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窥镜下鼻窦骨折整复的体会(附两例报告)

时间:2022-09-15 01:29:11

鼻内窥镜下鼻窦骨折整复的体会(附两例报告)

中图分类号:R765.04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359-02

鼻窦及眶壁骨折,伤情复杂,后果严重。传统手术复位,损伤大,难以达到准确复位、恢复眼功能的目的。我科自1999年采用鼻内镜下行鼻窦及眶壁骨折整复术,效果良好。附两例报告如下:

例1:患者,男,28岁。左眼拳击伤2天于1998年8月13日入院。受伤后觉左眼视力下降,向上和向外侧看时出现重影,左鼻腔出血。检查:左眼视力0.6,左眼眶周皮肤青紫,肿胀,尤以下睑为甚,左眼球轻度内陷,向上运动受限。眼底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CT鼻窦冠状位扫描提示:左上颌窦上壁击出性骨折,窦腔积血,部分眶内容疝入上颌窦腔。于8月15日在局麻下行左上颌窦骨折复位术。术中采用双径路,先行左下鼻道钻孔,留置钻套,以备导入内窥镜用,然后行柯陆式径路进入上颌窦,吸出窦内积血,从钻套导入0度鼻内镜,仔细检查,见上颌窦上壁骨片呈瓣状悬垂于窦腔,部分眶内容疝入窦腔,眶骨膜撕裂,眶脂肪及下直肌暴露,用生理盐水冲洗窦腔后,经0度内窥镜直视下仔细将眶内容物还纳入眶内。将上壁骨片复位,用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冲洗术腔,用碘仿纱条填塞窦腔固定骨片,纱条从钻孔中引出,缝合唇龈沟切口,加压包扎。术后给抗生素预防感染,一周后拆除缝线,十日抽出窦腔纱条。复查视力提高到1.0,眼球运动正常,眼球无明显凹陷,复视消失。CT复查,骨折片位置良好,窦腔无积液,治愈出院,随访至今无异常。

例2:患者,男,38岁。因车祸致头面部外伤,二级脑外伤于2001年11月15日收治于脑外科,十日后因左鼻腔间断出血伴鼻塞,左眼复视,CT报告左侧筛窦骨折而转入我科。检查:见左侧眶下皮肤横形瘢痕,左侧鼻腔可见血痂,中鼻道粘膜肿胀,中鼻甲向内侧移位。左眼视力0.4,眼底镜检查未见异常,眼球外展受限,眼球凹陷明显。CT鼻窦镜扫描提示左侧筛窦及眶内侧壁击出性骨折,眶内部分软组织突出筛窦。诊断:左侧筛窦及眶内侧壁骨。经充分准备,于2001年11月29日在局麻下经鼻外筛窦切除术经路行骨折整复术,自左侧眉弓下缘至眶下缘距内眦1.0cm弧形全层切开直达骨膜,剥离并暴露左侧鼻骨及部分眶纸板和泪骨,在泪骨内上方约0.5cm凿除部分骨质进入筛房,导入0°内窥镜,仔细清除筛房内积血并切除部分前、中组筛房,见眶纸板骨折成细小碎块,眶骨膜及眶内容部分突入筛房,在0°镜下仔细还纳,并取颞筋膜贴于眶纸板缺损处,用明胶海绵固定,碘仿纱条填塞止血并其支撑作用,纱条从中鼻道引入鼻腔,缝合切口,加压包扎。术后给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七日拆线,十日后经鼻腔抽出纱条。复查视力恢复至1.0,眼球运动正常,无凹陷,无复视,内窥镜检查见术腔光滑,中鼻道无粘连。CT复查示左侧筛窦术后改变,轮廓清晰,眶内侧壁位置正常。治愈出院,随访至今无异常。

讨论:眶壁及鼻窦骨折,由于着力方向不同,分击入性骨折和击出性骨折。伤情复杂,后果严重,需及时查明伤情,争取尽早复位,术中宜尽可能少损伤眶内组织及结构,以达到恢复眼功能的目的。

击出性骨折是当眼部受打击后,眶内压骤增致使眶底薄弱处骨折;骨折片、眶内软组织、眼肌等随之疝入上颌窦,临床上以车祸居多,其次为殴斗等。临床表现:有眼睑肿胀,皮下出血,皮下及眶内气肿等,复视,主要是眼肌嵌顿所致。眼球内陷,其原因是眶内脂肪进入上颌窦,使眶内容积增大所致,眶下神经区麻木。击入性骨折,暴力来自眶外侧,击中眶外侧壁及颧部,冲击力使上颌骨转动,导致部分眶底向上旋转进入眶内,临床表现:眼睑及颧部肿胀,眶周皮下出血,外眦向外下方移位,眼球突出,但视力、眼球运动、瞳孔反射均正常,根据病史及体检,结合X线拍片及CT冠状位或矢状位扫描多能明确诊断。一经确诊,应尽早复位。术中应尽量减少损伤眶内组织及结构为宜。如有视神经管骨折,须行视神经管减压,取出骨片;有脑脊液漏者须会同脑外科行颅底修补。

鼻内窥镜有照明好,视野清晰的优点,在鼻窦骨折复位术中使用,可满足准确复位的要求,可有效避免损伤眶内组织和结构,操作简便。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占泉,鼻神经外科学与鼻眼相关外科的进展,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9.34.273

[2] 姜泗长,杨伟炎,顾瑞主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学,人民军医出版社,第二版,444―450

[3] 田勇泉主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57―60

上一篇:共和县某小学一起水痘疫情的调查报告 下一篇:1例毛发上皮瘤围手术期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