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决策的有效性分析

时间:2022-09-15 10:30:38

群体决策的有效性分析

摘要:决策的有效性取决于决策本身的客观质量和执行决策的人对决策的认可程度,可是在现实的组织中,人们可能很少关注决策的有效性问题,特别是群体决策的有效性。本文从群体决策人员结构的有效性出发,对群体决策的有效性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群体决策;有效性;人员结构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01

一、群体决策的定义

群体决策,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对一组可能的备选方案做出抉择的过程。由于决策群体中每个成员对这组可能的备选方案都持有各自不同的偏好次序,所以群体决策也就是把这些偏好集结起来选定一个最终决策方案的过程[1]。

二、决策的有效性

决策的有效性是指决策实施后显示出的客观效果,它取决于决策本身的客观质量和决策被认可的程度。在讨论群体决策的程序有效性之前,应该明确什么样的决策适合使用群体决策。一般而言,需要顾及的面较广,时间要求不太紧迫,但经不起失误的重大决策问题应该采用群体决策。至于一般性的业务决策问题,职责明确很关键,则应该采用个体决策。

三、群体决策人员结构的有效性

决策群体的全面活动可以归纳为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因此,决策群体的成员如何构成才能使这一过程产生正面效应,缩小负面效应,是群体决策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群体决策人员结构的有效性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合理的知识结构。不仅有各种专业性业务知识,包括专业技术知识和专业管理知识,还要有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思维学和创造学等综合学科的知识。

(2)合理的能力结构。要适应现代决策的需要,决策群体无疑要合理组合有不同技能的人,形成多维性的能力结构。这些技能一般可归纳为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几类。

(3)合理的年龄结构。决策群体通常要老、中、青搭配,这样既可以防止决策班子老化,又可保持应有的活力和继承性;既可充分发挥各年龄层次的优势,又可弥补其相应的缺陷和不足。

四、群体决策方法的有效性

组织在进行决策前应该详细分析所决策的问题,根据问题的不同,结合决策方法的优势与不足,选用不同的群体决策方法,从而保证决策的有效性。

(1)头脑风暴法。这种方法明显的优势是决策形成的速度相对较快,确保最终形成的决策融入了共识;增加每个人的参与感,提升参与者的成就感;在工作中塑造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不足在于由于参与人员过多,层次过于复杂,意见不易统一;在会议中做出的决策很可能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容易出现意想不到的偏差。由此看来,如果决策需要一些创新性高的想法可以使用此方法,但是如果决策的机密性和技术含量较高或者是专业性强就不适于使用此法。

(2)德尔菲法。这种方法具有一定实用性和科学性,可以避免会议讨论时由于害怕权威而随声附和,或固执己见;同时也可以使大家发表的意见较快达成一致,参加者更易接受结论。此法的不足在于专家选择没有统一且明确的标准,预测结果因个人经验而变,缺乏严格的科学分析;过程相对复杂,花费的时间较长。所以如果面临的决策问题现有信息不够完备,需要作长远规划或大趋势预测,影响预测事件的因素很多,主观因素对预测的影响较大就应该选择德尔菲法进行决策。

(3)必要条件限定法。这种方法用于解决多目标决策问题。由于组成群体的成员可能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抱有各自的目标,这种目标上的差异会给群体解决问题的过程增加一定的难度。为了便于达成群体的决策,可以采取一种策略,让群体的每一个成员从自身的角度列出解决问题满足的一些“必要的合乎需要的条件”,也即确定群体偏好的限制条件。然后,群体再设法找出一种行动方案满足所有这些条件的要求,这样也就达成了比较一致的群体意见。

五、群体决策执行的有效性

再好的决策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实现预期的效果,多无异于一张空头支票。所以群体决策执行的有效性,在整个群体决策程序中非常重要。

(1)分解目标,定出小任务。把总目标,按照空间和时间的角度进行分解。布置各阶段任务时要清晰具体,不仅告诉他们目标,更重要的是做事的方法,做事的原则,要达到的具体的结果,和具体的操作标准。

(2)明确责任。群体决策和个体决策相比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责任感的淡化。决策制定的责任很难落实到个人,但是执行过程中每项任务做到这一点相对容易。如果决策和执行两个过程都没有明确的责任人,最终的效果可想而知。

(3)监督和检查是执行的保证。在落实一项决策的过程中,密切关注工作进度,随时掌握实际情况,必要时高层管理者要亲自督战。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要通过跟进,保证执行的效率;另一方面要及时了解执行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采取应变措施。事物是复杂多变的,在执行过程中,没有任何改变就可以把计划顺利变成结果的事情是没有的。

(4)根据实际结果对决策进行检验。有决策就会有风险,因为未来是不确定的,而决策是要投入现有确定资源的。因此,决策做出后,还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一个重要决策的结果如何往往需要经过几年以后才能显示出来,所以,在决策过程中要注意跟踪记录有关信息,从而不断用真正发生的结果检验决策的有效性。

结论

群体决策的有效性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要想群体决策有效,首先要保证人员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年龄结构的合理;其次要根据决策问题的具体情况,选择一种切实可行,并且有效的决策方法;最后要确保决策的执行不偏离群体决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兴波.群体决策分析.党政论坛,2006.

[2]历一梅.对企业管理者如何进行有效决策的分析.中国电力教育,2009.

[3]柏芳平.群体决策中从众行为的原因及对策探究.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上一篇:企业产品促销策略初步探讨 下一篇:公共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