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式”在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时间:2022-09-15 06:46:37

“导学式”在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摘要:“导学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导(预习)、互导(学生课堂讨论)及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方法。在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学中创新应用“导学式”教学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技术的掌握及身体协调性的提高和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起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导学式”教学;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创新应用

篮球运动中的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是中职《体育与健康》第三章第二节《篮球运动》内容之一,也是学习篮球的必修课之一。该技术是一项攻击性很强、运用广泛的组合技术,相比中职生来说学习难度也很大,给中职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学中,因教学课时有限,怎么样运用行之可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该项技术,是每个中专学校体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就 “导学式”教学方法在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学中地创新应用,谈一下教学体会。

“导学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以教师的“导”为手段,以学生的“学”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目标的完整的结构体系。其教学过程一般为 “提出问题”、“尝试练习”、“精讲示范”、“实践锻炼”、“教学评价”五部分。我在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如下创新操作应用。

一、提出问题,引发兴趣

由于篮球是中学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之一,而且中考体育加试也有行进间运球项目,大部分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因此学生的参与及关注程度比较高,也有一定的篮球知识,在教学开始阶段教师提问:“这个赛季CBA联赛冠军是哪支球队?”学生回答:“北京队”,教师:“北京队获得冠军的最大功臣是谁?”学生:“马布里”,教师:“马布里这么厉害,他最擅长的进攻方法是什么?”学生:“三大步上篮”、“跑投”、“骑马射箭”,教师:“非常对,我们今天就学习三步上篮,这个动作叫做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是我们学习篮球的必修课之一,掌握它有一定难度,需要同学们通过认真的观察与思考,相互的合作与探讨,去攻克它,去战胜它,大家有没有信心?”这样的提问起到了一个“诱导”的作用,启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把学生带进一种学习的氛围,使学生明确要想学会和掌握动作就要积极动脑,使教师的“诱导”与学生的“思考”有机结合。

二、在做中学,在做中教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练习,一是活动热身、熟悉球性练习,有慢跑运球、半场互相抢断运球游戏、篮球操等基本练习;二是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基本技术的“引导”。如原地上两步起跳投篮练习,让学生体验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分解动作等。关键是第三点,行进间接球上篮过程。首先让学生做跑动中接固定球上篮的练习,教师有目的地选出两名同学示范,让学生评价区别,由教师引导提问,请学生回答以明确跨第一步接球连贯上篮不能脱节的道理;其次通过教师提问:“行进间上篮三步怎么跨?”、“上篮是手臂动作如何做?”两个问题,并示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完整动作,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出答案,同时出示教学挂图,让学生在组长的组织带领下讨论学习图解,并大胆尝试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并找出好的同学示范,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明确跨第一步的同时接球及速度快慢与手举球高低和投篮力量之间的调整教学重点;再次集中精讲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动作,并阐释前面提出的两个问题, 得出“一大、二小、三高跳”的脚步动作和“举、伸、屈、拨”为要领的手臂投篮动作这一教学难点,使学生带着正确的答案与标准的动作重新反复练习,教师巡视并提示“一、二、投”的“指导”,使学生技术得以提高,个体技能得以充分发挥,使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指导”与学生的“体验”、“练习”更加有效地结合起来。

三、巩固练习,互帮互助

优良学风在教学中教师对教学中存在的难点及学生练习中遇到的技术困难和心理困难给予及时“疏导”,即使学生在练习中多次“失败”时教师也不批评而要通过观察找出“毛病”所在,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作相应提示,同时多鼓励树立信心和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力争成功的竞争意识。多次的“失败”和改进换来的是成功的喜悦,一次次的改进提高了学生自信、自强、自控的能力,同时在教学中安排了学生互助练习,增进了同学间互帮互助的学习风气和友谊,有效地提高了动作技能,巩固练习效果,使学生一课一得,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集中展示,教学评价

集中展示教学效果,彰显学生个性魅力;掌握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运用知识不仅是为了今后工作和生活,而且也是进一步学习的条件。运用知识当然不仅限于技能技巧的掌握,还包括“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课的最后阶段,我让各小组进行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比赛,并用语言激励学生大胆演示,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都想把刚学到的新动作通过自己的领会加工,展示给大家,有的同学准备充分,动作舒展漂亮,立即得到大家的掌声,有的同学因为紧张,没有投进,同样也得到了大家的鼓励,有的动作突出奇思妙想,变现力很强,有的动作中规中矩、扎扎实实,突出实战运用,最后几个基础差、胆子小的学生也进行了展示,第一次由于紧张或者由于没有掌握好动作技术要领,慌乱中步子错了,第二次经过思考动作要领,消除紧张情绪后,都完美的完成了动作,博得了大家的掌声。教师随即对全体学生的动作给予准确的客观的评价,肯定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同学们能够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扎扎实实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能力,进而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

以上便是本人在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采用“导学式”教学的体会及创新应用,它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此法的长处在于,通过不断提出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习,给学生营造了思维创造的空间,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感知、理解、记忆能力;为学生提供较多的练习机会,学生之间相互修正、探讨,最后教师下结论或作评价,以获得足够的反馈信息;使他们能够牢固地掌握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各环节的要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反复练习,不断提高动作技术的熟练程度以及运用效果,从而加快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动力定型的形成过程。

参考文献:

[1]徐鹏,农村初中“教学案”导学式教学的实践研究.2006

[2]吴志超、刘绍曾、曲宗湖 ,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 ,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上一篇:中学阶段要重视学生的音乐教育 下一篇:高中美术教学的创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