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对康复专业生在岗英语能力需求的调查报告

时间:2022-09-15 10:21:42

用人单位对康复专业生在岗英语能力需求的调查报告

摘 要:为实现英语这门基础文化课为高职康复专业内容服务,配合专业发展的目标,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在相关用人单位开展了调研,以达成开发符合高职康复专业生实际学情的英语教学内容这一目的。

关键词:高职;康复专业;英语能力

一、引言

近几年来,高职英语教学和研究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一种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正在形成。然而,据用人单位反馈,高职院校毕业生英语技能的实际表现与岗位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偏差。大部分高职院校对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并不熟悉,有些学校仍在沿袭原来的模式,部分学校为了给日后升级本科打下基础,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基本上照搬本科课程,只是略有缩减,未能体现高职教育的特殊性,未能实现高职教育要培养职业型、技能型、实践型和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因而也就无法培养出适合经济建设发展和用人单位满意的应用型人才。

由本校康复系组织的到瑞海博康复医院的专业实践是一次极其珍贵的学习机会,为进一步了解康复专业生在岗英语技能的实际需要,我在瑞海博康复医院进行了对康复专业生在岗英语能力需求的调研。

二、调研对象和方法

本调研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调研对象为南京市瑞海博医院的康复医疗团队成员。共发放问卷35份,收回有效问卷35份。采用百分比计算方法,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有效数字。

三、调查结果

四、调查结果分析

1.不同岗位对英语需求及使用偏好

不同岗位对英语的需求及使用频度不同,高层管理岗位对英语的需求及使用频率最高,对英语应用技能的要求也最高;一线工作人员岗位次之;中层管理岗位和基层管理岗位相当。

2.英语技能在各级岗位的使用频率

调查表明,康复专业生在工作中使用听说、阅读、写作和翻译四种英语技能的频率存在差异。其中,听说技能频率最高,其次是阅读和翻译,写作的使用频率为0。值得注意的是,听说技能的使用频率占68.6%,被认为是使用频率最高、也是最重要的语言技能。说明英语听说这一技能对康复专业生在岗位中有着广泛的使用需求,其重要性得到普遍认可。反映了语言教学的客观规律,提示我们在面向康复专业生的英语教学内容和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这方面技能的培养。

3.英语在各具体场景中的应用

瑞海博医院的活动是多方面的,康复医疗工作者在各种活动场景中所要扮演的角色不同,打交道的对象各异,对英语的使用偏好自然不同。通过调查发现康复专业生在工作中使用英语的具体场景多为翻译英文资料、接待外宾或业务联系。

其中,选择最多的为“翻译英文资料”,达到25人,占71.4%,其次为“接待外宾”和“业务联系”。由此说明,英语听说、阅读、翻译在涉外业务联系活动中起到重要作用。

4.用人单位对康复专业生英语能力的评价

调查显示,瑞海博康复医疗团队对康复专业生的英语能力普遍感到“一般”。只有1例选择“很满意”这项,选“满意”的仅2例,大多数选择明显集中在“一般”和“不满意”,可见康复专业生的英语水平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高职的英语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偏差。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必须从深入分析和了解康复专业的岗位需求入手,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改革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真正能派上用场的知识和技能,从而缩短康复专业生到岗后的适应期,提高用人单位对康复专业生英语能力的满意度。

5.用人单位对英语各项技能的期望

“听说能力”是康复专业生最被期望提高的技能。因此,在开发本校康复系的英语校本教材中,教学内容上必须更加突出语言技能特别是听说技能的培养。调查也显示,阅读能力也是康复专业生被期望提高的技能之一。阅读能力仍是大部分康复专业生工作所需的主要技能。康复专业生的听说能力和阅读能力需要齐头并进,这是在开发康复系的英语校本教材过程中应该注意的。

6.瑞海博康复医疗团队对康复专业英语教学的建议

调查中,瑞海博康复医疗团队对康复专业英语教学提出了建议:(1)加强专业知识的英语学习,强调专业英语能力;(2)加强英语口语能力;多用英语互相交流;多学多应用多与国外治疗师交流;(3)多学习、多阅读;应严格要求,而不是虚有其表。

五、结论

康复专业的英语教学必须脚踏实地,合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使康复专业生掌握在岗后实际需要的英语技能,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学以管用”的教学目标,切实提高康复专业生英语技能的岗位适应能力。

在教学观念方面,转变教育理念,以实用技能为本位,以适应岗位需求为目标。以服务经济建设、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为基准,紧密围绕行业和企业对英语技能的要求,强化就业导向和能力本位,不仅要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从事医疗服务的能力。将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和交际实践的具体目标细化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根据对康复专业生未来去向的预期来组织教学内容,即学生将来干什么,学校就应该教什么。因此,康复专业的英语校本教材的编写必须改变以往那种大而全的指导思想,而要与专业紧密联系,突出教学内容上的真实性、实用性以及教学模式上的针对性和多样性,把基础学习和实际应用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校期间学会他们在工作岗位上能够用得着的东西,同时注重语言基础的教学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日后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在教学效果检测方面,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应具备以下特点:(1)内容上的针对性。在测试内容上应遵循“教什么,考什么”的原则。(2)题型上的实用性。在如何考的问题上,应该开发出真正能够检测出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题型,突出题型的实用性。

在教学模式方面,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多媒体为辅助,加强实际操作性。确保学生在有限的在校学习期间学到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在实际工作中派上用场。

总之,要真正实现英语这一门基础文化课为康复专业内容服务,配合专业发展的目标,就要开发具有康复专业特点、符合本校康复专业生实际学情的英语校本教材,这是当前既具有可行性也具有有效性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徐伟成,向前进,陈孝宗.用人单位对高职高专毕业生英语能力岗位要求的调查报告[J].教育与职业,2009(14).

[2]傅政,庞继贤,周星.中国入世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分析及需求预测[J].外语界,2001(5).

[3]全国高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挑战与期望[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3).

[4]王斌华,刘辉.大学英语学习者学习需求调查及其启示[J].国外外语教学,2003(3).

[5]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6]唐祥金.“十一五”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改革之我见[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7).

(作者单位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卫生分院南京卫生学校)

上一篇:新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收获与反思 下一篇:中学思想品德课开卷考试的教学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