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善于启发学生的理想

时间:2022-09-14 09:32:11

要善于启发学生的理想

有人说教育就是生活,有人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还有人说教育就是陪伴……这些说法似乎都有道理。然而,教育的着力点在哪里,却很少有人关注。北大前校长蒋梦麟对此有自己的看法,他在《西潮・新潮》一书中说:“理想、希望和意志可以说是决定一生荣枯的最重要因素。教育如果不能启发一个人的理想、希望和意志,单单强调学生的兴趣,那是舍本逐末的办法。只有以启发理想为主,培养兴趣为辅时,兴趣才能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可见,对学生来说,理想是一个灯塔,只有理想的灯塔发了光,意志与兴趣的指南作用才能发挥。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与蒋梦麟的教育理念异曲同工:唤醒,唤醒学生对于理想的追求。有了理想才会有前进的动力,学习才会产生兴趣。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善于启发学生的理想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启发孩子的理想?蒋梦麟在书中说:“如果没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名言警句的激励,我早就跑到上海经商去了。”可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找到相关成功人士的成长事迹,作为自己创设教学情境的手段,让学生在课堂中逐渐接受这些成功人士的思想洗礼。教师还可以将古今中外的各种名言警句设计成小游戏或者是趣味小习题,让学生在玩中感受名言警句的内涵,有助于学生理想的启发。当然,教师不应该拘泥于课堂,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多与学生交流,从中启发学生的理想。

什么样的理想才对学生有益?其实,理想是多方面的,不能一概而论。记得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曾在一次开学典礼上说过,理想包括4个方面:调和世界观与人生观、担负起将来的文化、培养独立不惧之精神和培养安贫乐道之志趣。蒋梦麟也通过《西潮・新潮》告诉我们,每一个层次的理想都对我们的成长有益,教师在启发学生理想的时候,一定要走出“非爱国主义高尚理想不教”的误区。学生可以怀着“升官发财”的基本理想去学习奋斗,既然“知识改变命运”,功利性理想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奋进意志力,那就不妨先拿来一用,随着他们阅历的增加、文化素养的提升,他们的人生理想自然会得到升华。

有人说:“理想是钥匙,开启心灵之门;理想是光,照亮黑暗的街;理想是舟,装载远行的人;理想是航灯,指引船舶航行的方向;理想是曙光,照亮夜行者的路;理想是沙漠中的一眼甘泉,让干枯的行者看到生的希望。”所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善于启发学生的理想是教师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

作 者:蒋梦麟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出版年:2013-01

定 价:35.00元

《以人为本关爱每一位学生――两种思维的理论与道德理想教育浅谈》一书从德育和理想两个维度提出学生思想教育的各种方法和措施。书中尤其关注了特殊儿童、“学困生”等学生群体的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教师可以通过绘画教学引导特殊儿童“学与思”,开展团体辅导帮助“学困生”走出心理阴影,写日记可对学生进行青春期心理指导等教育方法,是教师开展学生思想教育的一本“工具书”。

(连瑞庆、马成瑞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11月出版,定价:20.80元)

如果教师甘做井底之蛙,又如何能培养出应对未来挑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呢?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多眼看世界》从教师综合素养提升的角度入手,旨在帮助教师有效地开展教学、教研工作,并且对教师广泛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该书清新、活泼的文风和生动、真实的描述,让我们可以看到来自多角度的海外基础教育图景,可了解国外的中小学校长是如何管理学校的,国外的教师又是如何对待各种教育问题的。

(立君、孙筱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定价:29.00元)

如果你对教育、教师职业和自己的思考仅仅停留在个人的教育经历上,而不曾仰望过更加辽远的教育天空,不曾深入到更加幽微的文化机理,那么,这样的思考也许永远都难以让你成为真正有思想的教师。从某种意义上说,思想来自于对生活的思考,而思想的深化则需要借助于阅读,借助与其他思想的碰撞。《做有思想的教师》这本汇集了众多经典文章和名家佳作的书,恰恰能给你提供一方最好的砥砺思想的“磨刀石”。

(尤炜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定价:28.80元)(责编 蒙秀溪)

上一篇:“学路导引”高效课堂探索 下一篇:衣带渐宽终不悔 育得桃李香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