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补子”,他在远方呼唤

时间:2022-09-15 06:30:33

穿过重重人群,鼻子里充斥着人体汗腺发出的浓烈气味,在这样的包围下,我背着大袋的野外活动装备,带着手提电脑,奋力挤上了重庆火车站的站台。我喜欢行走,这样一个人的行走,好像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成长。一个人,没有别的什么人帮助你,你要自己面对行走中的一切困难,如同自己面对一个人的生活。然后在途中,会碰上和自己去往同一个目的地的人,也许会结伴走一段,就像生活中有缘相逢的人,结伴走过一段人生。我热衷于这样的行走,从16岁到60岁,都会喜欢。

(单人旅行必备物品:

应急用品:高锰酸钾一小瓶,可消毒;药棉若干,擦洗包扎伤口用;丝巾一块,既可防风保暖用,又可用于包扎伤口和做止血带。

应急药品:速效伤风胶囊、复方阿司匹林、晕海宁、复方甘草片、黄连素片、食母生、阿托品片、银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牛黄上清丸、十滴水、藿香正气水、人丹、清凉油、伤湿止痛膏、氯霉素眼药水、绷带、胶布、风油精等。)

这次我要去的地方,是云南的“塔尔补子”,一座位于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山区里的高山。彝族语中,“塔尔补子”是小伙子的意思。这座山最低海拔1600米,最高海拔3900多米,风景壮观,一山之间,可领略四季景色,神奇美妙。因为海拔高度相差太大,徒步了一段路后,我感觉到了行走的艰难。可那儿的民族风情和高山的壮观景色却吸引着我,疲惫中,始终好像听到远处有人在呼唤。

走到中途,我碰到了几个自助旅行的年轻人,在他们的热情邀请下,加入了他们的队伍,于是一行几人一边行走一边互相鼓励着,一起奔向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数小时后,我们终于站到了那个英俊的小伙子――“塔尔补子”面前。

我喊着口号,说要征服这个“小伙子”,但他可不是那么好征服的。他更像个原始的男人,那样高而险峻,没有可以攀登的道路和台阶,他充满了野性的挑战。这却更加引起了我们征服的欲望。我们找到了当地的彝族兄弟,由他们做向导,带上一个马队,背负我们的帐篷以及若干野外用具开始上路。

从低山往高原步行,向导说,这曾经是马帮走过的路线。在原始丛林间徒步行走,喝的是山上流下的溪水,干粮和葡萄糖液放在了马队的背篓里。阳光斜射过被山火烧焦了的树干,密密麻麻的高山杜鹃在望去不远的地方楚楚地开放。

我戴着布手套,以匍匐的姿势爬过山石嶙峋的坡,一点点朝着目的地艰难地爬去。行走在山里,几乎完全没有路。我跟着向导,在山脊上小心翼翼地攀登,不敢有丝毫松懈。左右看去,完全是绝壁,如果摔落下去,几乎没有可以阻挡身体的东西,很是危险。

(险峻处攀登时需注意:一定要穿防滑的鞋子和舒适的衣服,攀登时不可动作过大,不要四下张望,身体尽可能朝地面弯曲,不可直立。)

马队和我们失去了联系,他们走得太快,又是走的另外一条山道。我们的补给完全没有了,越往山上爬,水源越缺少。我们连水壶都放在了马背上,太掉以轻心了,因为想到自己去年连5200米都上去了,便认为3900米根本就没问题。没想到,这里的起点海拔低,在翻越中,更容易有高山反应。果然,同伴在海拔3000米处有了高山反应,呼吸开始艰难起来,嘴唇也变了颜色。我拿出口袋里仅存的一粒西洋参含片递给了他,让他嚼服,然后陪着他尽可能放慢速度,缓慢前行。

(对付高山反应的方法:原地休息,尽可能让身体放松,缓慢地喝点水。可以轻揉太阳穴,如果感觉到头疼,可用双手食指分别按压头部双侧太阳穴,压至胀痛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约一分钟。配合适当药物,严重者要尽快送往就近的医院治疗。)

向导已经走到另外一个山头上去了,我把步子放慢了下来,同伴需要照应,我不可能一个人这样走掉。我很想了解他的感受。我猜想在这前无去路,后是险要山崖组成的退路面前,无补给,无水源,生命的选择只有义无反顾地跟着他们,一起前进。只有前进,到达我们的目的地,才有生机。而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我们惟一的选择是前进,因为此时,根本没有退路,前面会有人群的接应与帮助,而后退,在这样的情况下,处境会更加危险与艰难。

同伴和另外的几个男人一步步艰难地跟了上来,我们已经攀登了5个小时。太阳快要落山了,山间的植物沐浴在一片金光里。高处,杜鹃花大朵大朵的,漫山遍野缤纷绚烂。

前面是一个很大的风口,有绿草和兰花静静地开放在3900米的高原处,美景已经完全展现在眼前。向导说转过大风口就可以找到安顿下的地点,可是风那样地大而急剧,好似要把整个人吹起来,所有人每迈出一步,都是那么困难,最后我们干脆跪在青草上,等待风头过去。

风终于渐渐有所缓和,慢慢起身,依然感觉人在这样的风中可以像蝴蝶一样飞舞。有彝族同胞早早到来,看见我们,走过来迎接。我口渴得厉害,却已经没有了备用的水,一个彝族男人在草地边山丘上挖了一个泥洞。水一下子就涌了出来,混着泥浆,然后慢慢澄清,我迫不及待地用手掬起一把,水冰凉刺骨,喝下却无比甘甜。

傍晚,我们点燃了篝火,烤上了玉米、土豆和肉块。旁边马在嘶叫,夜色清凉如水,却祥和安宁。火光中山色呈一片朦胧的美。我们在篝火旁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所有的疲惫和途中产生的恐惧,都在这样美的意境中消散。吃饱了玩够了,大家合伙搭起了帐篷,我知道这个夜晚,我会拥有一个恬适的梦。

(露宿野外注意事项:要留意帐篷的封闭性,注意保暖,因为野外尤其是高山处温差极大,即使是夏天,午夜的温度也非常低。另外还要注意安全,防备一些虫类的伤害。)

第二日清晨7时,无奈地从帐篷里爬出,东方金色的晨曦,刺到了我的眼睛。白马在清晨的露水里低头吃草,早早追赶猎物的彝族猎人们,从山冈上急速而过,眼前就好似一部追逐中的电影,无限宽幕,且清新诱人。露水浸透了我的雨衣,我伸了个懒腰,微笑着站立在仍然燃烧着的篝火前,烤着湿湿的衣服。旁边的一个彝族男人接过我的衣服,帮着我烤干。这样的感觉如此美好,陌生人之间的温暖让我珍爱。

八时许,我们又启程了,向着另外一座高山攀登。我们需要从那边的山麓下去,我不舍地回头仰望松柏与青青的草场,以及遍野的黄色兰草,晨雾仍然环绕在山涧,人置身其中,如梦如幻。

前去的山谷同样有雾,山区内,大雾往往会招来暴雨。果然,几分钟后,大雨急来,气温急剧下降,在大雨和雾气中,我们坚持向上爬去。“塔尔补子”这个“小伙子”,开始给我们新的考验了。但是谁都没有松懈,所有人,都选择了坚持。我们在雨中相互搀扶着翻过山头,终于找到了下山的路。这个时候雨停了下来,淡薄的阳光穿透云雾柔和地洒满山野,我们的心情也在阳光下明朗起来。休息了片刻,我们开始牵着手,一个扯住一个,慢慢半走半滑地下山。

山下阳光明媚,村庄里的彝族同胞已经给我们准备好了水煮的土豆。我拿起一个大口大口地吃着,感觉中好像从没有吃过那样美味的食品。吃饱了,安坐在阳光照射的石阶上,微笑看着远山,想起所谓的人生。徒步的行走,艰难的攀登,中间经历的种种艰难,征服之后的如斯美景……恰如一场人生吧。而最美的一刻,便是此刻的平静安宁。

(抵达路线:昆明汽车西站下午4时的卧铺车可达宁蒗彝族自治县,然后包车至永宁坪乡的纸房沟。进塔尔补子山,需要请当地人做导游。费用预算:半个月约1000元。)

上一篇:抢救“假日皮肤” 下一篇:让偏头痛从此不再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