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15 08:22:30

【摘要】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体温、自觉症状和临床体征、实验室指标,计算总有效例数和总有效率。结果:采用热毒宁注射液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自觉症状和临床体征、实验室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上感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热毒宁注射液; 治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中图分类号】R8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141-0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70~80%为病毒感染,小部分是由于细菌感染或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所致。从临床表现上难以区分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一般对普通上呼吸道感染不开展病原学诊断,因而常造成抗生素滥用。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疗效不显著,并有一定的毒性,因此临床需要更为安全有效的药物。

我们从2009年5月~2010年5月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5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均有发热( 体温> 3 8度 ),伴有鼻塞、流涕、流泪、咳嗽、咽痛等症状,体检发现有咽部1充血、扁桃体肿大、咽峡部疱疹、结膜充血等体征,肺部听诊无干湿性音,血常规化验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增高,有部分患者白细胞总数降低。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50例,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在5~50岁;体温在38~40度43例,>40度7例;咽部充血50例,扁桃体肿大30例,疱疹性咽峡炎l5例,结膜充血5例;其中血常规化验白细胞总数正常28例,增高12例,降低l0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l3例,正常27例,降低l0例。对照组50例,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在5-55岁;体温在38~40度45例,> 40度5例;咽部充血60例,扁桃体肿大33例。疱疹性咽峡炎l1例,结膜充血6例;其中血常规化验白细胞总数正常26例,增高16例,降低8例;中心粒细胞百分比增高l5例,正常24例,降低11例。上述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方面相似,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病人均在发热后 l~2日就诊,均给予常规抗感染、退热、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用江苏康缘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热毒宁注射液,规格10ml/瓶,予0.6 ml/kg,加人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点滴,一天一次,疗程 3~5日。对照组用利巴韦林10mg/kg,加人 5%葡萄糖液 250 ml中静脉点滴,一天一次,疗程 3~5日。及时监测体温、观察病情等。

1.3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体温恢复正常,自觉症状和临床体征消失,异常实验室检查指标正常;显效:体温下降,接近正常,自觉症状和临床体征大部分消失,异常实验室检查指标接近正常;有效: 体温下降但有反复,自觉症状和体征部分消失,异常实验室检查指标有所改善;无效:发热不退,自觉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加剧,异常实验室指标无好转[1]。以治愈加显效加有效计算有效率。1个疗程内观察疗效。

2 结果

治疗3天后,治疗组50例中,痊愈25例,显效18例,有效7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50例中,痊愈10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

3 讨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一般病情较轻, 病程较短,预后良好。70%~80%是由病毒感染引起[2],少数是由细菌或细菌、病毒混合感染所致。常见病毒有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主要临床表现为起病急,轻者有咽干、流涕、鼻塞、喷嚏等,也可有流泪、咳嗽或咽部不适。如病变范围广泛,鼻咽部症状更明显, 咽痛、腭扁桃体肿大及咽后壁充血、淋巴滤泡增生。常有发热,可持续2~3 d,甚至1周左右。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很多并发症,如鼻窦炎、中耳炎、气管一支气管炎,甚至继发风湿热、肾小球肾炎、心肌炎。

热毒宁注射液作为第1个将中药指纹图谱列入质量标准的中药注射液,由青蒿、金银花、栀子组成,具有清热、疏风、解毒的功效。方中青蒿味苦辛、性寒,辛可发散,苦寒清热,故能透散风热,邪毒从肌表而解。金银花味甘、性寒、功能清热解毒,助君药青蒿以增强其清热及透散之功,在方中为臣药。栀子苦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及泻火除烦之功,为佐药,助臣药金银花解毒,三种成分在药代动力学上无相互影响,在药效学上可相互协同。组方中的青蒿通过药理研究含倍半萜内酯、黄酮类、香豆类挥发成分(青蒿酮),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抗炎、镇痛及提高免疫力作用;金银花含有机酸(绿原酸 等)、环烯醚萜苷等,有清热解毒抗炎作用;栀子含苷类物质( 栀子苷、去羟栀子苷等),具有抗菌、抗病毒、清热等作用。上述诸药合为一剂,具有解热、抗病毒、抗细菌、增加免疫等药理作用。临床研究表明[3],热毒宁注射液具有明显的抗病毒抗菌作用,对多种呼吸道病毒株致培养细胞病变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多种细菌菌株的生长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较好的抗炎、解热作用,能有效地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本组50例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结果表明热毒宁注射液在退热总体疗效明显,提示热毒宁注射液能更快、更好地解除病人的发热症状和其他痛苦。热毒宁注射液在治疗中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显示该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主编,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8-60

[2] 叶任高,陆再英,谢毅等.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12

[3] 黄小民,柳于介,何煜舟等,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6,(4):470-473

作者单位:529000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恩平分院

上一篇:100例胆道术后并发症临床处理措施探讨 下一篇:静脉输液拔针后不同护患交替按压方法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