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现阶段开展校园足球的现状与分析

时间:2022-09-15 02:52:22

梅州市现阶段开展校园足球的现状与分析

摘要: 梅州市是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重要城市,校园足球在梅州市小学的开展情况具有极强的代表性与研究价值,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广泛了解校园足球开展的现状,分析影响校园足球开展的主要因素。为校园足球活动今后在梅州市乃至全国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Abstract: Meizhou is an important city for football reserve personnel training in China. The campus football development situation in the primary schools in Meizhou has strong representativeness and research value.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campus football is known.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campus football development are analyzed, which provides theory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ampus football in Meizhou and even in China.

关键词: 梅州市;校园足球;现状分析

Key words: Meizhou City;campus football;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7-0300-03

1 概述

梅州市是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是“世界客都”;客家人有吃苦耐劳、崇文尚武的优良品质。客家人热爱体育运动,尤其热爱足球运动,曾涌现出“亚洲球王”李惠堂、曾雪、杨宁、谢育新、吴海英等一大批足坛名将,素称“足球之乡”。梅州市足球运动群众基础夯实,这次,以梅州市作为调查对象,意义重大,代表性广,为校园足球今后的开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梅州市现有各类学校2417所,其中小学有1560所,学生390328人;初中194所,学生264304人;高中68所,学生111042人;职校44所,学生54177人。小学在校生近40万人,占了全市在校学生的一半,小学校园足球的开展是否成功,直接检验了梅州市开展校园足球运动的效果。所以,这次调查对象是现阶段小学部分定点学校。

2009年6月梅州市被列入开展校园足球布局城市,成立了梅州市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领导小组,各市(县、区)相应成立了校园足球办公室,确定了定点学校130间(包括1所大学),小学65间(如表1),积极做好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规划和措施,落实各项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绩,市校园足球办公室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对梅州市现阶段小学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不难看出,具有较强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以此能够帮助我们掌握校园足球活动的第一手资料,成为对校园足球活动发展重要理论依据,为中国足球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1.1.2 研究意义 校园足球运动在学校很受小学生的欢迎,是小学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经常参加足球运动的学生有着强壮的体制,在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过程中,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都能够得到更好地培养,以此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在足球场上除了是技术体能的较量外,更重要的是智慧的碰撞。它能够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决断力、洞察力以及创造力等运动智能的能力更好地激发出来,是人体技能和智能的完美结合。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梅州市10所开展校园足球运动的定点小学作为研究对象,5所学校为城区小学,5所学校为乡镇小学,通过学校体育教研组统一组织进行调查研究。

1.2.2 研究方法

1.2.2.1 文献资料法:本文通过图书馆及梅州市校园足球办公室资料进行分析。

1.2.2.2 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的内容和目的,针对梅州市1000位家长、1000名学生、100名各学校体育教师和10间学校,设计了“梅州市小学开展校园足球现状的调查问卷”,问卷包括面向学生家长、学生、体育老师和学校分管领导等四部分,问卷发放2110,其中家长1000份、学生1000份、教师100份,学校10份,回收2110份,回收率100%。

1.2.2.3 比较分析法:通过对所获得的资料和信息进行比较分析,提示校园足球的开展情况及特点。

2 梅州市现阶段小学开展校园足球的现状分析

2.1 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学生人数分析

通过调查结果显示,梅州市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小学已经超过了50%以上,完成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实施方案》中规定的“保证全校不少于50%的学生参与活动”的要求。我们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这样的情况与梅州市特有的足球氛围息息相关,因为梅州市一直是我国参与足球活动较多的城市之一,因此为保障校园足球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之一。

2.2 学校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组织形式与内容分析

梅州市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重点就是校园足球的联赛,但是能够代表学校足球队参与联赛的学生是极少数的。因此,虽然根据规定方案进行校园足球普及工作,但是真正能够应用的是极少数人。为此,对各学校开展的校园足球活动组织形式进行调查,结果如表3。

根据上述的数据统计结果不难看出,在进行校园足球组织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学生虽然经常参与校园足球活动,但是真正参与各种形式比赛的机会却少之又少,这样的情况并不利于校园足球活动的发展。而足球运动最为本质的特点之一,就是各种形式的比赛。因此,校园足球活动的组织形式要想体现自身的规律性,就以各种形式竞争的娱乐性给予学生最大满足感,这样学生才能在竞争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校园各级足球多形式比赛,都是为了加深学生对足球本质的认识,以此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对足球活动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积极性。

2.3 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场地及器材情况分析 足球场地、器材都是为开展足球运动的硬件设施之一,是为了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足球运动,以此实现体育活动的目标保障。因此足球场地、器材的保障很大程度上体现着该地区开展校园足球运动的好坏。对学校教师进行“开展校园足球活动所需的场地器材情况”的调查,结果如表4。

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对所需器材“器材基本够用”的教师人数最多达80人、占80%,选择“器材充裕”的有10人、占10%。选择所需器材“器材不够用”的人数有10人、占10%。由此可见,目前的器材基本可以满足各学校在教学及训练等方面的需要,只有1间学校选择了所需器材不够用。但是,目前有9间各学校只有在7人制足球场,远远不能满足学校在教学及训练等方面的需要,将严重影响校园足球的开展。

2.4 家长对子女参与足球运动认识程度的现状分析

为了解梅州市小学学生家长支持子女参与足球运动的动机,本文随机对10间开展校园足球学校的1000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统计结果见表5。

从调查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支持子女参与足球运动动机里面,选择增强体质、磨练意志的比例是98.2%;尊重子女爱好足球运动的兴趣并给予支持的比例为35.4%因为家长本身喜欢足球这项运动所以支持的人数是142人,比例占到1.42%:而选择希望子女能够踢出名堂,成为球星的仅占0.85%。根据调查统计结果不难看出,家长在支持子女参与足球运动所持的动机主要是出于增强子女的体质,磨练他们的意志,并且尊重并培养他们参与足球运动的兴趣。1.42%的家长是因为自己喜欢足球运动因此支持子女参与其中,另外,家长自身对足球的喜好程度在比较大程度上也决定了他们对子女参与足球运动的支持程度。只有0.85%的学生家长是出于希望子女能够在足球方面有所造诣、踢出成绩,从而支持他们参与足球运动。这反映出学生家长在支持子女参与足球运动方面绝大多数持比较理性的态度,出发点是锻炼子女们的体魄、愉悦身心,着重培养他们的兴趣,不是一味地想使他们在足球方面有所建树,取得成就。

2.5 学校开展校园足球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9年6月梅州市被列入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布局城市以来,通过市教育局、市体育局等部门的共同努力,校园足球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全市共建立130间校园足球活动定点学校,有235156名校园足球学生,受到国家、省有关部门的高度赞扬,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但为了进一步了解基层情况,使校园足球活动工作进一步发展,对10间学校体育组发放了《学校开展校足球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问卷调查表,存在的主要问题见表6。

3 对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影响因素

3.1 学生主观态度对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影响 学生是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主体之一,也是建立在对校园足球活动主管态度基础上的。而学生的主观态度主要受到学生生理及心理特征影响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小学生由于处在青少年形成的运算阶段,在这一发展阶段的青少年开始理解抽象命题,并且思考自身思维的本质问题,这种抽象思维与未来可能性的思考和理想主义的期待等因素是相互关联的,体现出的特点是半独立和半依赖性的。据调查,我国许多青少年只有在学校的体育健康课中才参与体育活动,六成以上的青少年由于学业压力大,并不参加健康活动。但是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更需要价值和教师引导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

梅州市素有足球氛围的基础,对广大学生参与校园足球活动有着积极地帮助。目前,梅州市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小学生在其主观态度上都十分重视校园足球活动的,因此参与活动的动机很正确。但是仅凭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就要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足球与健康的关系,重视校园足球活动。使参与校园足球活动成为学生自觉的行为,让学生真正把足球运动当做是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3.2 家庭对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影响 小学生由于受到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就决定了自身不能成为行为的主体,需要家长这个监护人对其行为进行监督,这样家长对校园足球活动所持有的态度,直接影响或制约孩子能否参与校园足球活动。尤其是在当今独生女较多家庭来讲,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不仅得到全家人的关注,家庭还往往从社会的角度去判断人们的职业价值。家长对孩子来讲不仅是家庭成员,更大的是具有教育功能,而这个功能会影响孩子一生。因此家长参与校园足球活动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而一种运动项目要想在社会上拥有良好的形象,就必须以孩子们的梦想为目标,这样才能是孩子们学习的动力,以及成为家长鼓励孩子努力的方向。由于中国足球的负面新闻较多,因此家长不愿让孩子参加足球的训练,害怕耽误文化课的学习而考不上大学被社会所淘汰,这也是目前我国足球后备人才数量缺少的最主要原因。从对梅州市小学生家长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家长在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动机方面主要集中在“锻炼身体”方面。

3.3 学校场地器材对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影响 足球场地不足、场地的不标准可能是“校园足球”推广所面临的最严峻也是最难改善的问题。城市的迅速发展,城市规划的不合理,使我们的校园越来越小。对于开展“校园足球”活动,不少学校是有心无力。场地的限制是校园足球发展一只最大拦路虎。从调查表中可以了解到有90%的小学有7人制足球运动场,但是实际现状是当各种运动设施掺杂在一起的时候,个别场地条件比较落后,设施陈旧容易造成训练损伤。因此,成为制约校园足球发展的瓶颈,给规范校园足球比赛、训练带来很大的困难。

3.4 政策措施对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加强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于2013年2月联合了《关于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意见》(2013[2013]12号)文件,文件中明确了“加大校园足球投入力度、加强场地设施建设和利用、建立健全校园足球评价机制、加强师资建设”等条款,旨在解决青少年足球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为校园足球活动的发展提供了最有力的政策保障。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①梅州市的足球氛围造就了梅州小学参加校园足球的人数达到了实施方案的要求。这和各学校领导的重视是息息相关的。②校园足球的组织形式还是比较单一,应该采取对学生兴趣较高的足球活动。③足球场地与器材不能满足校园足球的发展需要,说明城市的规划、专项经费的使用等方面阻碍了校园足球的发展。④家长对子女选择校园足球大部分持支持态度,这样不仅能增强子女的体质、磨练子女意志,同时也体现出家长能够尊重子女的选择。⑤基层小学足球教师具有一定的执教经验,年龄结构比较合理,教师等级结构分布不合理,专业业务能力还有待提高。

4.2 建议 ①加强对校园足球活动的组织领导。各定点学校要成立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是第一责任人,班主任是第二责任人,要用更多的精力、采取更加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抓好校园足球活动的落实。把更多的学生融入到校园足球活动中,组织多种多样的足球娱乐、游戏活动,丰富校园足球活动内容,扩大校园足球的参与面。②加快足球场地、设施建设的步伐和力度。将小学的操场建设为一场多用的多功能操场,在满足教学的前提下,进一步满足学生活动课的要求。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规划建设中,需要各方给予支持,这样才能推动学校体育设施和器材达到国家标准。③尽快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推动校园足球活动的发展,提高足球运动质量,就需要建立一支自身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以此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梅州市足协应依托亚足联的“亚洲展望计划――梅州展望计划”,和市教育局、体育局合作,利用梅州市高校――嘉应学院先进的足球理论资源和富力俱乐部教练员先进的训练实践经验,有计划,有组织的定期对基层足球教师进行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扩大对外交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和经验,开阔自身的思路和视野。④加大校园足球投入力度。为了保障校园足球经费,就需要哦我们统筹足球经费的投入。各级教育部门除了积极增加校园的足球经费外,还要确保其经费的支出。就需要各级体育部门加强多校园足球经费的管理,以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通过多种形式捐赠和赞助。⑤理顺校园足球的领导机构。各地区校园足球办公室都设在体育部门,教育部门只是协助和配合工作,然而,校园足球活动的主体是学校、学生,这就使校园足球办公室的各项措施较难落实、检查,我们建议,各级校园足球办公室是否可以设在教育部门,体育部门协助其各项工作,这样有利于梳理各级组织领导关系,使政令畅通。

参考文献:

[1]李卫东,何志林.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1(03).

[2]董众鸣,龚波,颜中杰.开展校园足球活动若干问题的探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02).

[3]贾珍荣.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0(12).

上一篇:人性化理念在高校图书馆环境设计中的体现 下一篇:现代企业质量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