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螺旋”在网媒中的消解

时间:2022-09-16 02:30:55

生活中有时会有这样一种现象:因为一个有争议的议题的出现,人们就会对此众说纷纭,在这些不同的意见中,可能就有一种占据上风的观点,经过几次公开表达后,其他的声音在逐渐弱化,最终就可能只听到一种意见。

德国女传播学家伊丽莎白・内尔・纽曼在对历史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又经过多年的民意调查实证研究,提出了一种描述舆论形成的理论假设――“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理论假说

沉默的螺旋模式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是晚期强效果理论中的代表。1974年,伊丽莎白・内尔・纽曼在《传播学刊》上发表了论文《沉默的螺旋――一种舆论学理论》,首次提出了“沉默的螺旋”这一概念。1980年,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社会的皮肤》一书中,纽曼对沉默的螺旋理论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和总结。

在对德国大选及一系列舆论进行调查之后,纽曼发现,与其他动物一样,人类也具有类似的对孤立的恐惧,以此为基础,她提出了沉默螺旋的五个假定:

1.社会使背离社会的个人产生孤独感;

2. 个人经常恐惧孤独;

3.对孤独的恐惧感使得个人不断地估计社会接受的观点是什么;

4.估计的结果影响了个人在公开场合的行为,特别是公开表达观点还是隐藏起自己的观点;

5.这个假定与上述四个假定均有联系。综合起来考虑,上述四个假定形成、巩固和改变了公众观念。

纽曼认为,为了防止孤立和受到社会制裁,一般人在表明自己观点之际首先要感觉一下“意见气候”,如果自己的意见与现有的多数人意见相同或相近,便会较为大胆、积极地发表;如果发觉自己属于少数意见,便会迫于舆论的压力而趋向于保持沉默。于是舆论形成,便成了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概括起来,这个假说由以下三个命题组成:

第一,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人们总是力图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避免陷入孤立状态,这是人的“社会天性”。为了防止因孤立而受到惩罚,个人在表明自己的观点之际首先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他们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觉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人就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附和。

第二,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也就是说,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这种强大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纽曼认为,任何“多数意见”、舆论乃至流行或时尚的形成,其背后都存在着“沉默的螺旋”机制,社会生活中的“舆论一边倒”或“关键时刻的雪崩现象”,正是这一机制起作用的结果。

第三,大众传播通过影响“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根据纽曼的观点,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的“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惧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的产物。意见环境是如何形成的呢?纽曼认为,在现代社会,人们判断周围意见分布状况的主要信息源泉有两个,一是所处的社会群体,二是大众传播,而在超出人们直接感知范围的问题上,大众传播的影响尤其强大。纽曼认为,在以电视高度普及为特点的现代信息社会,传播媒介对人们环境认知活动产生影响的因素有三个:1.多数传媒的报道具有高度的类似性,由此产生“共鸣效果”;2.同类信息的传达活动在时间上具有持续性和重复性,由此产生“累积效果”;3.媒介信息的抵达范围具有广泛性,由此产生“遍在效果”。

这样,纽曼通过“沉默的螺旋”理论,重新提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这个假说包括以下几个要点:1.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作用的结果;2.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3.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①

“沉默的螺旋”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丰富和发展了传播效果理论,对传播效果进行了独具特色的阐释,但是它也有其固有的缺陷。

它没有考虑到个人差异对传播效果的影响。由于个性的差异,很多人在面对社会压力时,依然是坚持己见,而不会屈从于所谓的多数意见。只有那些意志薄弱、缺乏自信、没有主见的人才会屈从于所谓的多数意见。也有学者认为,“在有关社会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的争议问题上,多数意见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压力,而在一些技术性、程序性的问题上,这种压力未必有效”。②另外,是否采取沉默态度与问题和自己本身的利益是密切相关的:如果争议的问题不涉及自己的切身利益,受众可能会采取沉默的态度;如果争议的是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的问题,那么社会的压力往往并不起什么作用,多数人都会据理力争,为自己说话。

有时候,少数派往往还会产生压倒性的优势,或者改变多数派的意见。有学者在考察少数意见的“中坚分子”的作用时发现,由于这些“中坚分子”表现出坚定的意志、坚决的态度和一贯的主张,通过反复的传播,可以对“多数派”的意见产生有力的影响,甚至会改变多数派的意见,推动新的意见产生。这种形式的存在,意味着舆论的形成,可以不按照“沉默的螺旋”所指定的路径运行。

在一个传播媒介被垄断、信息相对闭塞的社会里,“沉默的大多数”现象要出现得多一些,而在一个开放的信息社会中,信息的交流十分频繁,就很少可能出现沉默的螺旋现象。网络创造了全新的、平等的、没有强权和中心的信息空间,引起了传播从单向到交互的质变,网络用户都享有发言权,很多反对的意见都能得到回应和传播,沉默的螺旋现象也就很难再现。

“沉默的螺旋”在网络中的消解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不断渗透,网络的特点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传统媒介的冲击,对“沉默的螺旋”理论提出了挑战。一方面,网络传播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的特点于一身,使得过去难以产生全面社会影响的其他传播方式有可能更深刻地作用于更大范围的受众,从而使过去相对明朗的意见气候变得更加复杂。另一方面,在“沉默的螺旋”假设中起重要作用的“从众心理”的作用程度也可能会因为网络时代的到来而有所改变。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从众心理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认知失调和对孤独的惧怕。群体的压力会让人产生失调,而减少失调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从众。在网络中,多数群体并不固定,因此人们在一个群体中感到失调,可以通过转换群体的方式而不是从众的方式来平衡失调。同时,人们的交往随着网络的延伸而无限拓展,人们可以在网络中积极寻找同盟者来消解孤独感,避免了在有限的圈子里一旦在意见上孤立就会在其他方面也陷入孤立的尴尬局面。同时,网络传播的人性化也使传统的从众心理表现得相对弱一些。

在宏观层面上,沉默的螺旋现象的成立可能需要几个条件。而在网络传播条件下,这几个条件已经不再具备时,沉默的螺旋现象也就随之消解了。

网络媒体的普遍性。有研究发现,沉默者在有一个人支持自己的意见的情况下屈从的现象就会大大减少,这项研究充分说明如果沉默者获得支持,哪怕这种支持十分有限,他也不会屈从于多数人的意见。在网络社会里,这种情况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网络是独立于传统大众传媒的另一种信息来源。由于网络信息和交流的便捷性,通过网络,沉默者很容易寻找到自己的支持者。也就是说,在他的周围环境中很容易寻找到支持者的情况下,“沉默的螺旋”存在的条件之一――害怕孤独的心理就不复存在了。

不仅如此,网络还为所有人提供了发言的平台。沉默者可以在网络上随心所欲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还可以与持相同意见或不同意见的人展开讨论,将他的意见进行广泛传播,成为其他人的信息来源。

网络传播的平等性。网络本身是没有倾向性的,它只是一个发言的平台,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网站有不同的观点,因而就达到了一种观点的平衡状态。此外,网络与传统媒体之间也形成了一种平衡,在网络上常常能够看到与主流媒体不同的声音。网络平衡了偏向性对社会舆论的影响。这样,纽曼提出的传播媒介对人们环境认知活动产生影响的三个因素:多数传媒的报道具有高度的类似性,由此产生“共鸣效果”;同类信息的传达活动在时间上具有持续性和重复性,由此产生“累积效果”;媒介信息抵达范围具有广泛性,由此产生“遍在效果”,也同样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沉默的螺旋”也随之被瓦解。

意见发表的自由性。网络上任何人只要自己愿意,都可以针对新闻信息或者任何事情发表自己的真实看法,原因是这些意见的发表者是在匿名状态下进行的,传播都是非当面性质的。在匿名传播的状态下,很多人的行为都要大胆得多,他用不着考虑自己的反对意见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危害,甚至付出多大的代价。因为谁也不知道哪句话是谁说的,匿名传播意味着传播内容与传播者的社会角色相剥离,传播者可以不对传播内容负责。所以网络上基本不存在“自己的意见”和“公众的意见”的矛盾,网民也感觉不到太多的社会压力,不用迎合别人的观点,也不用为自己的言论付出代价。

由此可见,“沉默的螺旋”是建立在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的基础之上的传播效果模式。然而,一旦进入信息无限丰富、受众可以匿名、互动性又非常强的网络社会,沉默的螺旋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③

在微观层面,沉默的螺旋现象是否还存在呢?我们对网络上的不同交流方式一一进行讨论。

在QQ对话中或者聊天室里,人们之间的传播基本上是一对一的人际传播,这种私人气息很浓的传播方式中谈不上有沉默的螺旋效果。

在BBS上,尽管它的成员可能有着很多相同的特征,但是他们之间的观点未必就一致,因此可能出现争议。所有网络受众都可以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一定就会选择沉默。

网络中的博客更是沉默螺旋的天敌。博客具有强烈的个人性,他们对于新鲜事物、新鲜话题、新鲜表达方式的追求远远超过了趋同性,他们以一种自由自在的方式存在着。沉默的螺旋存在的条件之一是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以及由“恐惧”产生的对多数意见或优势意见的趋同行为,在博客这个完全个人化的世界里,沉默的螺旋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新闻门户网站的新闻传播或新闻评论也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受众可能会选择回帖来表达自己的意见,也可能会选择沉默,但是这种沉默不能等同于从众,沉默表明人们对于新闻不感兴趣,没有激起自己的表达愿望。而发帖者也不会因为没有人反对他而沾沾自喜,因为其他人的沉默恰恰意味着别人不赞同自己的意见或者对议题完全没有兴趣。在省级的新闻网站中也有很多新闻,但是很少有人跟帖,如果就此认为这就是沉默的螺旋效果,显然是不恰当的。

相反,互联网的发展以一种隐蔽的方式有力地保护了特定“少数派”的权利,在多数人难以形成共识的信息社会背景下,整合严密的少数派权利就会被充分凸显出来。“以那些能最有效地动员自己特殊利益的群体的人为特征的时代即将到来,少数派的否决取代了多数派的表决。”④

被称为2005年网络上最牛的超强帖子,在两个分别叫“北纬67度3分”和“易烨卿”的主角中展开,他们进行的是一场关于富人该不该歧视穷人的“上流社会”的大辩论。那个叫作“易烨卿”的一方所持的观点是“人是分三六九等、高低贵贱的”。这种观点显然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天涯网站上的谩骂声随处可见,还有网友屡发专帖,孜孜不倦地“追杀”易烨卿。然而面对网友的打击,易烨卿从不退缩,她坚持自己的意见,一次次耐心地对网友解释自己的高收入、高档次及高品位,始终不改自己鄙视民工之流的初衷。一番论战下来,易烨卿明显处于弱势,但是她没有选择沉默,而是仍然在辩驳,继续在应对网友的提问和质疑。应该说,这场被称为“史上最强帖”、“世纪大战”的网上论争的出现本身就是网络上“沉默的螺旋”已经消亡的一个有力的证明。

注释:

①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0页,第223页。

③杜骏飞:《中国网络新闻事业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0页。

④莱斯特・瑟罗美著、周晓钟译:《资本主义的未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作者单位: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

编校:张红玲

上一篇:报网改革:从“互动”走向“融合” 下一篇:电视网:中国电视的破局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