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领会陶行知教育思想创新运用民间体育游戏

时间:2022-09-16 04:34:26

深刻领会陶行知教育思想创新运用民间体育游戏

民间体育游戏是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模仿和想象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社会性活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间游戏逐渐销声匿迹,为了不让这些优秀文化消失,及时地挖掘和运用显得格外重要。

一、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合理开发民间体育游戏

为了及时挖掘民间体育游戏,为了让其的精髓内涵得以代代相传,我们利用好家长资源,一起挖掘、收集和整理,形成了初步的民间体育游戏集。

1、家长参与收集

陶行知认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长资源是顺利开展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好家长的作用,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园大部分家长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小时候都玩过民间游戏,他们对此记忆犹新。所以在收集民间体育游戏时,结合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和新《纲要》精神,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让家长参与到收集工作中来。首先,请家长回忆一下自己玩过什么民间游戏,是怎么玩的,感觉是怎样的,在玩的过程中需要些什么材料等;其次,再请家长把自己小时侯玩过的民间游戏内容认真地填写在记录表中,形成了第一手民间体育游戏的资料。

2、教师加以创新

民间体育游戏受传统习惯和文化影响,在流传下来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健康的内容。如果一股脑的吸收,就不能更好地发挥民间游戏的教育作用。陶行知先生在其教育理论中,十分强调创造精神,创造教育是他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中的精髓。所以,我们结合陶先生的创新理论,对收集来的民间游戏进行删选和创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保留游戏中的精华部分,对于不健康的内容毫不吝啬地删除,对于不恰当的部分加以改编,对于陈旧的游戏加以创新,在创新中逐渐形成健康的、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民间体育游戏集。

二、采取相应的组织策略,创新运用民间体育游戏

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选择游戏内容

陶行知说:教育应该因材施教。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不同阶段幼儿的的认知和动作发展特点,小、中、大年龄班的幼儿,在身心发展方面有着很大的区别。小班幼儿的身体发展还不是很完善,动作协调性也相对较差;中班孩子肌肉和骨骼发展比小班幼儿好一些,动作的灵活性有所提高;大班的孩子动作协调性大大增强,下肢发育较快,肌肉的力量和运动能力有较大的提高。所以在选择不同年龄班幼儿的民间游戏内容时,以陶行知“因材施教”的理念为指导,体现针对性和适宜性。如小班幼儿,选择开展比较简单、趣味性强的“丢手绢”、“迁绳乐”等;如中班幼儿,选择“套圈”、“钻山洞”、“踩高翘”等趣味性很强又稍有难度的游戏;还如大班幼儿,选择适合开展力量型的、且需协调性很强的“推小车”、“斗鸡”、“编花篮”、“跳绳”等游戏。

2、将民间体育游戏渗透到一日活动各环节

陶行知主张“一日生活皆课程”。我们将民间体育游戏渗透到一日活动的多个环节,进行科学组织,促进幼儿和谐发展,就是遵从了陶行知这一教育理念。

(1)晨间体锻。晨间体锻是组织幼儿玩民间体育游戏的最佳时段。此时,有宽阔的户外场地,有充裕的锻炼时间,我们就组织幼儿玩运动量稍大的游戏,如“抽陀螺”、“编花篮”、“车铁环”等。这时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寻找伙伴,选择玩具、创造玩法,幼儿兴趣很浓,也玩得特别开心。

(2)集体教学。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根据幼儿发展特点和教学目标选用合适的民间体育游戏。如大班健康教育目标之一是“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进行各种基本动作的练习,动作灵活协调”,我们就选择“扎手绢”、“老鹰捉小鸡”等游戏来发展幼儿跑的动作,选择“跳格子”、“斗鸡”、“跳大绳”等游戏来发展幼儿单脚跳和双脚跳的动作,等等。

(3)零散时间。在一日活动中有很多的零散时间,如:活动间隙、吃饭前后、散步后、离园前等,这些时候时间较短,活动场地也受到一定的限制,我们就让幼儿玩一些玩具携带方便、便于收拢的民间体育游戏。如“拉纽扣”、“套圈”、“石头剪子布”等。这样不仅使各个环节过渡自然,幼儿有事做后也不乱哄哄,既有秩序又可促进幼儿发展。

3、教师扮演好三种角色,观察引导幼儿游戏

陶行知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鲜明了教师的责任,正确阐述了教与学的关系。在组织开展民间游戏时,我们紧紧围绕陶行知的这一教育思想,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淡化教的痕迹,强调引导幼儿学玩游戏,让幼儿在玩玩学学中获得发展。在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时,要扮演好三种角色。

(1)参与者。我们时常以大伙伴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幼儿在玩游戏时参与进去,和幼儿一起玩、一起乐,让幼儿感到老师在和他们一起享受游戏的快乐,从而增进对民间游戏的兴趣。例如,玩“跳大绳”时,我们一会儿帮孩子摇绳,一会儿又和孩子一起跳,在我们的带动下,很多孩子都参与到游戏中来,孩子兴趣十分浓厚,跳得十分开心。

(2)观察者。在游戏过程中,我们随时观察游戏的进展情况,了解游戏兴趣,了解游戏发展水平。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我们再进行有的放矢地指导。

(3)指导者。当适度观察幼儿游戏后,结合开展情况,给予幼儿一定指导,激发兴趣,丰富游戏情节。如幼儿在玩“推小车”游戏时,因游戏内容比较单一,游戏过程中又需要孩子有一定的臂力,幼儿玩了几次就失去了兴趣。我们和孩子一起给游戏创编新儿歌,让幼儿边玩边念,边玩边乐,游戏兴趣大大增强。还如,当幼儿缺乏兴趣时,我们就让孩子进行比赛,通过比赛来加强竞争,增强游戏的趣味性。

总而言之,民间体育游戏来源于现实生活,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深受广大幼儿的喜爱。幼儿园在挖掘和运用时,要深刻领会陶行知教育思想,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采取相应的策略组织开展起来,从而有效促进幼儿发展。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郭巷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 江苏】

上一篇:小学班主任专业素养研究 下一篇:让孩子的思维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