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录 第7期

时间:2022-09-14 10:49:35

归 梦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家,使出门在外的游子对故土产生最深切的依恋。我虽对古代诗人对家如此深厚的眷恋之情不能感同身受,却从字里行间读出深深的思念。正如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古时的交通并不发达,游子一离家乡便是十年八年的光景,怎能不怀念深深包容自己、时时牵挂自己的亲人呢?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更是妇孺皆知,静夜里跳动不正是一颗念家之心吗?

其实家中的时光,一般都是平静如水的,难见什么大风大浪,偶尔的唠叨伴着琐碎的小事细水流长。冬天快到了,妈妈会早早地为你准备好棉衣,提醒你及时穿上;夏天来临,爸爸拿着灭蚊拍在房间里上蹿下跳,因为只相差几毫米而让蚊子逃脱时,会愤愤地咒骂;每天早上大家起床洗漱,然后在晨曦里各奔东西;周末傍晚的厨房里总有诱人的香味飘散出来,然后你会溜进去偷一块肉吃。

家是心灵的港湾,是疲惫时休憩的摇篮。和家人生活在同一片小小的天地里,彼此都太过了解。在学校里遇到不太贴心的朋友,偶尔被耍弄,回家发几句牢骚,听听父母的安慰,有人伤你就有人温暖你。大家都爱在饭桌上唠唠叨叨,三个时代的人凑在一起分享着彼此的见解。大人谈股市,小孩谈学校,老人眯起眼睛叙说久远的故事,四种嗓音交织在不算大的餐厅里。旁边放着一盆不知名的绿色植物,枝繁叶茂。血缘和温情牵着的情愫,令人无法乱发脾气的波澜不惊,在我们温暖而平静的家,划过了一天又一天,那么相似的轨迹。日子在这小小的地方缓缓流淌,十几年,就这么飘忽而过。

这里是温馨而自由的天地,沙发可以躺也可以坐,夏天可以赤着脚穿着短衣短裤到处乱跑,随时可以撒娇胡闹,蓬头垢面也不会不好意思,无拘无束,无所顾忌。

空气中饭菜的香味,以及熟悉的炒菜声,那是家的味道。依稀传来了一个女人的呼喊,那是一个母亲在召唤孩子回家的声音。紧接着是孩子欢快的尖叫,以及一连串归家的脚步声。

睡眠的反面

凌晨3点的时候我依然精力充沛,在床上连续翻了三个身还寻不到一丝睡意。仔细思索了半天才明白是我在晚上9点的时候喝了一杯卡布奇诺雪顶的缘故。没想到咖啡提神还真有效,于是只好暗暗怪自己贪嘴,祈祷快点睡着吧,明天还要补课呢。

但事实证明了人是万万不该等瞌睡虫来的。它就像戈多,怎么也等不来。

失眠是件痛苦的事,我本以为我这个年纪与失眠风马牛不相及,但这一想法被我在暑假中颠倒黑白的生活残忍地破坏了。当生物钟欲恢复正常时,我就开始了痛苦的失眠。

失眠的人在等戈多。熟睡的人让戈多等他。

每天晚上我都把手机放在枕头旁边,这样的做法让我有安全感。它好像是有生命的,就像一只宠物那样,每次我伸出手去就能摸到它。家中卧室的地板是木制的,有时会无缘无故地发出一些声响,好像有人踩在上面一样。每当睡觉时听到这样的声音,我都会紧张地竖起汗毛,紧接着想到鬼一类的东西,在床上一动也不敢动。然后我会鼓起勇气猛地抓起手机举起来,让屏幕上莹莹的光照亮了空荡荡的房间,然后长长地吁出一口气。手机那点彩色的亮光让我觉得自己并不孤独。

曾经半夜里想起鬼故事而越发地睡不着,因为恐惧埋藏在深夜里的每一个角落,压迫着我的前胸后背。我常常紧闭着双眼,把头蒙在被子里,用被子把整个人裹得紧紧的。殊不知闭眼蒙头之后,我陷入了更大的一片黑暗之中。

所以人是需要梦境的。

在闭眼的黑暗中,能给你光明与色彩的,就只有梦境。

它缤纷,它动听;它曲折离奇,它惊心动魄。它明明是假的,却偏要让你相信是真的;它是迷离的,就如同不知是蝴蝶梦见了庄周,还是庄周梦见了蝴蝶,分不清到底是谁的梦境。它有时让你心里痛得哭着醒过来,有时却连撞了车翻了船也毫发无损不疼不痒;它会幻灭,而任何人都必须从梦境中醒来,只是一直不知到底是梦破了所以人醒了,还是人醒了梦才破灭了。

我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醒来。我曾经梦见自己从楼上摔下来并摔醒了,曾经在一个并不好笑的梦里笑醒了,曾经被短信提示的振动声弄醒了。

通常早早醒来都会觉得很饿,但只要再接着睡到九点以后醒来就会变得毫无饥饿感,尽管途中用以果腹的不过是梦境而已。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有时候越睡越冷。那是因为被子的温暖是人给予的,温度从人身上传递给被子再重新回到人身上温暖人,而被子总是在这样周而复始的传递中私吞了一部分的温暖。

所以我们需要醒来,需要不停地行走,开始新的旅途。我们有时梦见未来,有时梦见过去,有时梦见不存在的事物。梦是另一个纬度的旅途,旅途之所以称为旅途,正是因为它有目的地,并且在到达的一刻结束。于是每一段旅途从开始就意味着结束,一段旅途的结束是另一段旅途的开始。

失眠只是冥冥之中的戈多对我生物钟紊乱的一场报复行动,我在现实与梦境中挣扎,我陈述了睡眠的极其重要与梦境的难解可贵,但我在最后写下了我们需要醒来。

是的,我们需要醒来,我们需要结束一些,然后重新开始一些。

生如夏花

夏日的骄阳从东边的天际一直挪到正午的头顶,那直射下来的光线里洒满了金色的涂料,熠熠生辉。还有些地方被楼房挡住了,被树冠遮住了,形成暗调的色块,便成就了那绵延万里的金色画卷中明暗对比的和谐点缀。我栖身在阴凉环境中,自由地唱我的歌,身边落满了透过树叶直直洒下的光点,它们像是舞台上点亮的灯光。我是一只蝉,我在脚下那阴暗潮湿的泥土中生活了17年,成长了17年,汲取着生命的养分,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爬出土壤,站在那阳光下的枝头唱我自己的歌。

我是在一日的黄昏挣扎着爬出土壤的,当我艰难地把头探出养育了也囚禁了我17年的土壤,我看见的是洒满了整个山川的夕阳余晖,像一块奇大无比的黄金锦缎,倏而又变成淡淡的银红色,又成了许多碎锦似的杂色小片,随着微风向天的尽头跑去。于是我开始了我的歌唱,我想我一定不能失去一分一秒,不能浪费积攒了17年春秋的生命之歌。

我拥有着我的信仰,我把对生命的激情与呐喊深深地刻进了我的心灵深处。于是我在日日夜夜的孤独与黑暗中煎熬,把漫漫岁月中的潜伏变成了短暂却重要的歌唱。当夏季丰沛的雨水打湿了大地,从树上看到第一缕曙光,我便明白我的生命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漫长守望。

阳光的温度使我懂得了生命的含义,我在午后的炙热里,看见穿透了层层绿叶依旧洒落进来的阳光有着六角形的轮廓。我张开翅膀,透明的羽翼反射着阳光的斑点。生命的激情像潮汐般涌遍了我身体的每一个角落,于是我在这个盛夏午后的灿烂阳光中开始了生命中最欢快的一次歌唱。我的心脏在我的胸腔中不断震颤,我和我的兄弟们一起放声鸣叫,我们像是奏响了一场交响乐。午后的街道被阳光烤得炙热,几乎看不见一个人影,而我们的歌声漫过绿树,漫过街道,漫过小溪,飘向了远方的大山。单一的声线在我们的演绎下汇成巨大的洪流。我竭尽全力地呐喊,呐喊便是我们的信仰,便是我们的生命。

我用我的歌声表达着我想说的一切,我想用我的歌演绎一场夏日的盛会,我要让我的声音响彻云霄。在晨曦清丽的早晨,在阳光泛滥的午后,在暮色四合的黄昏,我日复一日地歌唱,用我的呐喊拥抱这人间天堂。

我的叫声化为了夏日的滚滚热浪,扑到了每一个人脸上,这便是夏天,这便是我。古往今来,哪一个盛夏没有一浪高过一浪的蝉鸣声?我与那夏季早已捆绑在了一起。等到了那秋风扫落叶的时节,充斥整个夏季的酷暑消失了,于是我也将要离开。

“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我们轻轻地闭上眼,留下这个盛夏最后的遗言。

亲吻过了早晨的露水,感受过了微凉的泥土,拥抱过了翠色的绿叶,唱响过了整个夏天。对生命的赞颂与歌唱,使我完成我自己。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游园说梦

这一组文章是真实的,有生命的。“素面朝天蓬头垢面也不会不好意思,无拘无束,无所顾忌”一句道出“家”是心灵的后花园;“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总是越睡越冷。那是因为被子的温暖是人给予的……所以我们需要醒来,需要不停地走”一句点明了家虽温馨,但这个世界终须每个人独立走出去;而夏日的蝉鸣,如生命的宣言不卑不亢,正是作者内心的独白:自己必将能在舞台上表现最绚烂的人生。用简短的文字表达出真实的自我,这就是文学的魅力。(明灯)

上一篇:满目柔情,物我相望 下一篇:新作文编读互动报告厅(六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