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概述

时间:2022-09-15 03:21:54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概述

摘要:电气自动化系统作为监管电气设备正常运转的程序之一,在电气工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通过介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并细致分析其设计理念,研究系统的主要组成,分析其监管功能,进一步说明控制系统的重要性。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概述;设计

中图分类号:TM7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872(2016)03-0082-02

1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概述

1.1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介绍

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带动着电气行业的不断进步,为更好地监管电力设备,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应运而生。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建立在计算机的基础之上,计算机根据管道温度,电流与电压的大小进行监控,在发生危险时及时启动控制装置,防止电气设备故障造成更大危害。简单来说,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就是依托计算机运行程序而形成的一种自动控制与监管的系统。

2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

2.1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的理念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意图监控电力设备的运行状况,防止电气设备出现故障而引发巨大问题。在进行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时,首先要考虑是否采用集中控制的形式,一旦电气自动化控制采用集中控制时,所有的电力设备都被一个系统监管,对电气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的成本降低,更为快捷。但采用集中控制的设计方法,全部电力设备的监管汇总于一处,单次维护量无形中变大,造成监管的难度增大。同时,由于多个电气设备的管道与标线汇集一处,一旦控制系统出现问题,就将引起整个设备的瘫痪[1]。因此,为了更好了解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就必须认真研究控制系统的设计方式与组成。其次,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过程中可以考虑采用远程监控的方式,利用远程监控可以节省大量安装设备的电缆费用,减少安装成本,同时还能够保证信息快速传输。但远程监控的方式适合于小系统范围的管理,大型电气化管理系统的监管难度大,不能简单的采用远程监控方法[2-3]。最后,电气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过程中应将现场总线监控考虑在内,现场总线监控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电气设备进行监管,通过通信线进行沟通,缩减控制电缆的数量,降低监管成本,从而确保控制的高效性。

2.2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功能

目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ESC监控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形成了一个输送信息的平台,此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具有保护发变组和控制励磁变压器两大功能。控制系统有以下5方面的基本功能。1)发电机的励磁系统是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灭磁和启励作为自动化控制的基本功能之一,监控着电气设备的平稳运行。2)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改变控制模式,从而产生增磁与减磁的不同功能,甚至能进行PSS的投退活动,确保电气设备的稳定。3)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对380V的电源进行监控,防止因电压突变产生的电流过大,烧毁设备的问题。4)在两台设备同时受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管理的情况下,控制系统对启变压器进行管控,保证两台设备的稳定运行。5)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同时监控柴油发电机和保安电源,从而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

2.3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

目前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由电源供电回路、保护回路、信号回路、制动停车回路、自锁及闭锁回路等组成。为更好地理解控制系统的组成,以电源供电回路和制动停车回路进行具体说明,电源供电回路采用AC380V和220V等多种供电电源作为工作电源,受此电压的供电电源的驱动,控制系统得以顺利运行。制动停车回路指启动制动环节,让异常运行的电气设备停止运转,通常表现为倒拉反转制动、能耗制动灯。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虽有不同,但制动系统的宗旨都是为监管设备的正常运行服务,快速发展的科技将推动控制系统的升级与更新。

2.4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未来发展

现有的控制系统一般由电源供电回路等组成,主要使用380V的电压进行工作,但随着OPC技术的更新,Microsoft在Windows平台的广泛使用,推动着电气行业的一次次革命。电气行业的革命代表着电气设备的升级与更新,为更好地监管新型设备,控制系统必然要随之改变。传统单一功能的控制系统正逐步多样化、简便化、快捷化,越发符合当前发展水平,未来的控制系统将不局限于监管电气设备,将拓宽其对生产过程、人事资源的管理范畴,促进其工作的顺利开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监管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防止电气设备因损坏而产生更大的损失。当前的电气设备主要在380V下工作,需要考量集中控制与网络控制的问题,但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必带动电气行业的更新与升级,电气自动控制系统正不断完善,更好地进行设备监管工作。

参考文献:

[1]达,伟.浅电动系统[J].电源技应,2013,(5):146-148.

[2]吴绵能,煜.浅电动系统其[J].界,2015,(24):41-42.

[3]黄亮亮.电动系统探[J].科技创新应,2013,(33):120-121.

作者:孟建平 单位: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合理契约与农业产业化的目标协同机制 下一篇:机械设计加工材料选择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