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快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思考

时间:2022-09-14 09:12:20

对加快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思考

摘要:当前,世界各国日益重视科技创新,并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应用速度和效果成为世界各国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本文通过对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快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举措。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创新 产业化

1、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

面向市场的科技资源配置格局初步形成。2010年,全国科技研发和试验经费近7000亿元,其中企业投入约占74%,政府资助经费约占24%,其他经费来源约占2%。从实际情况看,企业获得的职务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已超过60%。全国技术市场交易规模达到3906亿元,86.6%的技术输出和77.3%技术吸纳由企业实现。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有很大改善。综合采取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等多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手段和措施,数量和规模都居世界前列。部门间、部门与地方之间加强合作,探索出具有区域特色和产业特点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模式,直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重大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已全面转为直接面向市场的企业。2009年,261家中央级转制院所从市场获得的研发服务收入186亿元,是政府投入的近6倍。钢铁、有色、汽车、建材、农机、工程、矿山机械等行业的转制院所已经成为行业技术创新的领头羊,有的已经成为闻名中外的科技型企业。

高校科研服务于经济社会的能力大幅提高。通过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开放实验室、共建技术平台、建设大学科技园等多种方式,越来越多的高校及其科研人员参与到经济社会建设中。大学科技经费中来自企业委托的部分已占到50%以上,一些理工院校接近甚至超过70%。

国家财政性科技投入大力支持企业研发和应用推广。政府对科技研发投入主要通过科技计划来实现,其中以应用研究为主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占80%以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95%、重大专项的50%、863计划的35%以上的项目都由企业牵头实施,80%以上的各类项目体现了产学研用结合。

2、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2.1 推动科技成果应用的措施还不到位,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不足,投入方式有待创新

我国现阶段,由于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的改革在不断深化当中,各类科技计划经费投入主要集中在科技成果的研发阶段,而对科技成果进入市场的中间环节(中间试验、工业化试验)投入不足;投入方式、机制与技术创新规律尚不能匹配;缺乏相应的机制创新和科技金融条件平台支撑,难以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因此不能够满足科技成果转化的需要。

2.2 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双方难以对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在技术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环节相互割裂,企业自身技术沉淀较少,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尤其是中小企业更难以承接、吸纳高校与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转化与设备改造工作;部分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严重依赖技术引进。高校、以及部分科研院所仍停留在“供给型”科研模式阶段,技术脱离市场需求,与企业技术承接能力间存在较大落差;此外,链接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中间组织和平台尚未充分发挥功能,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双方难以对接。

2.3 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不畅,市场实现困难

市场信息渠道不畅,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间缺乏有效沟通,高校、科研院所对终端市场信号不敏感,使得科技成果在转化过程中落后于市场变化,不能满足市场要求。另外,科技成果在向商品、产业转化过程中需要大量中介机构服务,而我国现阶段中介机构良莠不齐,缺乏行业自律,服务能力较弱,尤其是缺少专业的风险评估、技术评价、技术定价等中介机构,使得企业对于科技成果的价值风险很难做出判断,市场实现困难。

2.4 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政策法规缺乏动态调整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部门,不仅需要科技政策支持,也需要产业和其他经济政策支持,但目前政策体系、社会信用体系尚不完善、不配套,迫切需要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的组织保障体系。此外,由中央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的政策法规也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部分现有政策法规有待修订、完善,同时,需要出台新的政策法规。

3、加快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举措

3.1 建立、完善和发展风险投资机制

据资料显示,在我国已经成功转化的科技成果中,转化的资金主要靠自筹的占56%,由同家科技计划拨款的占26.8%,风险投资仅占2.3%。而国外科技成果的转化率高,风险投资起到了关键作用。创业风险投资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过程中,在融通资金、提供专业化管理、促进科技优势向竞争转化和促进企业成长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风险投资已成为发展高科技成果转化的催化剂和推进器。因此及早建立风险投资机制有利于科技创新与技术成果产业化,有助于解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高投入、高风险的难题。

3.2 重视科技中介组织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重要作用

应当加快科技立法保障科技中介组织的市场地位,努力创造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帮助建立科技中介宽松的经营环境,不断丰富中介组织形式和服务种类,让中介组织在技术与产业结合过程中发挥桥梁作用。

3.3 建立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意识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国家到地方再到科研院所和企业本身,都要对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优惠政策,制定激励措施,对在成果转化过程中做出贡献的个人应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使效益与个人利益挂钩。

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人员的考核不能仅仅强调科研成果的水平、论文专著的数量等,还应该重视科技成果的开发应用及其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否则难以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制约了成果的开发与转化。

参考文献

[1]万钢.加快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国科技产业,2011(7).

[2]武士俊.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J].太原科技,2009(5).

[3]陈世明.中西方科技成果管理制度比较及启示[J].银川科技,2009(1).

上一篇:井下三角高程测量与传统水准测量方法的比较 下一篇:自然资源与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初探