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食管炎护理观察分析

时间:2022-09-15 03:10:49

嗜酸性食管炎护理观察分析

摘要 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其临床表现不同。在该疾病的明确诊断方面较为困难,对该种疾病患者的相关护理文献报告更是匮乏。本文就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做一简单的阐述,以期对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嗜酸性食管炎;护理;观察分析

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是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特征为主的慢性食管炎,成年患者以间歇性的吞咽困难、吞咽梗阻及食物嵌顿为主要表现,儿童和青少年患者可出现胃食管反流症状(烧心、反酸)、呕吐、腹痛、吞咽困难及食物嵌顿,并且这些表现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更加常见。其临床及X线表现多种多样,与病理分型有关,组织学改变特殊,肉芽肿型酷似消化道肿瘤。对其确诊并不容易,对该种疾病患者的护理更是匮乏。故本文对该病加以分析研究,以提高广大医护人员对本病的认识。2009年1月-2014年6月护理该病31例,现将其护理观察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2009年1月-2014年6月护理嗜酸性食管炎患者31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食管功能障碍性相关症状;食管活检显示以嗜酸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特征为每高倍视野嗜酸粒细胞(eos/hpf)峰值≥15个;黏膜嗜酸粒细胞增多独立存在于食管并且在PPI试验治疗1个月后仍持续存在;排除食管嗜酸粒细胞增多的继发原因;同时行电子胃镜下胃和十二指肠活检排除GERD和嗜酸性胃肠炎,入院前1个月服用抑制胃酸PPI制剂和影响胃肠功能的药物效果不明显。其中23例男性患者,年龄47~73岁;8例女性患者,年龄49~63岁。病程均>8周。

护理

服药护理:对嗜酸性食管炎患者应及时有效地缓解其临床症状。适当选用1~2类抗生素、适量激素及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抗IL-5抗体等,防止细菌感染,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减少胃液生成,对完全不能进食者可使用要素饮食和完全胃肠外营养,缩短患者反应期。对吞咽困难和急性食物梗阻症状严重的患者,给以地塞米松10mg+庆大霉素16万U+2%利多卡因100mg,4~6次/d口服,3~5mL/次,缓慢吞服,以利药物均匀分布于炎症表面,减轻食管水肿,缓解症状。孟鲁司特有阻断LTD4的作用,对于嗜酸性食管炎,本药可能是一种相对安全和有效的激素替代药物。局部激素使用可代替全身激素用于嗜酸性食管炎的治疗。较有效且不良反应小的方案是吞咽布地奈德吸入剂,剂量256pg/d,此剂量可于早晚分2次喷入(护士要反复训练患者吞咽布地奈德吸入剂,而非吸入气管。方法:一手捏紧双侧鼻孔,轻吸一小口气后喷布地奈德吸入剂于咽腔顺势做吞咽后稍屏气,使药物局部应用在食管壁表面,起到直接局部治疗手段,用药后的20~30min内,患者应注意禁饮、禁食及避免漱口)。

饮食护理:饮食治疗对嗜酸性食管炎患者极为有效。尽管尚无确切证据认为嗜酸性食管炎是食物过敏所致,但研究表明避免食入过敏原可使95%以上的嗜酸性食管炎患者临床症状及潜在的病理学改变成功治愈。饮食使用4种主要类型的限制饮食:①A饮食:仅允许给予以氨基酸为基础的营养处方。②B饮食:允许给予部分水解的食物。③缺少抗原的饮食:允许选择那些经过评估不太可能含有食物抗原的食物(例如:花茎甘蓝、苹果、玉米、糖果、马铃薯、橄榄油、盐、糖)。④剔除可疑饮食:要求清除已知有明确或可疑变应原的食物。随访该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大约在2个月后对其进行胃镜随访。

心理护理:在正规治疗前应向患者介绍放疗的目的、作用、进程、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以及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焦虑、恐惧不安的情绪,因而护士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积极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其说出内心感受,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并向其介绍嗜酸性食管炎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使其心理能顺利接受,并积极配合治疗。

健康督导:嗜酸性食管炎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在疾病被确诊后大部分患者选择在家中进行治疗,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因此,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十分必要。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家属宣传该疾病的相关知识,以获得家属的配合,特别是服药方法直接关乎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服药和饮食注意事项:特别是饮食上的注意事项,让其明白某些食物与嗜酸性食管炎的关系,尽量少进易过敏反应食物或物品。使患者自觉遵守以达到治疗目的。

总结

嗜酸性食管炎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是近年来越来越引起重视的一种发生在消化道的疾病。具有上述临床表现的患者,尽量行电子胃镜活检食管黏膜进行病理检查,争取早期明确诊断,坚持正确的早期治疗,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指导患者家属如何调节患者的饮食,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以增强患者免疫力,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护理人员对患者服药方法给予积极指导有助于提高护患之间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上一篇:临床康复护理路径在微创保胆取石术围手术期的... 下一篇:对宫颈环切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