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奇崛 梦里云山

时间:2022-09-16 01:46:13

在陕西中国画界,陈国勇的山水画不是黄土画派正宗。虽然他读研究生期间,在西安美术学院受过严格的基本功训练,但看其早期山水画,并没有炫耀笔墨之处。令人注意的是他不甘于步前人后尘,锐意创新,画面呈现出一种像《山海经》一样的奇诡之气,具有丰富的想象与不同寻常的图式。以传统笔墨的标准来看,陈国勇的画不够敦厚中正,过于追求奇险,想象虽然大胆,但与自然形象相去甚远。换言之,陈国勇的山水画并非依据现实景象写生加工,组合而成,它们更多的是画家梦中所思,情之所寄,具有一种冥想中的怪诞意味。

这自然要追溯到陈国勇的山水历程,虽然陈国勇生活在西安这个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都,有着很好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精于鉴赏,富收藏,但他并不是一个摹古不化的老夫子。上个世纪的80年代,正是西方现代文艺思潮涌入中国之际,促成中国美术界的“85新潮”,先是李小山喊出“中国画的危机”,后有谷文达等人锐意图变,以“宇宙流”式的现代水墨实验,撼动着传统中国画的营垒。1986年6月在陕西杨陵召开的中国画传统问题学术讨论会上,黄秋园的传统图式与谷文达的惊世骇俗,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那个时期中国画坛的动荡与不安。青年陈国勇也加入到中国画新思维、新观念的变革之中,实验性地用西方现代观念、绘画表现形式、游戏规则进行中国画创新,从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创作了一批带有潜意识、梦幻、荒诞类作品,在这个领域里走了很长一段路。

近年来,随着阅历、学养的渐长,陈国勇对中国画认识上发生了新的变化。尤其是在2000年5月,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新中国画大展后,他开始认真反思,反省个人的艺术创作道路和当今中国画坛纷乱的现状,重新审视传统中国画的发展演变,重新寻找东、西方美学观念、游戏规则的差异,认真寻求更富有中国人文精神内涵的个人艺术语言、风格,以求对自身的艺术定位有更清晰的认识。他边悟边画,边画边悟。再回首,往事似已成烟,对陈国勇80年代以来用新的审美观念进行中国画创作的过程,我们不能简单说对或错,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所经历过的这个过程是很有意义的,至少现在陈国勇在中国画的创作实践中比以前更理性,对传统中国画千古不衰的魅力所在较前有着更深的认识。

陈国勇的近期作品,从直观上看,似乎是向传统回归,这在90年代初的一些前卫画家看来,大概是一种倒退。其实,向传统回归并非坏事,但亦非易事,关键是回到传统中去寻找什么,毕加索在其艺术发展的每一阶段,经常向传统回归,从中获取新的前进动力。例如他对于古典主义的回归,使他对形体与结构的认识就更加深入,从中寻找立体主义的新的美学方向。陈国勇向中国画传统的回溯,是对传统的再认识,是知识分子对精神家园的回归。我认为,在这一过程中,他对传统美学中的“散、淡、逸、雅”的高境界,有了新的认识。通过对传统中国画的审美意境的体会,他再次发现了中国山水画对现代人特别是对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与人格塑造的重要意义。

仔细阅读陈国勇的山水画,我们可以看到,经过现代艺术思潮的洗礼,当代中国画家不可能再回到中国古代先贤那种“独钓寒江雪”的出世之境,现代中国画家更多的是在自我人格的修练与主体情感的基础上抒发“畅神”“言志”的胸怀。陈国勇的山水画,貌似传统,骨子里有着很强的创新意识,其中也吸收了现代艺术对于结构和色彩的研究成果。在他的作品中,山、水、云成为主体,但画得最多和最好的还是山与云,这也许是陕地缺水的缘故。而在山与云的表现中,云的描绘更加出色。如果说,前辈画家陆俨少的山水画中写云山氤氲最为出色,以我所见,在今日山水画界,陈国勇对云的表现,应是独具一格。这里不是说他对云的描绘如何写实生动,而是指他通过对云的表现,获得了中国山水画中最为难得的生动气韵。明代唐志契在《绘事微言》中说道:“气润生动与烟润不同。盖气者有笔气,有墨气,有色气;而又有气势、有气度、有气机,此间即谓之韵”。清代唐岱也指出“气韵非云烟雾霭,是天地间之真气”,他强调画山水要画出其苍茫润泽之气,腾腾欲动。在中国古代画论中,强调山水画的格调、神韵、空灵之气,有着悠久的传统,五代荆浩在其《笔法记》别注重“山水之象,气势相生”。陈国勇写山川之灵性、云之变幻,求无形中变化之无限,无论是横云、卧云,还是滚云、长云,均在烟霞流润中涌迸,“发笔得峭爽劲逸之气”。情绪所至,真情所依,意将自然之感性,汇入古典美学之理性和个人风格的特性,达到更高的境地。石涛说:“漫将一砚梨花雨,泼湿黄山几段云”。这种人神和谐,天地对话的境界,对陈国勇来说,正是一种启迪。

近年来,陈国勇把自己关在画室里探索、研究、读书、补气,过着与世无争、简单而优闲的生活。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认为:“萧条澹泊,此难画之意,画者得之,览者未必识也。故飞走迟速,意近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注1】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使人浮躁,艺术家如欲使观者与其共享山水畅神之境,自己首先要修练趣远之心,此话说易行难。清原济尝云:“盘礴睥睨,乃是翰墨家平生所养之气。峥嵘奇崛,磊磊落落,如屯甲联云,时隐时现,人物草木,舟车城郭,就事就理,令观者生入山之想乃是”。【注2】陈国勇的山水画中,常见天山夕照、赤壁如火、华山万仞,险峻入云,这一派壮美雄强之景,其实也已见出画家胸中的萧寥不平之气,更有雄鹰在云中翱翔,骏马在大漠驰骋,有一种奋发千里的激情。

陈国勇的山水,努力探索不同的笔墨表现方式。如《高山流云》、《夏雨初收》、《仙山神游》、《梦回故里》等作品,在色彩上不仅能依山形水势,更依个人心境,浓墨重彩而又与笔墨融为一体。《少陵原下》、《故里黄昏》等作品,则以墨见长,将暮色苍茫时分那种远近山脉的浑然一体,表现的凝重从容。而《四季云山》、《终南山瑞雪》、《鸟鸣青山外》、《丹枫白露》等作品,更以笔力骨气见长,重线勾勒与浓黑皴擦相结合,体现出山体景色的厚重与丰富变化,在视觉上足堪玩味,呈现出陈国勇对大山大水的整体把握能力。

陈国勇近年来对中国传统山水意境的再认识和再发掘,体现了当代中国画的一个新趋势,即在西方艺术思潮的强势之下,中国画的自强不息与积极创新。历史在这里仿佛又一次静观当代人的回归,当求新求异成为西方当代艺术的根本标准时,中国传统艺术对内在的精神质量的注重,更显示出其千年的凝重与博大,它提醒我们“温故而知新”这样一个朴素的真理。

注:

【1】[宋]欧阳修《佩文斋书画谱》,转引自周积寅编著《中国画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年8月第1版,第238页。

【2】[清]原济《大涤子题画诗跋卷―・跋画》,周积寅编著《中国画论辑要》,第226页。

陈国勇

号清瘦客,1948年生,重庆丰都人。1977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78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攻读山水研究生,1980年毕业后留西安美院国画系任教。现为西安美院国画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艺术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美术博物馆艺术鉴定顾问。

二十多年来,他一直着力于中国山水画的探索和创作,作品追求中国山水画的精神内涵,讲究笔墨技法和个人风格的独特性。曾三次举办个人画展,并参加海内外多项重要展览。1980年,山水作品《巴山郁秀》入选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荣获二等奖)。1986年-1996年,山水作品6次入选“中日书画联展”。1992年,分别在西安、广州、巴基斯坦举办个人画展。1993年山水作品《卧云图》入选“全国第二届中国山水画展”。1994年,山水作品《云横图》入选“当代中国画邀请展”。1996年,应法中友协邀请访问法国、荷兰、比利时,并在法国拉比轩艺术博物馆举办“法中文化艺术交流展”。1997年,25幅作品入选“陕西当代中国画展”,并分别在西安、北京、南京巡回展出。1998年,3幅作品入选“回首长安―现代水墨收藏邀请展”。2000年,三幅作品入选“新中国画大展”,分别在上海、南京展出。2001年,《金色狂舞》、《共生共荣和谐共存》两幅作品入选“西部・西部国际水墨邀请展”。2003年,《山野幽居》入选西安美院赴法国文化艺术交流展;《春》《夏》《秋》《冬》参加西安美院赴韩国文化艺术交流展;《高山流云》,参加北京中华世纪坛举办的“今日中国美术大展”;《家山晨雾》,参加首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十所美术院校教师作品展。其中,《巴山郁秀》、《高山流云》等作品入选《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国当代美术图鉴》、《中国当代山水画集》、《今日中国美术》等重要大型画册,《终南山瑞雪》、《少陵塬下》等一批有代表性的作品在《荣宝斋》、《美术观察》、《艺术界》等国内重要学术专业期刊发表。

上一篇:书法绘画 比翼双飞 下一篇:从玉工上谈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