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财政支出对农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2-09-15 12:20:12

中国农村财政支出对农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

【摘要】政府的财政支出和居民消费的关系一直是经济界讨论的重点问题。在我国,影响农民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是收入、体制性因素和政府行为以及政策。本文在认真剖析农村财政支出对农民消费影响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上,对农村财政支出现状与农民消费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农村财政促进农民消费增长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农村 财政支出 生产 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一直致力于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培植农业项目,并给予大力财政支持,使得农村农业基础生产条件得到不断改进,综合生产能力平稳提升。但是,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问题,在我国的拉动作用长期不足,不仅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长期发展而且限制了投资和我国的整体发展。我国加入WTO之后,大大加快了国际化的进程,但是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与城镇居民相比而言普遍偏低。因此,应该正确考察农村财政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在政府适当的财政政策的支持下,调整和改进农村财政支出结构,积极、有效地促进农民的消费问题。

一、农村财政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农村财政支出的现状分析

随着80年代以来国家经济水平迅速发展,我国农业财政支出的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呈不断递增的趋势。近几年里,国家扩大了对农民、农业和农产品的补贴范围和种类,包括消费补贴(价格补贴、债券)、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等。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下,不断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总体上农业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和支出稳步同步增长,适应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其中,家电下乡政策是一项财政和贸易政策的创新突破,属于价格补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其重要内容是适应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利用财政和贸易政策的手段,指导组织工业和商业开发生产质量可靠、物美价廉、保证售后的家电产品,在农民购买家电用品时,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补贴,以刺激农村居民的消费,扩大农村购买力,进而扩大我国国民内需带动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现状分析

首先,农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体现出农民的整体消费水平有所提高。其次,农民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发生了变化,食品支出逐渐下降,衣着消费支出基本不变,人均文教娱乐消费波动较大,居住消费支出增长迅速。农村新型医疗制度的改革和实施导致了农村居民医疗支出呈上升趋势。整体上说,农村居民居住消费和食品消费支出占农村居民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较大且保持上升趋势。第三,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地区性差异,以东部东北地区最高,中部和西部地区较落后。

综上,明显看出农民生活消费支出额的持续增加使农民消费结构得到升级,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都得到了质的提高。中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善了农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呈现出了多样性和多层次的特点,农民的消费观念从传统向现代转变,农村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潜在消费力。

二、结论及政策建议

目前我国农民的消费水平较低不是短期内形成的,而是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长期沉积的结果,一直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健康增长。要有效发挥农村财政支出对农民的消费效应,政府应该优化改善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农业产业的支出比重,建立完善的财政支持体系和资金监控机制,提高配置效率。在农村领域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建立适应农民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增加农民急需的生产生活公共产品的投入,建立长期的“造血”机制强化农民消费预期的稳定性。唯有如此,农村财政支出才能有效地引导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从而带动农村市场,拉动国民经济内需,促进我国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一)完善中国的农村转移支付制度

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特别要加大对农村的转移支付,着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使得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有所提高。首先要加大支农力度,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其次,要完善财政支农体系, 广开渠道,促进农村居民收入持续稳定的增加。再次,完善和强化补贴政策, 注重补贴实施的监管过程,确保补贴资金真正到位,全面保证农民的直接受益。

(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分担农民风险

第一,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建立一种适合当地的医疗保障救助制度,应加大对贫困地区医疗保障的投入力度,对于因病致贫、因贫返病的困难家庭给予重点支持。第二,重视农村家庭的养老功能,加大财政对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投入力度,完善和创新农村社会的养老制度。第三,注重农民工保障,采取分类、分项目、分地区的方式解决农民工问题中最突出的和最基本的问题,切实保障农民工子女公平、公正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的消费环境

消费环境的改善,可以刺激农村居民的消费欲望,为农村居民的消费提供方便和服务。要重点加强农村的道路建设,完善农村生活用电设施,要大力发展农村通信设施建设、扩大覆盖面,发展网络经济以全面刺激农民消费。

三、小结

在对农村财政支出政策的选择上,要视长短期来区别对待,要根据政策目标的不同制定合理的农村财政政策,使农村财政资金结构日趋合理化,以保证国家财政资金在支援农业生产、农民增收以及农村发展上的高效使用。另外,要从总体上把握农民的生存状态,对不同部门的生产结构调整给予方向性的指导,促进农村的人力资源投资,促进以教育、文化、保健、卫生等服务性消费为主的消费结构的形成。因此,要不断完善我国农村财政支出政策以充分开发农村市场巨大的潜在消费能力,进而促进国民经济全面的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皓妍.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财政政策取向[J].决策与信息,2011(3):53-56.

[2]阮莉莉.我国政府财政支出对农民消费的影响效应[J].今日湖北,2011(2):49-51.

[3]姚林香,肖建华.财政投入对中国农民收入的影响―基于协整方法的时间序列分析[J].金融与经济,2010(12):13-18.

作者简介:卢铁玲(1979-),女,满族,辽宁葫芦岛人,辽宁财贸学院财经系教师,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数量经济学。

上一篇: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问题的反思 下一篇:农地抵押贷款模式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