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析新形势下初中语文后进生的转化

时间:2022-09-15 11:27:25

研析新形势下初中语文后进生的转化

【摘 要】当前,在我国中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优等生和后进生之说。语文教学成效,并不是由少部分的优等生所决定的,而是由全体学习的学习情况决定的。因此,作为初中的语文教师,更应该关注后进生的学习情况,采取措施将后进生转化为优等生。

【关键词】初中语文;后进生;优等生;意义;转化;措施

在我国政府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初中语文取得了很大的教学成效。然而,后进生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还是普遍存在。后进生群体的学习进度会对全班的学习情况造成直接影响。因此,教师应该积极面对后进生,帮助找到学习语文的技巧与方法,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一、新形势下初中语文后进生转化的意义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采取措施将后进生转化为优等生,不仅有利于提升初中语文的整体教学成效,而且有利于推动我国素质化教育获得更大的成效。

(一)有利于提升初中语文的整体教学成效

新形势下,初中语文的教学,其对象应该是全体学生,而不应该是部分学生。因此,初中学校的领导应该将语文学习中的后进生转化问题,作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阶段的重点问题。对此,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以全体学生为教学对象,本着不放弃、不抛弃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去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采取措施帮助后进生慢慢转化成优等生,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初中语文的教学成效。

(二)有利于推动我国素质化教育

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教学目标主要以部分优等生为教学对象,后进生一般是被直接忽视的主体。在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同样也存在这种现象,教师比较喜欢学习优秀的学生,对优等生的关心与照顾也比较多,大多数教师都选择放弃后进生,有些教师甚至会把后进生当成全班拖油瓶。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主要是向优等生提问,因此,他们所得到的信息只是优等生的观点,不利于全面掌握班级的学习进度。在如此形势下,教师采取积极的措施对后进生进行转化,促使后进生向优秀生方向转变,有利于提高全班学生的成绩,是素质教育将全体学生当成教育对象的重要体现。

二、初中语文后进生的主要特点

初中语文中的额后进生,不仅仅会表现出自卑的心理,而且会产生自我封闭的行为。在生活上,不愿意与他人交往;在学习上,缺乏学习积极性,最终致使后进生与优等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不利于初中教学取得全面的效果。

(一)自卑心理过重

新时期,尽管我国政府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但在中考高形式毫无变化的情况下,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仍停留于传统应试教育阶段。应试教育模式下,考试成绩是考核学生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教师和学生心中,都形成了以“分数论成败,以成绩论英雄”观念。对此,学习成绩差的后进生,面对每次考试都名落孙山的情形,难免会产生不如他人的自卑心理。在这些后进生心里,他们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在优等生以及教师面前,都不敢抬起头来走路。

(二)心理封闭,不愿与他人交往

大多数后进生都有自卑心理,这其中的原因,除了成绩不如他人之外,还有很大因素是因为他们在性格上非常内向,不愿意打开心扉与他人交往。在他们心中,总觉得老师和那些优秀的学生会看不起他们。长此以往,这些后进生的性格就会越来越内向,越来越不敢或不愿意开口说话。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后进生的内向心理以及不愿意与教师或同学交流的状况,会致使他们逐渐走入边缘化地带,更容易被老师和同学所忽视。

(三)缺乏学习动力,学习积极性不强

后进生之所以会成为后进生,主要是因为缺乏学习动力。因此,后进生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学习积极性不强。他们在学习上表现的极其被动,有些学生甚至会对学习产生厌恶心理。

三、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产生后进生的主要原因

(一)初中语文教学体制落后

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基本沿袭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在落后的教学体制下,不利于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例如,在落后的应试教育教学体制下,初中语文教师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在整个班集体中,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合这种教育模式,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考出高分。因此,在以分数评价学生的体制下,考试分数高的就被称为了优等生,而考试分数低的则被称为了差等生或后进生。

(二)语文基础薄弱,无法跟上教学进度

很多所谓的后进生,大多都缺乏学习动力和学习积极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语文基础太差,跟不上教学进度。例如,有些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注重字词的积累,导致字词基础薄弱;也有些学生不喜欢阅读,致使自身的阅读分析能力低下;还有的学生没有写作天赋,写不好作文等等。具有以上情况的学生,时间长了,就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最终完全丧失了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三)缺乏学习技巧,使学习效率无法得到提升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产生后进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因为有部分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致使学习效率低下,最后沦落成为了语文学习活动中的后进生。例如,有些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有认真听老师讲课,但他们缺乏一定的学习技巧,无法快速地吸收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知识,久而久之,便堆积了很多不懂的问题,再后来就跟不上全班同学的学习进度。

四、转化初中语文后进生的几点措施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想全面提升班级的语文成绩,就应该加强对后进生的关心程度,尽可能地采取措施,帮助这些后进生逐渐转化成优等生。

(一)强化心理引导,帮助他们树立自信

针对后进生有自卑心理的状况,教师应该对其加以心理辅导。例如,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多关注后进生,多问问后进生的想法和意见,了解后进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思想。另外,初中语文教师在业余时间,也要加强对后进生的关心,多与他们进行沟通与交流,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帮助他们树立对人生、对学习的自信心。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他们将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后进生之所以学习成绩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注意创作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将精力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中,促进他们语文成绩的提高。

(三)制定分层目标,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产生了后进生的原因,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以及教学目标有着很大的关系。例如,许多初中语文教师以同一教学目标来要求学生,而大多数教师又是根据优等生的学习情况来安排教学进度的,这极不利于后进生的转化。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想推动后进生向优等生转化,语文教师就必须根据全班同学的学习情况制定分层教学目标,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尽可能地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要。

五、结语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关注优等生,更得关注后进生,只有全体学生都得到进步的情况下,才能够促进初中语文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舒明跃,刘仁刚,盛璐,李映萍,王鉴.深圳市学业不良学生行为问题、家庭因素及父母养育方式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06)

[2]陈周立.一个也不能让他们掉队――谈农村初中语文“后进生”的转化策略[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11)

[3]熊恩琴.联手打造蓝天――珠三角地区农村初中后进生转化途径之家庭篇[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09(08)

上一篇:发展体育,增强素质 下一篇:室内设计应用性实践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