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默哀代替掌声

时间:2022-09-16 12:10:49

这是一场没有掌声的音乐会。曲毕,全体观众起立默哀一分钟,以此来追思逝去的灵魂。5月12日,为纪念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大地安魂曲》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首演。

羌笛与管风琴的交响

当晚音乐会由李心草指挥中国交响乐团担任演奏,来自四川交响乐团的7名乐手也坐在乐队当中。而由国交合唱团和中央歌剧院合唱团组成的160人的庞大合唱团占据了舞台后方所有的观众席。

《大地安魂曲》由作曲家关峡、词作家刘麟和宋小明共同创作,共分为四个乐章,分别是“仰望星空”、“天风地火”、“大爱无疆”、“天使之翼”。《大地安魂曲》带有浓郁民族风格,其中第四乐章中国钟的运用画龙点睛,而古老羌笛和管风琴的交相呼应,仿佛将人的思绪带到那遥远而古老的羌族山寨。

谈及羌笛的运用,关峡表示,在四川采风的时候,他第一次听到羌笛的声音,有点像苏格兰风笛,但是更加悲凉、孤傲和坚定。“雄浑宽厚的管风琴和纤细的羌笛形成对应,好像打开了一个广阔的时空,从历史到现实,从东方到西方,从灾难到重建家园,这是一曲感恩的颂歌”。

关峡说,虽然地震已过去近一年,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些将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好心人;也不会忘记那些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的来自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的志愿者们。在此,也想用这部作品向他们致敬。

生如夏花逝如秋叶

《大地安魂曲》在音乐上借用了西方安魂曲的一些元素,但却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礼仪追思,而是对善良意志的呼唤,对生命的感恩,对人间大爱的礼赞和美好未来的描绘。关峡说,在四川灾区他们见到了一种“鸽子树”(洪桐),它的花为白色,形状酷似飞鸽展翅。这种树已经由1000多万年的历史,被称作“植物活化石”。在西方世界中,鸽子象征着精神的飞翔,寓意着和平与希望,树立在废墟之上的“鸽子树”依然挺拔,代表着四川人民重建家园开拓未来的信心。

词作家刘麟表示,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中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但却总是能够从灾难中走出。面对灾难应当引起人们的思考,要珍惜今天的幸福。正如作品中的歌词所唱:“当阳光点燃天地间所有的善良,当希望弥合心灵的痛苦和创伤,当陌生的目光交织成爱的罗网,我们就拥有一个美好的天堂。”宋晓明也引用了泰戈尔的诗句表达了相同的意思:“愿生者如夏花之灿烂,逝者与秋叶般静美”。

正如创作者所说,乐曲蕴藏的内涵正是一种在悲痛中蕴含的力量和希望,全长70分钟的作品传递的不仅仅是一种哀悼和悲怆,人们更多的能从中看到光明的未来。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全场一片寂静,这份安静与70分钟里的雄浑激荡有着同样震撼的力量,让人觉得胸中有种难以名状的压抑和激愤。以至于在乐队谢幕时,有些观众按耐不住心中的激情,一不小心,掌声四起。

上一篇:论新常态下公共管理的困境与出路 下一篇:北交欧洲巡演载誉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