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实施措施与建议

时间:2022-09-15 06:02:55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实施措施与建议

【摘要】当今社会,进行德育教育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作目标。小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希望,其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如何加强班级同学的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工作者应当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德育教育现状,对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措施进行探讨,并提出实施建议。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措施;建议

一、德育教育的基本情况

(一)德育教育的基本认识

德育教育在内涵上有狭义理解和广义理解之分。广义理解即为对公民在思想教育、道德感化以及政策宣传等方面的教育。狭义理解为学校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规范,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但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和时代的不断进步,德育教育的内涵也越来越科学化和多样化。因此,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应当不断调整我们进行德育教育的措施[1]。

(二)我国德育教育现状

作为启蒙教育的小学教育,在教育史上是最长,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而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成长的保护者和引路人,也是学校教学和各种教育活动的中坚力量。从上我们不难看出,小学班主任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在当下德育教育愈发重要的今天,作为班主任更应当承担起进行德育教育的重任[2]。我国自古是文化大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在文化教育方面具有丰富的传统方法。但正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在当代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方面出现了不同的问题。首先,班主任在德育教育意识上有所缺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进行“填鸭式”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产生足够的重视。其次,只重教书,忽视德育。当代社会竞争压力日益激烈,学校在对于优秀生源的竞争中相互“厮杀”,为了提高升学率,使学生接受更加优秀的教育,从而提升本校知名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了“应试教育”的重要性,过分强调学生成绩的提高,从而忽视了学生思想素质方面的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引导。最后,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大多流于形式。在对于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班主任往往是结合书面的道理和大而空的抽象化思维进行讲解。但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很多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与书本中所教的不尽相同,甚至还有重大出入。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作者曾经结合课文让学生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理,并试图让他们举例说明生活中那些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先进例子。但是部分孩子提出,现在的人都是拿钱才做事,并没有那么多无私奉献的故事。这使我很震惊。从课堂到实际生活,孩子所看到的是那些自私自利的画面,而未曾注意到无私奉献的身影。因此,班主任应当更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只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正确的思维方式,才会让学生的素质得到切实的提升,才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的不断实施,我国也实施了一些德育教育的具体措施。但是,对相关措施的具体落实不到位,部分小学班主任对待相关工作只是应付检查,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出相关措施的具体功效。基于以上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保障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育方面的措施切实执行。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措施及建议

(一)在班级管理中强化德育教育

1.选好得力班委,实现学生自我管理

班级干部是学生中的核心力量,在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工作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对于班级干部的选拔上,班主任应当严格把关,选出表现优秀、同学信得过、群众基础好的学生作为主要班级干部,并根据班委职务的不同合理安排岗位,使得班级干部在自己的岗位上实现自己能力的最大化。通过提升班级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班级干部积极向上、严于律己、公正无私、团结同学的意识,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带动全班同学共同进步。

2.尊重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特长

小学生处在兴趣培养和个性养成的初级阶段,其思维是最富有个性与创造力的。因此,班主任应当理解并尊重每一名同学,努力发挥学生的优良个性,不断帮助学生克服不良个性。对于学生的正当兴趣及爱好,班主任应给与充分的鼓励和支持,让小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发挥自身兴趣爱好,激发自身潜能,陶冶良好的道德情操。

3.细化班级制度,培养自律意识

在妥善制定各项班级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班主任应当着眼于引导学生在细节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切实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在教育教学中强化德育教育

1.将德育教育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对于小学生的教学内容大多是启蒙性、基础性的,作为班主任,在教授自己所任课程的过程中,应该从内容简单、通俗易懂的知识出发,将对班级同学的德育教育与课本中的基础知识相结合[4]。以作者所教的语文为例,语文教材中的大多数课文都是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要将教材内容现实化、细节化,逐渐融入思想道德方面的相关知识。这样在教学中,学生就会渐渐接收到德育教育的熏陶,逐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2.将德育教育与情感教育相结合

小学生出于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往往会带着强烈的情感因素进行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把握学生的情感并巧用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在课堂上容易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这就要求我们学会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课堂中,可以运用游戏、唱歌、表演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团队合作。同时,作为教师,也要在课堂教学中教授学生适当的技能,引导学生独立克服困难、战胜挑战,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从而拥有积极向上的态度,在不断克服困难的同时,得到自我人格的完善及升华。

三、结语

加强德育教育,完善德育教育措施,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小学班主任,为祖国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是我们肩负的重要任务。如何在小学阶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现阶段,随着新的教学方法的逐渐兴起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小学班主任加强德育教育的具体方法也越发多样,在这个趋势下,我们应当与时俱进、加强学习,总结出适合不同学生的德育教育方法,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田红军.浅议班主任的德育工作[J].读写算:教师版,2015(26):24.

作者:袁敏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

上一篇: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方法 下一篇: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