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宝宝的8个好习惯

时间:2022-09-16 01:05:47

爱学习宝宝的8个好习惯

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习惯一旦养成,它将会长久地甚或终生地影响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尽管学龄前儿童的学习还不是真正学校教育意义上的学习,还不是一种社会责任和义务,但是他们以各种方式获得经验的过程都是学习,在这种独特的学习过程中,他们习得着一个个习惯,这些习惯会明显地影响儿童入学后的正规学习,所以培养学龄前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广大家长和教师关注的焦点问题。

我们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培养学龄前儿童的良好学习习惯。

1.上课认真倾听的习惯。

幼儿园里每天都会有两至三节集体教育活动,也可称之为上课,每节课小班15分钟,中班20―25分钟,大班30分钟。虽然时间不长,但大部分教学内容是在这个时间完成的,所以老师应该注意培养幼儿上课认真倾听的习惯。可以采取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方法、点名、停顿并注视或抚摸等方式关注不认真倾听的孩子;也可以直接告诉全班孩子:当老师教新的内容时,一定要认真听,全神贯注的听,这就叫“会听”。养成“会听”的习惯很重要,因为老师讲解新知识的时间很短,可能只有几分钟,到小学也不过十几分钟,若恰好在这个关键时间段没有认真听,那么就不可能听懂老师的讲解,也就不可能掌握新学习的知识,越听不懂越没有兴趣,久之,便形成了上课不认真听的习惯。这一不良习惯直接影响孩子学习的兴趣、信心和结果。

2.积极大胆回答问题的习惯。

积极大胆地回答问题对学龄前儿童的好处是:能锻炼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信心;能促使孩子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状态,久之形成勤于动脑思考的好习惯。所以,从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起,我们就应该明确地告诉他:“要积极大胆地回答老师和他人提出的问题,敢于大胆回答问题的孩子老师才会喜欢,小朋友才会喜欢。”尤其是对那些胆小、内向的孩子,家长更要不厌其烦地一遍遍鼓励。同时,家长还应注意不当着他人的面公开批评指责孩子胆小,否则,就对孩子大胆讲述的行为进行了负强化,他会变得更加胆小。作为老师,更要注重培养每个孩子积极大胆回答问题的习惯,老师的一个肯定、一句表扬、一次微笑、一下抚摸,都能给孩子的大胆表达增添信心,老师要关爱班上的每一个孩子,特别是那些胆小、内向的孩子,更需要老师多一分关爱和鼓励。

3.学习游戏时专心的习惯。

专心就是注意力指向并集中在当前的活动上,即一心一意地去做当前需要做的事情。一件任务完成的好坏除了受任务本身难易程度、个体的兴趣等因素的影响外,还有一更重要的因素就是个体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专心程度,高度专心的品质能保证当前任务优质高效地完成。培养学龄前儿童学习、游戏时专心的习惯可以这样做:第一,让孩子在一定时间内专心做好一件事。家长不要同时给孩子安排几件事情,否则会把孩子搞得手忙脚乱,不知道做哪个好,应该让孩子专心做完一件事,再做另一件事,即便是游戏,也应该让孩子专注于当前的活动,不要边看电视边游戏,边吃饭边游戏,否则就会一件事情也做不好;第二,给孩子交待事情最好只讲一遍,切忌重复多次。很多家长总是对小孩子不放心,交待一件事情反复说好几遍,这样就会养成孩子不用心的毛病。一旦老师只说一遍的时候,孩子似乎没有听见或没有听清,不能很好的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和要求,当然也就不会有好的学习成绩;第三,家长要培养孩子善于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有的孩子做事总是拖拖拉拉,三心二意,一件事做很长时间,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应该明确地告诉孩子:“先集中精力做完这件事情,然后就可以随便玩。”这样孩子就可能把注意力调整到当前的学习任务中,并尽快地完成任务。

4.趴在书桌上学习的习惯。

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每天都会有一点学习任务,或者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或者独自完成。如果条件许可,最好能让孩子趴在自己的书桌上完成这些任务。这样做的好处一是给孩子一个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保证孩子完成学习任务时做到比较专心,不至于受电视、父母谈话、或者家务劳动等因素的影响;二是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意识,做到书桌旁,想的就是学习,而不是做其他事情,这样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第三,端正的学习姿势有利于孩子的骨骼、肌肉等身体机能的发育,也有利于良好视力的发育。所以,给孩子配置一套能升降的学习桌椅很有必要。

5.掌握正确书写姿势的习惯。

到学龄前末期,儿童手的小肌肉协调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图形知觉能力也迅速的发展起来,这为他们学习书写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但是,儿童自发的书写姿势往往是不正确的,他们常常把拇指和食指放在离笔尖很近的地方,阻碍了视线,以至于不得不歪着头写字。这种姿势一旦成习惯后,不但对视力发展不利,而且也影响到坐姿,而不正确的坐姿,既给儿童脊椎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又很容易使儿童感到手和身体的疲劳,从而对书写产生厌烦情绪。所以,在前书写阶段,学习正确的书写姿势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不可忽视的一环。

6.不懂不会虚心好问的习惯。

培养孩子谦虚的品格,不懂就问,不耻下问,对孩子的进步和成长非常有益。学龄前儿童,特别是5---6岁的儿童,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非常好学好问,他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不仅仅问“是什么?”,还喜欢问:“为什么?”他们的问题千奇百怪,有时让成人感到难以回答。培养孩子谦虚好问的学习习惯我们可以 这样做:首先,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不一味的做“活字典”。孩子的问题可能会不分时间、地点和场合,有时会令你心烦,你一定要耐着性子,不能表现出对他们的厌烦,更不应该训斥和拒绝孩子,即便回答不了,也要答应孩子查查资料、寻求别人的帮助后再回答他。有时,我们成人容易走极端,就是无论什么情况下都直接告诉孩子答案,不去引导、启发、鼓励孩子探索,真的成了孩子的“活字典”,久之,易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最明智的做法是,创造各种机会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鼓励孩子大胆发问,不讽刺嘲笑孩子。有的孩子是因为成人的不良态度而不愿发问,有的孩子是因为胆小、内向而不敢发问,还有的孩子是因为提问被同伴或成人嘲笑而羞于发问,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要鼓励那些胆小、内向的孩子,大胆地表达他们的疑问,即使问题很简单、容易,或者提问有误,也不能讽刺讥笑孩子,否则,孩子就再也不愿、不敢提问题了,不但打击了孩子的求知欲,也不能养成虚心好问的习惯。

7。抓紧时间完成任务的习惯。

学龄前儿童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观念,有些家长对孩子完成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类任务也没有明确的时间要求,比如,喝一杯牛奶用20分钟,穿一双袜子用10分钟,半小时能做完的事用了一个半小时,这些做法都是毫无效率的,这种磨磨蹭蹭的习惯一旦养成,对学龄期的学习非常有害。所以,在学龄前期,成人就要注意培养儿童抓紧时间完成任务的习惯。第一,从生活小事入手,做到小事不拖拉。不要轻视生活中的锁事:吃饭、盥洗、收拾玩具、图书都不能任其无休止的延长时间,在其能力许可的情况下,要求孩子尽可能快地完成一件事,否则,这种慢慢腾腾做事的习惯就会迁移到各类活动中。第二,当天的任务当天按要求的时间完成。各年龄段的儿童每天都会有一定的任务需要完成,家长如果不了解,可以向老师询问完成当天任务大致需要的时间,然后再根据自己孩子的能力和水平,帮助和指导他们尽量高效地完成。一开始,孩子自己很难做到,慢慢地养成习惯后,家长就省心省力了。

8.与父母一起学习的习惯。

学龄前儿童有很多时间是和父母在一起的,父母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的感染孩子,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学习榜样。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父母应该做好以下几件事情:第一,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树立正面积极的学习榜样。一般来说,父母勤奋好学,能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各类知识,孩子也会比较喜欢学习;若父母在业余时间里只追求休闲、娱乐,孩子自然也会模仿着做;第二,关注孩子感兴趣的领域,共同学习,展开讨论。要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就必须关注孩子的需要和兴趣,比如,学龄前的孩子都喜欢听故事,而且还要求父母的讲解不能重复,不能遗漏,要有创编,为此,你就要关注儿童故事、童话、文学作品等;孩子喜欢“奥特曼”、“星球大战”、“军事天地”,你就得了解与这些相关的知识,这样,与孩子才会有共同的话题,才可能就某个问题与孩子进行讨论,才会提出恰当的问题,引导启发孩子动脑思考,从而养成认真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上一篇:对150名入园幼儿的个性调查报告 下一篇:BBS留言版:上幼儿园应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