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合唱教学的问题与策略

时间:2022-09-15 09:51:49

小学课堂合唱教学的问题与策略

摘 要:本文围绕着“小学课堂合唱教学”这一主题,从当下小学课堂合唱教学的现状出发,对于课堂合唱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小学音乐教师借鉴参考,让合唱之花在课堂上绽放。

关键词:课堂合唱教学; 现状; 策略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但在实施合唱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觉得二声部教学的难度比较大,很难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很多老师由于没有找对方法,只能把合唱变为了齐唱。为此我不断探索实践,总结了一些当下小学课堂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以期能对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提高课堂合唱教学水平。

一、小学课堂合唱教学的现状分析

课堂合唱教学不同于合唱团的训练,合唱团的成员都是由老师精挑细选的音乐素质相对较高的同学,而课堂合唱教学面临的是普通学生,他们的音乐素质参差不齐,嗓音条件各不相同,很多教师遇到合唱内容一般都绕道而行。合唱教学之所以困难重重,笔者认为可以从学生、教师两方面找原因。

(一)学生

班级中有多少学生,那么就有多少种音色,每个学生的音乐素养各不相同,每个班级的歌唱水平,音乐基础,学习习惯也各不相同,在大部分学生的概念里,谁唱的响亮谁就唱的好听,唱歌某种程度上成了喊歌,老师们也经常会发现,学生们缺乏整体意识,即使教会了两个声部,合在一起也经常是互相攀比,自顾自的唱自己的声部,常常是高声部洋洋得意,低声部唉声叹气,听不出任何的美感。

(二)教师

合唱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看教师,但有些教师自身就怕麻烦,缺乏信心,没有正确的合唱意识,缺乏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教学方法上也比较单一,枯燥的学唱每一个声部的旋律,一遍遍的教一遍遍的唱,机械的教学方法只能使学生们学的无味,兴趣难以持久。

二、小学课堂合唱教学的应对策略

(一)激发兴趣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要开展合唱教学,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合唱,音乐是感性的,与其花很多的时间讲解什么是合唱,不如让学生直观感受。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的经验是同一首歌曲,可以独唱与合唱两种演唱形式对比着听,让学生通过聆听,直观感受合唱,体会合唱比独唱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丰富的表现力。另外可以给学生多观看一些国内外著名合唱团的演出视频,学生熟悉的校合唱团及老师本人参加合唱比赛的视频,也可以利用好校园广播站及兴趣小组等这些阵地,播放欣赏一些经典的合唱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合唱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合唱就在我们的身边。

(二)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

合唱训练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获得干净柔和的声音,该如何训练呢?如果用四个字概括,那就是“轻声”“高位”,很多学生伸长脖子喊唱,声音嘶哑、僵硬、刺耳,儿童的声带本身就比一半左右,非常脆弱和娇嫩,因此青少年采用轻声歌唱是符合他们的声带发育规律的,一开始可以引导学生唱歌要像说悄悄话一样,但不要虚,想象一个人站在远方听自己唱歌,你要把声音送过去,目的是让他们把声音建立在气息上,放松喉咙,使声音明亮集中。在最初的发声练习时可采用母音”U”,”U”能使声音集中,位置升高,喉头下沉,口型收拢成圆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口中像含了一口水,用自然的声音轻唱,再把这种感觉转移到歌曲的演唱中。演唱的过程中要时刻提醒学生保持微笑的状态,长期坚持,逐步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二)多样的教唱方式

1.在练声中解决难点

小学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较短,7至10岁的儿童持续注意时间约在20分钟左右,10至12岁的儿童约为25分钟,大部分的合唱歌曲难点在第二声部,教师应充分利用注意的最佳时间,在课堂的开始可以把歌曲中的难点作为发声练习曲,一来在学生注意力集中地最佳时间解决了难点,降低了后面学习的难度。二来练声的同时,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先难后易,先教二声部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通常是先教一声部,后教二声部,但学生对曲调的印象有先入为主的特点,一声部通常是主旋律,朗朗上口,旋律性强,易唱易记,有的大家都耳熟能详,而二声部相对陌生,旋律曲调难唱易跑,因此在教唱时可以把顺序调整一下,把一声部暂且放在一旁,先教二声部,两个声部别平均用力,做到有先有后,有主有次,先难后易,让学生绕开了二声部难唱的思想障碍。

(三)合理利用乐器辅助教学

在二声部合唱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好音准,这时乐器就可以很好地起到辅助作用,班级中有些同学能演奏一两种乐器,这时就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可以先让这些同学先分声部进行旋律的演奏,再进行合奏,引导其他同学仔细聆听,在学唱过程中,可以把学生分成四组,各担任高低声部的演唱和演奏,这样学生就能在各自声部的乐器带领下顺利进行二声部的演唱,合奏伴着合唱,合唱伴着合奏。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以由教师用钢琴担任一个声部,进行过渡,先由老师演奏二声部,带领二声部学生轻声与一声部的学生合作演唱,当二声部的同学感到有把握之后,教师钢琴演奏的声音可以随机调整大小,最后只是在某些有困难的音或旋律上加以辅助,这样合唱歌曲的学习便能水到渠成,反之,教师也可以辅助一声部,。使之能与二声部顺利合作。

课堂合唱教学由于它是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每位音乐教师任重而道远,希望在各位老师的不懈努力下,能让更多的孩子体验到合唱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孟大鹏.童声合唱训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

[2]秋里.中小学合唱训练[M].中国文联音像出版社,2009.

上一篇: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对策研究 下一篇:制造业产品的成本构成及成本控制途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