑驳低矮的门槛上,正用手淘着米粒,时不时向远方眺望着。看到我们的车,她眼中闪过惊喜,连忙起身,随便在衣角上拭了拭水淋淋的双手,迫不及待地向我们笑着过来。一家人兴高采烈地打完招呼,奶奶似乎精神了许多,她一直笑呵呵地拉着我。我嗅着她身上那股熟悉又陌生的肥皂味,心没由来地一颤。是啊,小时候就是这股味道伴我入眠。

吃过午饭,不知是谁说了句:“今年的枇杷又黄了。”这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大家调侃着小时候那些枇杷树下的趣事。弟弟无意中谈起那年秋天,我与他一起争枇杷吃的情景,惹起大家一阵捧腹大笑。在一旁一直没有出声的奶奶突然插话:“今年的枇杷更好吃了,我给你们摘点带回城里吧!”我们一再推辞,奶奶却坚持要让我们尝尝新鲜的枇杷。拗不过奶奶的一番情意,于是我和弟弟跟在奶奶后面去帮忙。

枇杷树很高,树干上崎岖的纹路显示出它年龄的悠长。枇杷树很大,浓密的树叶,亭亭如盖,几乎遮住了半个土坪。奶奶拿了一支长长的竹竿,双手紧握着竹竿的末端。在长长竹竿的反衬下,奶奶显得那么矮小,那么苍老。看着奶奶有些力不从心的样子,我想上前帮她,却被制止住:“伢子,不用来帮我,你往远处去点,等下树上的虫子会掉在你们身上的。”我深知奶奶的性子,便也不再多说,退到了墙边上。

她扭头对我笑了笑,又把头高高仰起,专注地打着一粒粒的枇杷。花白的银丝随风飘了起来,露出那张饱经风霜的脸。啊,那是一张怎样的脸啊!额角上沟沟壑壑的皱纹,脸颊上满是大大小小的黑斑,眼球暗黄,完全没有了昔日的神采。那双枯燥的手,关节微微发白,依稀可见厚厚的茧。她踮起脚尖,长长的竹竿让她有点把持不住,我仿佛看到她的手在微微颤抖。黄澄澄的枇杷和着树叶与灰尘簌簌落下,落得如此纷扬,如此洒脱……

想起,想起童年的我依偎在她怀里数星星,听故事;想起,想起日日夜夜为我洗脚丫的双手;想起,想起那给我快乐、给我甜蜜的枇杷树;想起,想起那空荡荡的寂寞的木屋……我眼眶湿润了,奔到奶奶面前,紧紧握住那双沧桑的手:“让我来吧……”

【评点】

这种情感类的回忆文章可谓司空见惯,然而通读本文之后,却有耳目一新之感。这种新意主要表现在写作对象的选择上,那就是枇杷树。作者紧紧扣住“枇杷树”这一独特意象,或在对树的想象中引出诗意画面,或在对树的回忆中表达美好情怀,或在对树的描写中感悟人物的美好,独特的线索让文章在情景交融之中洋溢出诱人的情感芬芳。尤其值得一说的是,作者将自己的思念之情多次用对比的形式来呈现,很巧妙,也很动人。

不足:倒数第二段对奶奶的描写不合理,“我”在远处,如何会观察那么细致? 胡立彬

【佳作二】

开在油锅里的花

湖南省益阳市第一中学 蔡 琛

清晨,随着第一声鸡鸣,村庄开始醒来。灯光一闪一闪,渐渐连成一片。那些活跃在城里的小贩们,陆续起床了。他们在露水中早早出发,就是为了在市场上买到最好的食材。农贸市场熙熙攘攘的叫卖声吸引不了他们的目光,在他们眼里,有三样宝贝就够了:刚刚出炉的上等猪油,上市不久的新鲜土豆,再加上几瓶正宗的羊角老醋。有了这三样普通食材,他们便可以制作出武隆的特色小吃――“洋芋花”。

中午好好地补上一觉,到下午三点多,小贩们就三三两两地推着各式各样的小车,早早地赶到了自己的地盘上。男子们趁着这点点空闲,聊着最近的新鲜事。主妇们则拿起波浪线条的刀,细细地切着已经去皮的土豆。“唰唰唰唰”,一阵细细的声音响起,圆圆的土豆便变成了一道道漂亮的波浪线,这便是“洋芋花”的第一道工序。看女人们忙得差不多了,男人们起身,将大铁锅往铁皮车上的瓦斯炉上一架,火烧到冒烟时,舀入几勺清亮的猪油,片刻之间,附近便散发出了浓郁的油香。制作这个,火候与油温极有讲究,一般七八成热最好。土豆入锅,顿时溅起一阵油花。女人在一边笑着说:“溅得好,今天生意准不错!”

四点半,放学铃准时响起。校门一敞开,一群一群的孩子,像挣开绳索的小鸟向校外冲来,聚集到小摊边。“来一包刚炸的。”“我要焦黄的。”……孩子们那一双双睁得大大的眼睛,仿佛在诉说着对洋芋花的喜爱。叔叔们将炸好的洋芋花从油锅里捞出,往盆里一倒。阿姨们则熟练地将盐、味精、花椒粉、酱油或油辣子拌到一起,稍稍加一两滴武隆羊角的特产羊角老醋,最后撒上一小把芝麻、泡菜粒与葱花,便大功告成。此时香味飘满了整个街道。孩子们拿着洋芋花,有的用木筷,有的用牙签,忙着吃个新鲜。

校园的人群散出后,小贩们一边打扫卫生,一边收拾行当,向广场方向列队前行。如今的武隆早已是旅游胜地,来的人特别多。晚上,广场上挤满了前来品尝美食的游人。“洋芋花噢,香香脆脆的洋芋花啦!”伴着一阵吆喝,刚刚吃过晚饭的游人,溜达一圈之后又来了食欲,大家你一包,我一碗,坐在简陋的桌椅上兴致勃勃地吃了起来。有些本地人,手里拿到了洋芋花,还是不肯离去,硬是从老板手里拿过醋瓶子,往碗里狠狠地倒。一边吃着洋芋花,一边咂吧着嘴,嚷道:“这才够味!”不少下班回家的居民,也喜欢光顾这些小摊,买上一大碗洋芋花,再咕隆咕隆地喝上一碗白天熬好的米粥,晚餐也就算解决了。

香喷喷的洋芋花,是我来到益阳念书后最惦记着的东西。虽然这边也可以买到这种食物,然而制作方法与配料却不尽相同。吃到嘴里,总也不是记忆中的味道。尝过两次,便再没吃过。

【评点】

作者选取记忆中的美食作为写作内容,模仿央视节目《舌尖上的中国》的风格,通过细腻而精美的笔墨,形象地再现了重庆武隆特产洋芋花的制作过程。纵观全文,无论是商贩们对食材的选择,还是独特的制作流程,或是品尝美食时扑面而来的香味,均能激起读者的食欲。

上一篇:HyperX FURY带玩家一起叱咤游戏世界 下一篇:云南高校奖助学金评定制度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