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师亦友亦融洽

时间:2022-09-15 01:38:24

随着素质教育浪潮的推进,传统的师生关系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如今我们都在提倡建立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但是现实生活中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老师无法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这种心灵隔阂既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也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建立亦师亦友的融洽师生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那么,在当前形势下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有何意义呢?以及我们该如何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呢?我试图在这里和大家作初步的思考与探讨。

一、亦师亦友师生关系建立的积极意义

(一)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人际关系是对人的心理发展最具影响力的心理环境,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适应良好的学生,其心理则会健康发展;反之,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适应不良的学生则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二)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

师生关系在教育活动与教育效果之间起着一种潜在的桥梁作用,在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会深深地喜爱教师,进而由爱老师转变为爱他所上的课,进而爱他所教的学科,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

(三)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学生早日适应社会

学生往往有意无意地模仿成人的态度或行为榜样,通过他们去了解社会的期望和规范,教师在“有意无意”中就充当了这样的“榜样”角色。学生通过师生关系这扇窗户,透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断扩大和深化人际关系网,发展社交技能,学会友好合作,学会公平竞争,学会选择发展,学会适应生存,从而有效加速社会化进程。教师只有清楚、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地树立新型的师生观,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二、亦师亦友师生关系建立的可行性建议

(一)尊重学生的人格

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才能培养出有自尊心、有民族自豪感的人。教师不应该看不起学生,对学生应态度温和、谦逊、平等、友好,让学生有表达自我的机会,有保留意见的空间,有发挥特点的余地。抱着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讨、共同进步的、平等互助的态度,学生才会意识到自己是教育的主体,才会有主人翁的精神,而不致消极、被动。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和老师是同样平等的人,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首要条件。

(二)学会欣赏学生

过去,作为教师,我们总以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为荣,总是摆着高高的架子,让学生敬而远之。其实,这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的。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富有个性特点的个体,身上多多少少都会有闪光的地方。而这些闪光点,不是教师所恩赐的,教师仅仅是起到挖掘、培养、塑造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即教育过程中,应是双向、互动的,也就是说是教师和学生是在相互学习、相互作用的。既然老师能成为学生的崇拜对象,学生也应该能被老师所欣赏。很有可能哪一天,你的学生就会成为一位不仅让你崇拜甚至于让世人崇拜的人。应该说,每一名未成年的孩子,都潜藏着这种可能性。

(三)允许学生犯错

俗话说,“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不完美,都有犯错的时候。孩子是在不断地犯错中成长起来的。当孩子犯错后,必要的指导、教育还是要的,但我们不要指望,经过教育,孩子就不再、也不能犯错误了。因为“犯错、吸取教训、获得进步”,这本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必然过程和规律。有一点,教师应该明白,教师的作用就是让学生学会,在犯错后明白一定的道理,并懂得自己总结出避免今后犯同样错误的经验。因为,学生的每一次的错误、失败都有可能成为他今后某一个成功的铺垫。

教师只有用爱去呼唤学生,用智慧去启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一个平等的人来与之交流,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作为我们教师要用一颗爱心与之交流,得到他们的信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良师益友,才能建立起新形势下的朋友似的师生关系,这也将会是我们成功的教育实践的新的开始。

上一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中学教学的关键 下一篇:做一个拥有教学机智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