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

时间:2022-09-15 01:36:53

苗圃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

摘要:林场没的苗圃地地下害虫有蛴螬(金龟子)、金针虫(叩头虫)、蝼蛄(啦啦蛄)、地老虎(截虫)、线虫等。这类害虫种类繁多,危害寄主广,常造成苗圃缺苗或使幼苗生长不良。这些害虫生活习性、危害症状不同,应认真诊断鉴别,因地制宜因虫制宜地采取科学有效的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苗圃地下害虫综合防治

Abstract: the underground pest in forest nursery has no grubs, wireworms (beetle) (beetle), mole crickets (LA crayfish), tiger (section insects, nematodes). This kind of insect species, harm the host range, often cause the nursery seedling seedling growth or so bad. These pests living habits, damage symptoms, differential diagnosis should be carefully, suit one's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for insect according to tak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will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control, physical control and chemical control combination.

Keyword:Nursery. Soil insectIntegrated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暖冬现象的出现,苗圃地下害虫的危害范围和程度呈扩大加剧趋势。苗圃地下害虫主要取食植物的种子及幼芽、幼苗根茎,造成毁种和苗木死亡。在苗圃生产管理中,苗木的害虫防治工作是生产中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苗木的产量与质量,其中地下害虫的防治是此中的重中之重。林场内的苗圃地内地下害虫有蛴螬(金龟子)、金针虫(叩头虫)、蝼蛄(啦啦蛄)、地老虎(截虫)、线虫等。这类害虫种类繁多,危害寄主广,常造成苗圃缺苗或使幼苗生长不良。在以往的防治中,常采用呋喃丹和甲胺磷农药,因这些农药高毒、高残留,目前已禁止使用。这些害虫生活习性、危害症状不同,应认真诊断鉴别,因地制宜因虫制宜地采取科学有效的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在管理苗圃时,可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减少地下害虫。防治地下虫害的有效方法如下

一、精耕细作 精耕细作对于虫口密度较大的苗圃地尤其重要。通过用机械作用杀伤部分虫体外,还可以破坏其生态环境,将虫体翻出土,使其受天敌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而死亡,从而减少虫口密度。

二、合理施肥 苗圃地内施肥经常施用厩肥等粪肥,因此施用的粪肥要充分腐熟再用,同时也可以在粪肥中加拌一些农药以杀死其中存在的虫卵和幼虫,从而减少病虫害的来源。

三、苗地管理 杂草是地老虎产卵的主要场所及幼龄幼虫的食料,清除田间杂草,对防治地老虎危害有一定的作用,也可将嫩草散布在地面诱杀3龄以上幼虫。用大水漫灌可杀死地面杂草上的卵及大量初龄幼虫。适时灌水,可显著减少蛴螬危害。还可用300倍的地虫一灌净洒在垄背上,然后再浇水,防治地下害虫的危害。

四、化学防治

1.甲拌磷;做床时均匀掺入土中20厘米深的土层内,若苗期发病可用小棍扎洞灌杀虫药液,换床可在换床开沟时把颗粒甲拌69磷施入沟底并拌覆土中。

2.辛硫磷:黄棕色液体,在中性酸性溶液中稳定,遇碱、热、光,尤其是紫外光易分解,辛硫磷具有较强的触杀胃毒作用,杀虫范围广泛,对高等动物毒性很低,它用作土壤处理,其残效期均较短,而辛硫磷在土壤中的杀虫作用很突出,残效期可达3个月。因此,很适用土壤处理以防治地下害虫。50%乳液1:100倍液按1(药液):100(麦种)拌种,对蝼蛄、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的防治残效期可维持2—3个月,最好在傍晚施药以减少日光照射而大量光解。对蜜蜂毒性大,用药时不可放蜂。

3.敌敌畏:敌敌畏乳油存放较长时间不致分解,但加水后,尤其在高温碱性环境中分解失效快,药效期短,在一般使用浓度下,对绝大多数植物无药害。

4.敌百虫:敌百虫主要胃毒和触杀作用,对人畜安全,而对害虫毒性高,其原因由于敌百虫在高等动物体内易被血液中血清酯酶分解成为三氯乙醛及三氯乙基葡萄糖醛酯而失去毒力,并由尿中排出体外,而在昆虫体内却比较稳定,分解较慢,并能转化为毒性更高的敌敌畏。敌百虫残效短,采用90%晶体敌百虫0.075千克与5干克麦麸子款子制成毒饵,诱杀地老虎和蝼蛄等地下害虫,效果显著。敌百虫的稀释液或毒饵应随即用完,不能久放,以免分解失效。

五、人工捕杀利用金龟子成虫的假死性,在盛发期发动群众捕杀,清晨巡视苗圃地时,如发现断苗时,刨土捕杀幼虫。蛴螬的发生地点有一些规律,在平坦的圃地,如高燥地点发生的频率要高于其它地点,它们的活动与土壤温度关系密切,当苗床表面土下5厘米深的土温在15℃以上时,蛴螬活动深度在床面下15厘米的土层内,此时用20厘米长细钢针按水平向1厘米间距下扎,可有效杀捕2—3龄幼虫。

六、诱杀成虫在成虫出现期,每天傍晚用黑光灯或糖醋液诱杀成虫。糖醋液配合比例为糖6份、醋3份、白酒1份、农药1份。在黑光灯的周围喷洒农药,以杀死成虫。利用毒饵诱杀,即把煮熟的谷子用地虫一灌净浸泡,做成毒谷,撒在危害严重的地块,防治效果很好。

小结苗圃地的地下害虫一定要做到及时防治,抓住准确时机,多种方式综合防治。一旦发现有一点虫情及时抢前抓早,在虫口密度较小时就控制住虫害的发生,可采用多种防治方式联合综合治理,使苗木生长在正常的生长环境,培育出精品苗木。

参考文献:

1、《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吴远彬

2、《苗圃地下害虫的防治方法》于少彬刘长霞《黑龙江林业》2003年6期

上一篇:探析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及建筑特点 下一篇:建筑项目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