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实体经济“空心化”

时间:2022-09-15 08:48:01

警惕实体经济“空心化”

“屋漏偏逢连夜雨”,随着一系列不利因素的接连出现,不难想见,在“十二五”期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

年初以来,中小企业生存状况堪忧:接连遭遇了严峻的成本高涨、钱荒、用工荒、电荒、油荒……尤其到了六月份,不断传出中小企业停业或倒闭的消息。据全国工商联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生存状况较2008年金融危机时更为艰难。

为此,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提笔给总理写信疾呼:“如果不迅速采取坚决的强有力措施,那么到今年年末很可能出现2007年下半年和2008年上半年那时的情况,一批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倒闭。”

近日,李子彬在与笔者的对话中,透露了他给总理提的六条建议:一是调整信贷结构,多途径缓解融资困难;二是减轻企业负担,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三是落实法律和政策措施,优化企业投资环境;四是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和发展转型;五是加强理论研究,扫清发展非公经济的思想障碍;六是加大各地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引导力度。

无可否认,中小企业税负重、融资难等一系列问题由来已久,当前面临“雪上加霜”的景况,由此亦引爆了新一轮民间融资的疯狂。尤其是融资难,虽早已存在、并非新形势下才出现的问题,但今年以来,“屋漏偏逢连夜雨”,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能源原材料涨价、人民币持续升值、节能减排压力加大等一系列情形的出现,不难想见,在“十二五”期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

追根“融资难”,李子彬认为,银行、企业、资本市场各有各的责任。他的政策主张有三:第一,大银行要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要加快发展小银行;第二,要加快发展资本市场,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第三,企业要加强规范管理,具备向银行贷款的条件。

与此同时,近年来,有不少中小企业丧失了原本依靠市场力量创业的动力,转而去傍政府、傍央企。对于这种现象,又该如何解读?

就这个问题,李子彬坦言,当前确实有些中小企业不愿很辛苦地去做实业赚钱,而去投资房地产“挣快钱”。须知,发展实业特别是发展制造业,乃是一个国家的强盛之本。在他看来,发展制造业最为辛苦,管理很复杂,占用资金很多,利润也薄,国家对制造业没有什么特殊的扶持政策。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实体经济,只有虚拟经济,那会出问题的。”李子彬不无忧虑地说。以美国为鉴,原本美国实体经济也很强大,后来由于成本竞争,将一部分制造业转移到国外,导致实体经济“空心化”,失业率居高不下。现如今,美国又掉过头搞新一轮工业化,提倡发展新兴战略工业,深知过去虚拟经济搞过了头。

这对一国经济大计而言,不能不说是深刻的教训,也为中国经济敲响了沉重的警钟。

上一篇:网络推手产业链及其市场规范 下一篇:银行业改革瞄准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