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进屋必须脱外套等

时间:2022-09-15 03:14:25

在俄罗斯,无论是去别人家做客还是出入公共场所,只要进门就要脱掉外衣,所有到俄罗斯的外国人都要学会适应“请把外衣脱下来”这一礼节。

几乎所有俄罗斯的公众场所都有衣帽间,当然,它的存在的确有其合理性,毕竟这里的冬天有半年多的时间:室外零下20摄氏度,室内零上20摄氏度。人们脱去笨重的大衣才能轻松地登堂入室。“脱外套,进房间”已经成为俄罗斯人生活的一部分,没有人对此表示质疑。但是有些场所过多苛刻的服饰要求,以及由此而来的繁文缛节,也会让人颇感小题大做。

有一次,我应邀参加一个在俄罗斯举办的学术会议,由于大厅暖气供应不好,会场的人都冻得瑟瑟发抖。中场休息时,大家都抱怨太冷,人都快冻僵了,但没有一个俄罗斯人去衣帽间取回大衣。最后,还是我们这些外国人“冒天下之大不韪”,在众目睽睽下穿上了大衣和羽绒服。看着那些俄罗斯人正襟危坐却缩手缩脚的样子,我们真有点哭笑不得。

在俄罗斯,凡是有外国人出入的办公场所,门上都贴着“请勿穿外衣进入”。如果不脱外套,你就别想进屋办事。

我的一位朋友一次忙着办手续,进进出出好几道大门,匆忙中他没有到衣帽间排队存放大衣,被门卫拦住,坚持要他去脱掉外衣;还有一次,他听课前急匆匆地去餐厅买小面包,他硬是被人从屋里赶了出来,非要他脱去外衣才能进去。

衣帽间是俄罗斯人不可缺少的生活伙伴,同时也是体现男士们绅士风度的地方,为身边的女士脱下或是披上大衣是男士不可推卸的责任。若哪位女士没有享受到这种侍遇,那她身边的男士绝对会背上“不懂礼貌”的罪名。

不怕排队的英国人

任 梅

英国人号称是世界上最喜欢排队的民族,即使只有两个人,英国人也会排队。

刚来英国时,我最大的感觉就是英国人的办事效率实在不高,银行、邮局、咨询处、商店的收银台,到处都在排队。

我最怕去银行,去一次银行要花整整半天的时间:先站着排队见负责排号的工作人员,陈述一遍自己的基本情况和要求,然后坐着填表等待叫号。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透明玻璃另一边的银行工作人员一点也不着急,他们接待客人时起立、问候、握手,一个礼数都不少。

虽然排队很麻烦,但是你只要排上队就可以放心了,没有人加塞,而且服务人员接待你的时候一定有相对充裕的时间和你交谈。要是队伍确实太长了,英国人会加开窗口或增加人手,但不会减少程序或减少针对每个人的办事时间。

有一次我去警察局办手续,听见~名老警察指导一个新手:办理好一个人的登记后,要把纸张放好,要是铅笔断了,就削铅笔,一切就绪了再叫下一个。这样虽然慢,但是不出错,纠正错误是最费时间的,不出错的人其实工作最快。

我见过的最壮观的景象是“公共开放日”那一天,伦敦500个公共建筑免费对外开放。尚未建好的温布利体育场门外,弯弯曲曲的队伍延伸出去了一两公里,按照体育场官员宣公布的每半小时可以进去20个人计算,排在后头的不少人肯定是白跑了。

接近中午,有服务人员到队伍后面挨个劝说,请他们的第二天再来,排在后面的人既不抱怨也不感慨,老老实实地走了,留下来的人则被――告知具体的参观时间。我和另外十几个人获知,我们预计参观的时间是12点。在我后面排队的是两个10来岁的小孩和他们的母亲,我听到小孩问母亲是不是已经12点了,母亲平静地回答:“这个体育场大概是第一次向公众开放,他们没有经验,我们给他们点时间吧。”周围不少人跟着点头。大家在寒风冷雨中冻得缩在大衣里,表情却平和安详,一点不着急的样子。

在伦敦过日子,虽然有时候我觉得他们的效率不高,行事古板,但也多少喜欢他们这种排队不着急的态度,那是源自内心的安全感和宽容。

上一篇:出租资产换来生活升级 下一篇:学成文武艺,一路笑傲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