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制作在高职《模拟电子线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15 11:13:42

项目制作在高职《模拟电子线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项目制作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通过完成实际电子项目的安装及调试,从中获取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实践结果表明项目制作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培养了他们电子技术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令课程教学质量得到很大改善。

关键词:项目制作;教学;电子线路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185-02

一、引言

《模拟电子线路》作为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专业的基础课,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而本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强、内容比较烦琐、知识点抽象等特点令初学《模拟电子线路》课程的高职学生总是感觉到了无头绪、难以理解、兴趣索然;而传统的重完整理论体系、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学生难以接受,甚至产生畏难、厌学情绪,导致教学效果甚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得尤为重要。而高职教育对于学生的要求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理论,更重要的是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对这一教学目标,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显然是不合适的,为了适应职业教育发展要求,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技能,更好地为学生就业服务,必须对《模拟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实践证明将项目制作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助于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作”,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创新能力和通过多方渠道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制作项目的选取

制作的电子项目作为教学载体,其任务是整合课程,学生通过完成实际电子项目的制作从而完成对本课程教学内容的学习,因此选取合适的项目非常重要。首先选取的项目要适合高职教学的特点即以“必须、够用”为度;其次选取的项目必须是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且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项目,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社会能力[1]。基于以上项目选用原则,笔者与本课程其他教师共同研究,将课程中所有必需的知识按照知识结构分解、重组、整合到教学项目中去,最终采用了生活中常见的并能典型代表电子线路知识结构的电子产品“直流稳压电源”和“低频功率放大器”来承载本课程的所有知识点,每个项目下又包含了若干个工作任务,学生通过完成项目的制作达到相应的职业技能。教学内容的整体设计如表1所示[2,3]。

三、教学过程实施

教学实施过程大致由以下三个阶段组成。

1.理论讲解阶段。教师先在课堂对将要制作的项目所涉及的知识进行讲授,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的有关内容。本阶段主要采用多媒体及仿真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

2.项目验证及安装和调试阶段:在本阶段,学生需对教师下发的制作任务进行仿真检验,验证无误后即可到校内实训基地领取项目所需的元器件与制作工具,在万用板上组装焊接实际电路并进行调试,排除电路故障,调整元器件参数,使之达到设计指标要求。本阶段主要采用现场演示、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重点训练学生识图、焊接、常见电子仪器使用及分析排除故障等职业技能。

3.检查评估阶段。恰当的评价不仅是项目制作教学成功的保障,同时还能达到促进学生学习的目的。由于项目完成主要包含元器件检测、焊接电路、测量及调试、安全规范操作、团队合作等几个方面,在评价时,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结合的方式。重点检查内容有:学生完成电路制作的情况;学生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电子测量仪器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表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

四、实施效果总结

实践表明,项目制作式教学法可令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学生在项目制作过程中不仅巩固了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实践技能也获得了有效的训练。学生通过真正的项目制作,不仅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并且锻炼了语言表达、团结协作的职业能力,令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获得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杨玉芳.“项目实训式”教学在中职《电子线路》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2011,(11):79-80.

[2]陈俊安.基于项目驱动的电子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9):270-271.

[3]刘春梅,史美娟.高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与探索[J].柳州师专学报,2011,(6):115-118.

作者简介:刘春梅(1975-),女,广西桂平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检测及自动控制技术。

上一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说课稿 下一篇: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