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矿业经济区综合分析与评价

时间:2022-09-15 03:03:34

广西壮族自治区矿业经济区综合分析与评价

摘 要:本文总结了广西矿产资源分布特征,根据矿业经济区划分标准,初步划分了24个矿业优势区域,通过综合分析影响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因素,评定了9个矿业经济区,并对矿业经济区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广西;矿业经济区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Mining Economic Zone in Guangxi

WU Cheng-ming, LIANG Min, XIONG Jie

(Land and Resources Planning Institute of Guangxi, Nanning 530022,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Guangxi, 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of the Mining Economic Zone, divided 24 Mining advantage areas,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the factors of regional mine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assessed 9 Mining Economic Zone, and evaluated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Mining Economic Zone.

Key words: Guangxi ; Mining Economic Zone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广西是西部唯一沿海的地区,处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经济区、西南六省协作等多个区域的交汇点,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逐步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加快建立,广西矿产资源的供需形势日益严峻。如何根据区域优势,合理高效的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结合广西矿产资源分布特征,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选定矿产资源集中区域作为矿业经济区,明确矿业经济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发展方向,对促进广西矿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矿产资源概况

广西矿产资源种类较齐全,分布广泛。截止2010年底,广西已发现矿种168种(含亚矿种),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125种,约占全国已查明资源储量矿种的55.1%。

广西矿产资源以有色金属(锡、锑、铅、锌、铝、钨)、黑色金属(锰)、贵金属(金、银)、饰面石材和其它非金属(膨润土、重晶石、高岭土、滑石、水泥用灰岩、水泥用页岩和泥岩)等占优势,具有矿产种类多、储量大、集中度高的特点。其中,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一位的有锰、镓、膨润土、磷钇矿;居第二位的有锑矿、高岭土;居第三位的有锡矿、铝土矿、独居石(轻稀土)、饰面用花岗岩(包括辉绿岩);居第四至六位的有铟、钨、锗、铀、锌矿。区内铜、铁、镍、石油等国民经济支柱性大宗矿产已查明资源储量少,且多为贫矿。

广西矿产资源分布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14个市均有分布,主要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除水泥用灰岩分布较为均匀外,其他矿产主要集中在2-3个市。其中,锰矿主要分布于百色市、崇左市;铝土矿主要分布于百色市和南宁市;锡矿主要分布在河池市,其次是桂林市和柳州市;稀土矿主要分布在贺州市和梧州市,其次是玉林市和崇左市;高岭土主要分布在北海市和玉林市;水泥用灰岩主要分布在百色市、贵港市、桂林市、崇左市、南宁市和柳州市;膨润土主要分布在崇左市和百色市。

2 矿业优势区域划分

2.1划分依据

综合广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某地区满足以下四条依据,可以考虑以其为中心划分为矿业经济区。

(1)矿产资源比较集中。大中型矿产地、重点矿区、重要矿产集中分布的区域,矿产资源储量保障程度较高。

(2)矿产资源开采利用条件较好。区域交通、电力、水资源等开发利用条件较好,采选冶、后续加工业等配套产业相对完善。

(3)矿业经济发展情况良好。区域经济较为发达,矿业市场前景较好,经济效益高,对区域经济贡献率较高。

(4)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条件相对较好。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量不超出区域环境容量。

2.2划分方案

根据矿业经济区的划分标准,结合广西矿产资源分布特征及实际情况,全区初步划分了24个矿业优势区域(表1)。通过对矿业优势区域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评定出矿业经济区,作为广西矿业重点发展区域。

表1 矿业优势区域基本情况表

3 矿业经济区评定

3.1评价因素的选择

根据地质学及经济地理学有关理论,结合广西实际情况,选定矿产集中程度、保有储量规模、矿石质量、开发利用技术水平、交通运输条件、环境保护条件作为矿业经济区评定的参评因素。

3.2评价因素权重的确定

通过综合研究提取各评价因子的特征值,再根据特征值求评价因子权重。

公式:R′=(Bi/∑Bi)×100

其中R′为评价因子权重;Bi为评价因子特征值,∑Bi为各评价因子特征值之和。

根据上述过程,最终得到参评因素权重(表2)。

表2 矿业经济区参评因子权重

3.3参评因子赋值

不同矿产资源的优劣势是相对于一定的评价参照系而言的,与评价的区域范围和角度有关。评价参照系由影响矿产资源开发的各种因素的理想状态值所组成。在进行矿业优势区域各评价要素赋值时,我们从广西的角度出发,以各评价要素在广西范围内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作为理想状态值。参照理想状态值,通过实地勘察及相关资料收集,根据各矿业优势区域实际情况,进行专家评估,而得出矿业优势区域各参评因素的实际分值(表3)。

表3 参评因素实际分值情况表

注:评价要素分值的打分,以全区评价要素最好的地方为100分。

3.4 评价方法

根据矿业优势区域的参评因素分值,结合各因素的权重,采取以下评价模型计算评价分值:

公式:S=∑PiW/100

S—矿业经济区综合评价得分值,W—该评价因素权重,Pi —参评因素得分值。

根据上述公式进行计算,可得到各矿业经济区综合评价结果(表4)。

表4 矿业经济区综合评价结果

3.5评定结果

根据对矿业优势区域实地调查情况,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分值高于90分的矿业优势区域矿产资源分布集中,保有资源储量大,矿石质量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市场前景好、经济与资源效益高、环境保护水平高。故将分值高于90分的矿业优势区域评定为矿业经济区。

通过矿业经济区评定,共评定了9个矿业经济区,分别为南丹多金属、平果铝业、靖西-德保铝业、大新-天等锰业、龙胜滑石、贵港水泥用灰岩、象州重晶石、宁明膨润土、合浦高岭土(图1)。

图1矿业经济区分布图

4 矿业经济区发展方向及建议

作为构建全区矿业经济开发利用格局的重点区域,矿业经济区应发挥优势,因地制宜,规模开采、集约利用,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做大做强骨干矿山,积极发展后续加工产业。

上一篇:关于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分包管理体系探讨 下一篇:高层建筑工程的管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