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滩涂绿化互花米草人工栽植生长情况调查研究

时间:2022-09-15 06:13:54

滨海滩涂绿化互花米草人工栽植生长情况调查研究

摘 要:在不同滩面高度人工栽植互花米草,并对栽植后互花米草的生长状况及周边滩涂环境进行详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互花米草在现有人工岸线滩涂标高上种植能够生存,高滩面区域米草生存情况好于低滩面区域,但均不能形成较好的景观效果。分析得出互花米草适宜生长的标高为低于高潮线0.5 m。同时结合研究结果探讨了互花米草在人工吹填滩涂绿化上的应用。

关键词:互花米草;吹填造陆;滩涂绿化;景观工程;生态修复

中图分类号:X17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05.021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作为外来种对于中国沿海潮滩的治理和保护带来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在部分区域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1]。对于互花米草的研究评价要因地制宜,从不同的时间、空间上来进行分析探讨;同样对于其发展、控制以及开发利用也要结合不同滨海湿地的情况进行。综合利用互花米草资源是可行而有效的途径,兴利避害,使互花米草发挥最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2]。天津滨海滩涂自20世纪70年代引进互花米草以来,由于具有显著的耐盐、促淤造陆、防波护堤等优点[3],使其在天津滨海地区的栽植应用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天津港东疆港区是利用疏浚弃土人工吹填造陆形成,规划面积30 km2,南北长10.7 km,东西宽2.17 km,延伸入海呈半岛。按规划,东疆港区综合配套服务区紧邻港区东侧和北侧面海,以商业、居住、办公为主,该区域需要高质量、高品位的绿化景观,以满足在该区域生活和工作的人群,但由于防波堤外淤泥质滩涂岸线长(9.3 km),面积大(60 hm2),形成时间短,缺乏绿色植物,生态环境差,尤其是在海潮退去之后更是呈现一片泥滩。如何尊重生态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节约成本,使该区域快速形成绿化景观,达到生态修复的目的,是研究探讨的重点[4]。本研究在吹填区域岸线滩涂人工栽植互花米草,对其生长状况进行调查,以确定互花米草能否在吹填区岸线滩涂生存生长并形成景观。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 料

互花米草来源自天津港区已有互花米草生长区域。

1.2 试验地选择

本试验选择在天津港东疆港区人工沙滩北侧防波堤外,靠近防波堤的滩涂上进行[5]。该处为淤泥质滩涂,在天津东疆港区周边具有典型性。试验地面积约100 m2,分堤坝区(高潮位线区域)、高滩面区和低滩面区3个区块。

1.3 互花米草种植

在试验地块,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从护坡日常高潮位线到低滩面区域,开展互花米草人工种植工作。种植面积约100 m2,种植互花米草300余株。每穴种植互花米草5~6株[6]。

1.4 数据调查

在完成互花米草种植后,后期主要对互花米草的存活情况,生长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同时记录海水潮汐的变化对互花米草淹没情况,以及对种植地滩涂的相对标高,滩涂淤泥厚度进行实地测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植地滩涂性状及标高调查

种植地土壤以淤泥为主,机械组成为粉(砂)粒和粘粒[7]。质地分布略有不同,多数为细软淤泥,部分区域为大颗粒较硬泥块,土壤理化性质较差,通气透水能力差。滩涂淤泥由陆向海厚度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探查表明软泥厚度约1.5~2 m,表层20 cm为粗砂层(可能与吹填造陆真空预压过程有关)。

同时,利用水准仪进行了互花米草种植区域滩涂相对标高的初步测量工作,结果见图1。经测量计算高潮线与低位滩面的高差可达到2.7 m,泥滩向海延伸的自然坡降约为0.3%~0.5%。互花米草种植的大部分海滩,标高均在高潮线以下2.3~2.7 m之间。

2.2 互花米草生长调查

结果表明,互花米草具有非常顽强的生命力,在东疆港区东部岸线现有低标高(日常高潮位1.5 m以下)海滩上经人工种植可以生存,并能够有新叶抽出,部分植株能够结穗(表1,图2)。但因受海潮淹没(每次淹没2~3 h,图3)及风浪影响,植株受损害情况严重,底部叶片尤其明显,整体景观效果差。同时,高滩面区米草生存情况好于较低滩面区域。另堤坝区域受风浪冲击力大,种植的互花米草或被冲走,或被打断,基本无法生存,但种植于高潮线上的互花米草,因根部可接触潮水,在初期生存较好。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互花米草种植试验研究以及对滩涂性状环境等情况的调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互花米草具有非常顽强的生命力,在东疆东部岸线人工吹填形成的滩涂上种植可以存活;第二,试验区滩涂标高较低(低于高潮位1.5 m以下),互花米草被海水淹没浸泡时间过长,生长受损严重,基本不具备景观效果[8];第三,在东疆港区周边滩涂上制约互花米草生长并形成景观的主要因素是滩涂标高过低。

如何合理利用互花米草达到快速绿化滩涂的目的,满足互花米草正常生长所需的滩涂标高是先决条件[9]。通过本研究可以确定互花米草在本地区适宜生长的滩面高度为低于高潮线0.5 m(大沽高程约3.0 m),因此,要利用米草进行滩涂绿化首先要采取措施进行滩面的抬高[10]。如何抬高滩面标高,可以参照筑“围埝吹填”工程,按照 “就地泥方平衡,挖填结合,灵活造景”的原则,采取工程技术措施对泥滩标高进行处理以满足互花米草正常生长的要求。另外,也可以利用现有滩涂,选择滩面较高的区域进行直接栽植。利用互花米草自身的固滩促淤能力,使滩涂标高不断增加,逐步形成互花米草大面积景观区。在研究互花米草生长所需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采取其中一种或两种相结合的措施便可达到滩涂快速绿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赵广崎,张利权,梁霞.芦苇与入侵植物互花米草的光合特性比较[J].生态学报, 2005, 25(7): 1604-1611.

[2] 袁红伟,李守中,郑怀舟,等.外来种互花米草对中国海滨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价及对策[J].海洋通报,2009,28(6):122-128.

[3] 宋连清.互花米草及其对海岸的防护作用[J].东海海洋,1997,15(1):11-19.

[4] 刘广平,杨红,戴小杰.上海地区外来种互花米草的生态效益综合评估[J].海洋环境科学,2010,29(5):758-761.

[5] 李瑞利,石福臣,张秀玲,等.天津沿海滩涂互花米草种群生殖分株数量特征及生殖分配研究[J].植物研究,2007,27(1):99-106.

[6] 石福臣,鲍芳.盐和温度胁迫对外来种互花米草( Spartina alterniflora)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7,27(7):2733-2741.

[7] 曹大正,王银生,张东然,等. 互花米草在吹填筑挡工程上的试验与应用[J].中国工程科学, 2005, 7(7):14-23.

[8] 古志钦,张利权.互花米草对持续淹水胁迫的生理响应[J].环境科学学报,2009,29(4):876-881.

[9] 仲维畅.大米草和互花米草种植功效的利弊[J].科技导报,2006,24(10):72-77.

[10] 邓自发,谢晓玲,王中生,等.基质及水位对入侵种互花米草生长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 2010, 29(2): 256-260.

上一篇:美学农业与休闲农业的联系与区别 下一篇:the grey ghost of Ladak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