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时间:2022-09-15 06:44:27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在小学阶段开展思想品德课,是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它是一门典型的育人课程,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着奠基作用。然而,由于思想品德大多是理论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讲,内容显得枯燥乏味,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对小学生进行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位思品课教师应该思考也应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关注课堂细节,注重有效教学

成功的教学离不开精彩的课堂细节,它是透视教学理念的放大镜。关注课堂细节,就是关注新课程理念是否落实到位,就是关注我们的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关注课堂细节,就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是教学达到一定境界后的品位与追求。只有关注课堂细节,特别是捕捉有价值的细节,才能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更大的生命活力,才能有效地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尊重别人是我的需要》一课时,我组织开展了“给自己欣赏的同学写赠言”的活动,并让学生比一比谁得到的赠言多。小梅是一个自尊心特强的女孩子,因成绩好、家庭条件也好,待人有些傲慢、尖酸,在班上人缘不太好。我发现没有一个同学写给她,就拿起笔给她和另几位成绩或纪律差的同学写起了赠言。交换赠言后,一个学生喊道:“小梅没有。”小梅的脸色非常难看。这时我扬起手中的纸条说:“老师这里还有未送出的赠言,是送给同学们的惊喜,同学们猜一猜是写给谁的?”同学们瞪大了眼睛。“你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女孩儿,我欣赏你用一手漂亮的书法给班上写的座次表,用精彩的演讲给班集体带来荣耀,……我相信,你已经充分体会到了理解、尊重、帮助别人会给他人更给自己带来快乐!”“理解、尊重、帮助”三个词读得很重。同学们马上七嘴八舌地说:“是小梅的,是小梅的。”她接过纸条时,眼里满含泪水。

我在特定的时机,用特殊的手段,一段轻盈的点拨,消融了平时说教几乎无法溶解的坚冰。这个教学片段引发了我的思考,关注教学细节,就要永远对课堂中的“人”充满真切关注和终极关怀。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使课堂教学更接近学生的真实生活,寻找贴近生活的细节,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二、创设教学情境,实现有效教学

情境教学具有形真情切、意远理寓的特点,把认识和体验完美地统一在教学活动中。良好的情境,对学生认知的发展、品德的升华、情感的陶冶、智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有吸引力的情境,能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震动,既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教师要积极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实现有效教学。

如一位老师在教学《我与小动物》一课时采用谜语激趣,以动物小组的方法导入新课。

师:早就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特别聪明!瞧,大家个个眼睛中都闪着灵气和光芒。初次见面,老师准备了一组谜语送给大家作为礼物。哪个小朋友能让藏在谜语里的小动物现身?(学生猜出后以学生猜出的动物为这个小组命名)

①“身披花棉袄,唱歌呱呱叫,田里捉害虫,丰收立功劳。”这是什么动物?(青蛙)

师:真聪明,这只青蛙就奖给你们了,你们组就是青蛙小组。

②小小姑娘满身黑,秋去江南春来归,从小立志除害虫,身带剪刀满天飞。(小燕子)

师:小燕子就成了你们这一组的学习小伙伴了。

……

思想品德课的理论知识较多,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针对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的特点,使学生愿学、爱学、乐学、会学,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失为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有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三、注重教学反思,开展有效教学

新课标实施建议中要求:老师对教案和活动的设计、指导、效果等进行有深度的自我评价与反思,不断改进教学。

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素养的重要手段,反思的过程是教师的自我纠错、自我教育的过程。一个完整的品德课教学过程应该包括课前准备、课中实施、课后反思三大方面。在课前准备时反思能够避免错误的“再生”;在课中实施时反思,能促进课堂教学的“完善”;在课后总结时反思,能丰富教学经验的“积累”。可以说反思是一个教学过程的结束,也是下一个教学过程的开始。

二年级第一单元《我眼中的你》这一主题活动,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同学的长处,欣赏别人的优点,了解老师、父母的一天工作和生活情况,能用自己的方式爱老师,爱父母,主动为老师和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了完成这一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文明行为,我这样设计《我的爸爸妈妈》一课:首先是激情导人,让学生欣赏《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曲,再谈一谈这首歌曲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然后介绍收集的资料,说说父母一天的工作,了解父母的辛勤付出,为了进一步了解父母的辛勤付出,还让学生带来自己不同阶段的照片,让他们说一说生活中父母感动自己的事例。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丁文倩小朋友说:她一次生病了,妈妈背着他去诊所看病,在妈妈的背上她就下定决心,努力学习,长大报答父母;李青苏小朋友说:一天下雨,雨很大,他没有带雨伞,爸爸冒雨来接他,他看见爸爸的裤子都湿了,他哭了,爸爸是多么不容易,他一定要好好学习,报答父母,等等。

最后让每位学生回忆自己父母在家里经常做的事情,以彩笔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全班展示作品进行交流,课后将自己的作品送给父母。通过这一活动,学生改变了对父母的态度,懂得了关心父母。据课后调查,有95%以上的学生在家里能够听父母的话,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新课程教学的许多实践探索表明,学生的需要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的生活是鲜活有效的教育资源。课堂教学来源于学生真实的生活,而回归指导学生生活的实际能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又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育入耳、入脑、入心,获得理想的效果。

总之,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已经开始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来,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的不断确立,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更加明显,一定能够探索出自己的成功之路。

上一篇:让多媒体为初中音乐教学制造附加分值 下一篇:跨文化交际与高职英语口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