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心颗粒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治疗探析

时间:2022-09-15 12:35:15

稳心颗粒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治疗探析

摘要:目的 探析稳心颗粒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心率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88例于2013年5月~2014年12月被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心率失常的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所有患者均需要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稳心颗粒,而对照组则使用心率平,比较两组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和心电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大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都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对心绞痛症状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88.64%与72.73%,对心电症状改善的有效率分别为77.27%与52.27%,从两方面来说,使用稳心颗粒的治疗效果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使用心率平的患者,P

关键词:稳心颗粒;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疗效分析

对于大部分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来说都伴有心率失常的症状。但从目前来看,现代抗心律失常药物都具有潜在导致心率失常的副作用,使得对于该种疾病的治疗效果十分有限[1]。我院选取88例在2013年5月~2014年12月来我院进行病毒性心肌炎治疗的患者,采用稳心颗粒中药药物对于该疾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88例在2013年5月~2014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患者,诊断标准依据全国心肌病专题会上拟定的诊断标准作为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的心电图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出现心悸气短、胸闷乏力等症状,经过患者本人或家属同意后将其纳入研究[2]。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观察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23例,年龄21岁~53岁,平均年龄为(34.2±7.1)岁,病程3个月~7年,其中室性早搏25例,房性早搏19例,两种症状并存者15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21例,年龄21岁~53岁,平均年龄为(34.2±7.1)岁,病程3个月~7年,其中室性早搏29例,房性早搏15例,两种症状并存者11例。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治疗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的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方案,并且至少停服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5d。治疗组使用稳心颗粒(山东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10950026),使用开水冲服,1袋/次,3次/d。对照组则服用心率平(中诺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3021670),口服,2~4片(100~200mg)/次,3~4次/d。4w为1个疗程,1个疗程之后观察治疗效果[3]。

1.3疗效判定 ①显效:心悸胸闷、气喘乏力等临床体征消失,24h动态心电图检测显示心律失常治疗后期前收缩减少85%,心电ST-T波段恢复正常;②有效: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症状减轻,24h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治疗后前收缩减少大于50%,心电ST-T虽然没有完全恢复正常,但压低回升0.05mv以上,主要是导联倒置T波程度变浅达75%以上;③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动态心电图检测前收缩减少小于50%,心电(ST-T)与治疗前相同[3]。

1.4统计学分析 对所有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处理后,采用SPSS11.0软件系统进行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

2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64%与72.73%,说明两组心绞痛的症状均有所改善,但使用稳心颗粒治疗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心律平,P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心电图症状的有效率分别为77.27%与52.27%,说明两种治疗对心电图状况都有所改善,但使用稳心颗粒的治疗效果要显著好于心律平,P

3讨论

3.1心律失常概述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原因一般是由于多种病毒的侵染,病毒的侵染是的心肌细胞发生变形而逐步坏死。病毒对于心肌细胞的侵染可以使细胞内自由基的数量增多,自由基会攻击心肌细胞进而对其造成损伤,出现异常的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异常可以使得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和传导性增高,进一步导致传导阻滞或快速心率失常,临床上表现为心率失常,即异常的心电图,以过早搏动较为多见,其次是窦性心律失常等等。心率失常的主要原因是病毒极易侵染心内膜以及心肌的传导纤维,导致这些心肌细胞病变,细胞膜的失去完整性,通透性增加。

3.2稳心颗粒作用分析 按照中医辨证,病毒性心肌炎属于风热毒邪内侵而耗伤阴气导致心气虚阴虚,且心脉阻塞,需要活血化瘀、益气补阴。稳心颗粒的组方成分有五味中药,分别是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其中党参和黄精对本治疗,起到益气养阴之功。三七、琥珀、甘松三味药兼治虚证所致的淤症,起到化瘀止痛之功。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分析,党参可以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提升耐缺氧能力,黄精对于心肌细胞的应激性可以起到调节的作用,三七可以通过扩张管状动脉来改善心肌供血,琥珀和甘松则有着良好的安定镇定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抗心律失常,对于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状起到改善的作用。通过每个方面的作用对于心脏进行整体调整,是的心肌得以修复、异常搏动得以恢复。

4结论

使用稳心颗粒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对于临床症状治疗的总效率为88.64%与72.73%,对心电症状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27%与52.27%。使用稳心颗粒的治疗效果从两方面来说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使用心率平的患者,P

参考文献:

[1]侯晓燕.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9,07:156-157.

[2]张力军.稳心颗粒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30例临床疗效观察[J].新疆医学,2009,09:83-85.

[3]张莉.稳心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125例治疗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8:135.

[4]王玮玮,党传欣,陈晓祥.参麦注射液加稳心颗粒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03:175-176.

[5]陈正顺,杨启荣,苏玉山,等.稳心颗粒与美西律联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2004,10:60-61.

[6]曹兆常.稳心颗粒联合卡托普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律失常47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8,03:22-23.编辑/孙杰

上一篇:泌尿生殖道标本浓度对支原体检测的影响 下一篇:老年AECOPD患者血浆NT―proBNP变化水平及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