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例老年人急腹症手术的麻醉处理

时间:2022-09-15 01:44:49

92例老年人急腹症手术的麻醉处理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急腹症手术中应选用的麻醉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老年人急腹症手术92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40例,年龄在65岁到90岁之间。根据病情分别对患者实行硬膜外麻醉(73.9%)、全麻(14.1%)和硬膜外麻加全麻(12.0%)。结果:硬模外麻醉组中的血压下降比全麻组中血压下降大,但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出现心脏骤停1例,恶心呕吐2例;术后对92例患者进行7d随访,其中一例有轻微感染,其余均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在老年人急症手术的麻醉处理中,应该根据老年的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关键字:老年人;急腹症手术;麻醉处理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老年人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各种重要脏器功能逐渐减退,因而身体容易出现疾病,急腹症是老年人易多发的一种病症,本文就老年人在急腹症手术中的麻醉处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近年来老年人急腹症手术92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40例,年龄在65岁到90岁之间。其中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12例,胃肠穿孔33例,阑尾穿孔性腹膜炎12例,肠梗阻17例,消化道穿孔10例,胆管结实8例。其中合并症具有:高血压43例(46.7%),糖尿病15例(16.3%),低血容量12例(13.0%),脑梗死8例(8.70%),电解质紊乱7例(7.61%),贫血5例(5.43%),高血钾1例(1.09%),低血钾3例(3.33%),有并存病且两种以上的为42例(45.7%)。手术种类为: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27例,化脓性阑尾炎并阑尾穿孔11例,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9例,肠梗阻松解术20例,肠切除术12例,胆总管切开引流术13例。

1.2麻醉方式及用药 92例手术中,选用硬膜外麻醉68例,全麻13例,硬膜外麻加全麻11例。硬模外麻醉全部采用侧入法,向头置管,局麻药采用0.25%罗哌卡因及1.5%利多卡因的混合液,首次剂量为8ml~12ml,采用分次少量给药的方法,达到需要后不再进行加药。全麻的患者采用0.05~0.1mg/kg的咪唑安定、2~3ug/kg的芬太尼、0.2~0.3mg/kg的依托咪酯乳剂、 0.1~0.15/kg顺式阿曲库铵诱导插管,术中利用机械通气,静脉泵入丙泊酚3~5mg/kg/h、瑞芬太尼0.05~0.2ug/kg/min、顺式阿曲库铵1~2ug/kg/min,吸入1%~2%七氟烷维持麻醉状态。

2、结果

92例患者中无麻醉失败的情况。硬膜外麻醉组和全麻组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循环紊乱,其中硬模外麻醉组中的血压下降比全麻组中血压下降大,但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以后,全麻组的血压基本可以恢复至手术前的水平,而硬膜外麻醉组患者血压扔处于较低水平(P

3、讨论

在这92例老年人急腹症手术患者中,采用硬膜外麻醉有68例,占73.9%,均实现了麻醉效果,采用硬膜外麻醉的优点有:(1)患者清醒,能够进行自主的呼吸,存在保护性反射,同时并未见各种呼吸并发症;(2)此种麻醉只轻微的影响到免疫功能,术中出血少,有利于患者恢复;(3)用药单纯,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4)此种麻醉操作简单且护理方便,省时省力。但是此种麻醉对于老年人来说的不足之处在于,老年人的椎间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狭小闭塞,药液不易流入,而是随椎管上下扩散,导致药液容易渗入蛛网膜的下腔,会产生休克、脱水、动脉硬化的危险,从而引起感染、贫血和黄疸等疾病。这些生理的改变会影响麻药的需要量,因此在注射麻药的过程中,应该采用一边观察一边试探性给药的方法,这样有利于控制麻醉的剂量,从而减轻对呼吸系统的不利影响。一般硬膜外麻醉手术适用于时间较短,操作简单且位于中下腹部的手术,并且在手术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本院92例老年人急腹症手术中,有1例患者出现了呼吸心跳骤停的现象,因此必须改变手术方式,改为气管内插管并进行全麻完成手术,说明有的手术选择硬膜外麻醉时风险会较大,应该在术前进行正确评估,术中进行特别监护。

恰当的选择麻醉方法,关系到手术期间的安全性。正确麻醉方法的选择的标准包括对老年人原本生理功能的干扰性小、麻醉效果好和安全性高。对于具有冠心病、高血压和肺疾病的老年人,他们的应激能力较差,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较低,所以在进行急症手术的时候,较为安全的方式是选择气管内全麻,气管内全麻可以充分获得供氧、肌松和镇痛,可有效防止呕吐的发生,便于手术操作。

老年人由于特殊的身体条件,体内体液总量减少,并且心肌代偿能力差、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因此凡发热、感染、体液流失等情况均会导致血压下降,因此老年人急腹症手术中麻醉处理的关键是维持各种循环功能的稳定,对失血量过多的手术应该进行实时监测,根据病情及时的给药、输血、补液。对于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急腹症手术,在术中应该特别注意血压的稳定,术中进行常规吸氧,避免发生低氧血症。

老年人急腹症患者由于内脏器官的病变和休克、感染、手术等原因,术中容易出现各种状况,因此在术中期间应该不间断的进行常规的脉搏、呼吸、心电图和血压等检测,及时发现问题避免出现意外。必要时还可以进行升压药的使用以缓解长时间的低灌注状态,升压药的使用对预防手术后可能发生的器官功能不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在术中和术后还应该注意氧代谢的平衡,手术结束以后还应该根据病情保留气管导管,提高供氧量。

因此对于老年人急腹症患者,应该合并其它系统疾病进行分析,根据病状全面分析病情,做到术前准备充分,术中麻醉方法正确,术后加强监测,以确保患者平安度过围术期。

参考文献:

[1]李文硕.液体治疗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185―186.

[2]庄心良,曾园明,陈伯奎.老年人麻醉/现代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5):453―454.

[3]黄启英,林小风.337蜘老年患者手术的麻醉体会[J].华中医学杂志,2010,28(2):119.

[4]赵俊,刘怀琼,罗爱伦.临床麻醉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杜。2008:847.

[5]曾建国,张马忠,杭燕南.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的研究[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7.20(3):139―141.

[6]杨惠玲,谱景新.高级病理生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杜.2008:353―356.

上一篇:英国公务员考录制度与中国科举制度的渊源关系 下一篇:泰国文化产业政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