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传统课堂桎梏 打造高效生物课堂

时间:2022-09-15 05:01:51

突破传统课堂桎梏 打造高效生物课堂

摘 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从课程结构、学生的认知能力等对教学环节进行优化,提高生物教学效率。在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精心编写导学案、精讲难点、合理利用教具、不断优化教学语言,以此打造高效的生物课堂。

关键词:传统课堂;高效生物课堂;措施

高效课堂是指教师要利用较少的时间来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打造高效课堂成为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成为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高效课堂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精心编写导学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在预习新课的时候要以教师精心编写的导学案作为依据,把握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便于学生更快地掌握新知识。其中导学案被分成了自主探究、自主测评两个部分。自主探究要求学生要归纳基础知识,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划出来,然后让学生研究讨论教材中的内容,了解到学生是否已经完全掌握了基础知识;自主测评是教师让学生有选择地做其基础测试题,从学生的答案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按照这种方式,引导学生预习新课,必然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二、精讲难点,引导学生不断思考

精讲就是要准确、详细地讲解,让学生更容易了解难点知识。比如,当老师要讲解“遗传”内容中遗传物质传递的时候,教师首先要精讲DNA、RNA之间的联系以及区别,还要讲解它们是如何传递信息的。在精讲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启发学生,为学生留下足够多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能力。

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求知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智能水平出发,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来选择教学内容,并且教师要确保自身所提的问题难易适中,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每节课结束之后,教师要给学生留下几个问题,让他们在课下相互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做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也有利于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四、合理利用教具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

生物学的知识具有抽象性,因此,学生在理解这些知识时存在一些困难。如果单单依靠教师用语言来进行讲解,是无法解决这些困难的,对此,教师就需要合理利用相关教具,以此顺利解决难点问题。

例如,在讲解“我国的珍奇植物”时,教师借助多媒体将关于珍奇植物的图片展示出来,从图片中学生可以准确地了解到珍奇植物的生存环境特点,然后教师再让学生找出这些珍奇植物濒临灭绝的具体原因。通过多媒体,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五、不断优化教学语言,解除学生的疑点

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讲解。教师自身要准确理解教材中的内容,利用幽默的语言将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讲解出来。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那么课堂效果就不言而喻。比如,当老师要讲解tRNA作用的时候,可以做这样一个类比:假如某人在美国的时候只会说汉语,而美国人只会说英语,这该怎么办呢?学生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找一个翻译。”此时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tRNA的作用与这个翻译作用是相同的。”通过这样的讲解,加深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力,促使学习效率得以提高。

总之,教师不能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要不断优化教学环节,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认识到生物规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积累教学经验,提高生物课堂的效率。

参考文献:

祁晓冉,杨继红.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1).

上一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改进策略研究 下一篇:高中化学科学教学方法的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