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

时间:2022-09-15 02:31:01

在希望的田野上

俗话说:“伏里天,三日无雨旱得慌”。

今年七八月的40多天里,山西省岚县境内没有发生一场有效降雨,严重的“卡脖子”旱,使农作物生长受到极大影响,全县农业大面积减产已成定局。但在该县岚城镇与土峪乡交界处的马铃薯脱毒种薯基地内,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一望无际的马铃薯地内,碧浪滚滚、丰收在望,笔直的田间道路纵横交错,座座深井和蓄水设施掩映其间,几部大型圆圈式电动喷灌正在交替作业。这就是岚县县委、县政府2005年组织实施的“国土整治项目”一区工程。

由国土资源部批准实施的岚县国土整治项目,总投资1700万元,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面积分三区共计7000余亩。其中,今年实施的一区工程投资543.6万元,治理面积2000余亩,挖填土方80万方,架设高压线1000米,修田间道路2682米,铺设输水管道4000米,修筑排洪渠380米,打深井2眼,修筑1500吨蓄水池2座,安装大型电动圆圈式喷灌6部。经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审定,“一区整治工程”项目于今年4月20日开工,5月20日完工,6月10日2000亩脱毒马铃薯原种播种完毕,7月20日两眼深井与6部电动圆圈式喷灌安装完毕并开始供水浇灌。如此庞大复杂的工程,在岚县县委、县政府的精心组织、县国土、水利、农牧、农机、电力等部门的通力协作下,仅用3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建设任务,并有效地抵御了多年不遇的伏季“旱魔”,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岚县速度”。

2003年,岚县县委、县政府立足海拔较高、气候冷、地平水丰的独特优势,做出了建设“三晋脱毒种薯第一县”的科学决策。2004年扶持组建了山西康农薯业有限公司,建成了原原种、原种基地700亩,当年生产马铃薯脱毒种薯原原种20万斤,原种130万斤;2005年,建成一级种薯基地6000亩,其中集中连片3000亩,建成500万斤恒温薯窖3座,100万斤以上简易薯窖4座,使全县生产的近2000万斤一级脱毒种薯全部能够集中储藏。与此同时,“康农薯业”还与有关部门共同组建了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机械化作业服务体系、专用生产资料供应体系、储藏销售服务体系和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监督指导服务体系等“四大”生产服务体系,使岚县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初步实现了基地规模化、经营集约化、栽培模式化、生产机械化、质量标准化和服务体系社会化。岚县率先建成了一片科技含量高、基础设施好、综合生产能力强、对广大农民增收带动作用大的农业现代化示范基地。

按照既定目标,2006年,岚县将通过中国科协引进中国农科院马铃薯专业委员会组培快繁技术,争取生产脱毒微型薯60万粒,建设100亩原原种基地、1000亩原种基地、10000亩一级种薯基地、90000亩二级种薯基地及配套的能够贮存2.7亿斤脱毒种薯的简易种薯窖。至2007年春,岚县即可向周边吕梁、忻州、太原三市的部分县区提供130万亩马铃薯商品田上使用的二级脱毒种薯,并且种薯价格可由现在的每斤原种1元左右下降到每斤二级种薯0.5元左右。届时,不仅可以大大加快山西省马铃薯脱毒种薯普及速度,使岚县繁育脱毒种薯的农户亩收入超过千元以上,而且可以使采用二级脱毒种薯生产商品薯的农户每亩增产1000斤左右,亩增收300元以上。

全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将在山西吕梁岚县建成,山西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规模小、数量少、质量差、价格高、普及率低的状况有望在两三年内得到解决。马铃薯脱毒种薯产业将成为惠及全山西全省、造福岚县群众的一项富民产业。

上一篇:对教育事业执著追求的好校长 下一篇:发展旅游与文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